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年末衝量的特斯拉,臉上也寫滿了焦慮,歡迎閱讀。
24/12/04
導語
" 對于智能電動車公司來說,保持銷量層面的躍升,永遠是其它業務不斷發展的前提。"
作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楊 晶
編輯丨陳心南
" 網上沒赢過,銷量沒輸過。"
文章開篇稍顯突兀的一句話,就是我看到特斯拉 11 月在華終端成績單後,發自内心最由衷的感受。
縱使外界唱衰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的聲音不絕于耳,可身處中國新能源市場乃至整個中國車市,今天文章的主角依舊是毫無争議的風向标與大魔王。
具體來看,剛剛過去的 30 天,特斯拉上海工廠共交付新車 7.9 萬輛。其中,位于國内的銷量達到了 7.3 萬輛,同比增長 12%,環比增長 82%,并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歷史新高。11 月的最後一周,對應數據更是達到了 1.86 萬輛,同樣創下了本季度的單周紀錄。
截至發稿,雖然還未拿到旗下主力選手 Model 3 與 Model Y 的具體份額占比,但可以肯定的是,二者在遭遇諸多競品重重圍攻的大背景下,仍然分别身處中級轎車與中級 SUV 板塊,繼續着瘋狂收割的步伐。
由此不禁試問,從中你品出了什麼?
在我看來,首先必須承認的是,經過多年的在華深耕,特斯拉品牌層面的正向光環,已經深深烙刻在了潛在消費者的心中,加之本身產品力的可圈可點,補能與銷售體系的日趨完善與始終透明,都促成了它的熱賣。
其次,還是那個觀點:" 下半年正式推出的五年免息購車方案真的十分奏效,精準捕捉到了自家用戶的痛點。"
不吹不黑,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的操作,講道理就是一次 " 變相官降 "。
如此方式,一方面真真切切的讓利我們,另一邊又能暫時守住自己的產品均價與品牌形象,甚至可以說一舉兩得。當然,遊刃有餘的背後,也得益于特斯拉的整車毛利,具有足夠的調整空間。
而不久前,今天文章的主角突然官宣,針對 Model Y 入門版與長續航版兩位最受大家追捧的選手,限時開啟提車尾款減免 1 萬元。
并且還能繼續疊加延遲到 12 月 31 日的五年免息。一套 " 組合拳 " 下來,無疑開啟了最後的衝量模式。
當然,把視線拉回到 11 月終端成績單,創下全年新高的背後,肯定還與秋季以來,全國各地逐步落實國家汽車報廢補貼政策,對個人消費者報廢更新,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由 1 萬元提高至 2 萬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換言之,特斯拉作為頭部梯隊成員,已然吃到了最多的紅利。
反正,無論宏觀也好,微觀也罷,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在華的确存在一定的波動與震蕩,但總能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盡快調整過來。
理性客觀的講,其今年手中并沒有太多的 " 新牌 " 能打,不過依靠着較為牢靠的地基,還是維持住了自己的基本盤。
寫到這裡,結束了對于特斯拉的 " 誇誇模式 ",接下來的篇幅更想展開聊聊兩個被外界所關心的話題。
其一,今年的它究竟能實現銷量層面的正增長嗎?
實際上,前三季度,特斯拉共售出新車不到 130 萬輛。相比之下,去年的特斯拉共售出新車 181 萬輛。這也意味着其必須在即将結束的四季度,賣出超過 51 萬輛新車,才能将将打平。
劃重點,只是 " 打平 "。
而整個三季度特斯拉的全球銷量為 46.28 萬輛。結合目前其位于世界各細分市場的瘋狂促銷來看,感覺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還是想好好再衝一波,至少讓今年能畫上一個 " 微漲 " 的句号。
但就整體的發展曲線來說," 乏力 " 便是對于眼下特斯拉最恰當的形容。而馬斯克曾經大張旗鼓吹噓的每年保持 50% 的復合增長率,早就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調侃的素材。
十分微妙的是,早前三季度财報發布後的電話會上,這位 " 掌舵者 " 再次立下新的目标:" 明年我們的銷量,會實現 20%-30% 的增長。" 由此假設特斯拉今年以 182 萬輛收官,簡單換算最高目标将達到 237 萬輛。
試問,你覺得它能順利完成嗎?
關于答案,只想說:" 在無人駕駛出租車 Cybercab 仍未大規模交付之前,還要看能從基本盤中壓榨出多少新增量。"
可事與願違的是,同樣就在本月,有消息稱之前号稱擁有百萬訂單量的電動皮卡 Cybertruck,偷偷祭出了一定程度上的 " 優惠 ",并且交付周期已經變短很多,甚至制造工廠的產能也進行了下調。
種種迹象都在佐證,它有些賣不動了。至于 Model S、Model X 的高端線,同樣在銷量端幾乎指望不上。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明年特斯拉最為依仗的存在依舊會是 Model 3 與 Model Y。而前者随着新款的切換完成,貢獻其實已經基本上趨于一個穩态。
相比之下,後者即将發布的煥新版能否一炮而紅,将很大程度上決定着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的銷量走向,而這也是想要讨論的第二個話題。
參考愈發完整的線索,預計這款產品在外觀方面的變化,将主要集中在前臉與尾部,全部更新為當下流行的 " 貫穿式大燈 "。
内飾部分,風格大概率與 Model 3 煥新版看齊。另外,三電部分也會優化,譬如增大入門版的電池容量。
而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如何 " 定價 "。
按照今天文章主角的行事風格,以及 Model 3 煥新版入場時的操作,大概率會比現款 Model Y 有所上漲。不過,萬一特斯拉為了 " 全年同比上漲 20%-30%" 的目标,直接來一手 " 加量不加價 ",那麼效果肯定炸裂。
畢竟,還是那個道理:" 對于智能電動車公司來說,保持銷量層面的躍升,永遠是其它業務不斷發展的前提。"
不然,一切都是虛無缥缈的的 " 畫大餅 "。此刻的特斯拉,俨然走到了關乎未來的十字路口。
2025,不容有失……
崔力文
愛車如命,
更愛電動汽車的小編一枚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