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熱門二遊的“精神續作”,為什麼被中日韓三國網友聯手罵穿?,歡迎閱讀。
夜間瀨玻璃丨文
不知道大夥對《蔚藍檔案》(以下簡稱:《BA》)還有沒有印象,就是那個手機裡有學生頭頂光環打槍的遊戲。早前我們在它出圈的時候聊過幾次梗圖,也侃過劇情的細節,之後遊戲平穩運營,聊得機會也漸漸少了。
但就在前兩天《BA》,以及它的 " 精神續作 " 被中日韓三國網友罵上了風口浪尖。
大概是在今年五月的時候,推特上曾經流出過一條「《蔚藍檔案》開發團隊跑路」的傳聞。這條傳聞的源頭是韓網的一篇新聞,說在《蔚藍檔案》擔任開發副總監樸炳林已經宣布離職,有團隊成員将随他一起離開。
彼時《蔚藍檔案》日服剛剛結束自己的 3 周年慶,遊戲内外一切都欣欣向榮。
再加上離職的樸炳林雖然是高層核心,但因為不常露面,不直接參與遊戲内容創作,職務被更常出現在玩家視野裡的制作人金用河代行,所以沒有太多玩家注意他的離開,自然也沒有人去深究他從《蔚藍檔案》這裡都帶走了誰。
只知後來,樸炳林開辦了自己的公司「Dynamis one」,打出了一個 "To reach OTAKU id è a(讓宅宅夢想成真)" 的标語,開始為 " 自己 " 的新項目摩拳擦掌。
大夥對這個新項目期待,祝福,卻沒人想到,樸炳林只花費了 4 個月時間,就籌備完畢,放出了新遊戲的首爆。
8 月 18 日「Dynamis one」放出了一張由主題色,暫定名《Project KV》(以下簡稱:KV),和矢量元素組成的遊戲視覺圖,并公開了一個介紹世界觀的純文字 PV。新遊戲的官網也開始倒計時,預告将于 9 月 1 日公開更多内容。
21 日 KV 官方公開了第二張遊戲視覺圖。在全新的視覺圖上,我們能看到楓葉,行李箱,日本刀,以及充滿了學生氣息的水手制服。
在 25 日,KV 發布的第三張視覺圖上,抛開早前…不過最惹眼的還是在月台盡頭,路人女生頭頂上的那一圈光環。翻過天,26 日 KV 又公開了部分角色設計。
在倒計時階段,27 日到 31 日他們以關鍵詞作為索引,進行預熱。四天的關鍵詞分别是 " 學園 "" 少女 "" 刀劍 "" 活劇 "。
等到 9 月 1 日的重頭戲,他們放出了一個全新的始動 PV,公開了部分 Staff 名單,展示了新遊戲的場景美術,放出了更多的人物設計,順帶還宣布主創成員,将組成社團參與下次 CM 同人展。
這很常規,日韓不少遊戲都是走的這套宣發流程……但 KV 公布的内容卻并不常規,在大眾眼中,KV 從第二張視覺圖開始,展現的場景美術,人物設計都與《BA》有着極高的相似度。
在最早公開的文字 PV 下就有人留言:" 這是藍色協定的兄弟,紅色協定。"
再看遊戲 Staff 名單公開,大夥才知道這從預告開始的即視感到底從何而來。
目前在 KV 項目,組成社團的主創成員,包括前《蔚藍檔案》的核心美術 MX2J、DoReMi,前《蔚藍檔案》的劇情總監梁主寧,以及前《蔚藍檔案》的音樂總監 Mitsukiyo。
最後算上創辦公司的前《蔚藍檔案》產品總監樸炳林,「Dynamis one」完全可以說是一個由《蔚藍檔案》" 叛忍 " 組成的遊戲公司。
" 叛忍員工花費數月時間,端出一個設計與前代極為相似的作品 " 這個故事很快就随着 KV 的始動 PV,在互聯網上流傳。視頻評論區,推特,以及更私密性的論壇在第一時間就都成為了輿論的戰場。
有人好奇這些主創團隊出走的原因,有人揣測他們制作新項目的目的……日韓絕大多數人都在指責,他們不該拿出一個和《蔚藍檔案》如此相似的企劃。
雖然只看圖片《蔚藍檔案》的玩家都能感到濃濃的即視感,但是為了沒玩過遊戲的玩家,我們還是得先簡單提一下《蔚藍檔案》與《Project KV》幾個比較關鍵的相似點。
最核心的就是 " 學院 " 與 " 學生 " 的設定。
《BA》的設定是一個集結了無數學院的都市基沃托斯,而《KV》這邊則是聚集了數百個宿舍的學寮都市卡皮拉,遊戲角色則都是居住在學院 / 學寮的學生。
在《BA》裡,玩家的身份是 " 老師 ";而在《KV》裡,玩家的身份則變成了師傅。
而除開這個最根本的設定雷同,感官上最直觀的則是角色頭頂的光環。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光環 " 都是《BA》角色的特點,《BA》會根據角色為其設計不同的光環,而光環在遊戲裡也會有類似睡着熄滅,擊碎有生命危險之類的設定。
而在《KV》中,雖然設定還沒有進一步展開,但是可以看到,從第二張預告圖開始,《KV》就在有意無意地展示學生頭頂的光環。
不過與 BA 不同的是,《KV》中的所有光環,都是圓形,且都放置在學生的後腦勺處,這也被人猜測是和它選擇的佛教背景有關。
順着光環我們可以多說幾句,在《BA》中光環不僅僅會出現在學生的頭頂,在基沃托斯的上空也會有類似光環的圓環出現,而在《KV》的宣傳内容中,你可以看到卡皮拉的上空也有形狀相似的痕迹。至于其中的關聯,我們不得而知。
當然,相似的地方并不只有設定,整體氛圍,清爽排版……對比的例子還有,不過這些都偏向主觀,就不一一舉例了
還有一個題外話。
在始動宣傳之後,《KV》還開始連載官方漫畫,可令人疑惑的是,《KV》尋找的漫畫家不純物,恰好也是《BA》官方四格的漫畫家,不僅沒有避嫌的意思,反倒有意讓《KV》與《BA》相并列。
在明确了《BA》與《KV》的相似之處後,我們其實能更容易理解外網對《KV》,以及對目前主創成員的指責。有趣的是,根據地區的不同,中日韓三國玩家對《KV》的态度略有不同。
中韓玩家的意見相對統一,這就是赤裸裸的背叛。
《KV》如今公開的内容與《BA》有極高的相似度,而微妙的是,樸炳林創辦的「Dynamis one」自他離職時開始算起,到今天也不過剛剛 4 個月的時間。
辭職新聞,根據報道是 4 月底離開 nexon 的
要知道遊戲開發是一個道阻且長的過程,一兩年的籌備研發那都是家常便飯。在這個環境下,《KV》用 4 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基本的世界觀塑造,關鍵角色的美術設定,這個誇張的效率,讓對其抱有意見的人開始懷疑,這些成員是否在離職之前,就已經開始謀劃這場叛亂。
主創團隊中,畫師 MX2J,以及編劇梁主寧是被攻擊最狠的兩個人。
梁主寧
《BA》自 Vol.3「伊甸條約」之後,就一直以劇情的高質量而為人所知。但在最近更新的 Vol.1 第三章中,即使有表現力極強的打戲演出加持,但微妙的叙事節奏,混亂的故事邏輯,都很影響玩家對角色的評價。
早期不少人将劇情質量下滑歸結為梁主寧離開之後的陣痛,可在 Vol.3 的結尾 Staff 名單中,依然出現了梁主寧的署名……更直白一點說,褒貶不一的 Vol.1 第三章正是梁主寧在離職前的留筆。
而關于畫師 MX2J 其實也大差不差。
MX2J 可以說是《BA》的靈魂畫師,早年網漫出身,畫角色特有一套技法,所以辨識度一直是拉滿的那種。《BA》最出圈的兩位兔女郎,都出自 MX2J 之手。
可也是在最近的更新中,樂團和紗,以及旗袍瑪麗娜的立繪產生了一定的争議。對比角色的原始形态,細節丢失,辨識度降低,膚色差異都讓不少玩家對 MX2J 如今的态度產生了懷疑。
在這種情況下,玩家将不滿歸因在離職員工身上,雖然不能說理性,但再正常不過。而陰謀論也從最開始 " 離職之前就在籌備《KV》" 衍生成了 " 故意在離職前埋雷,就是為了給 KV 引流 ",是背叛中的背叛。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在挺《Project KV》,在《KV》始動之後,MX2J 調侃發推,說這裡能來搞澀澀,所以就來了。這也讓人懷疑 Nexon 是不是在限制這些創作者在《BA》的發揮,以至于把它們逼上了梁山。
相比中韓對遊戲内容的執着,日本人惱火的地方其實是在遊戲之外,在《KV》9 月 1 日發布的始動 PV 的末尾,官方宣布主創團隊将以社團身份出席下一屆 CM。
在發布之後,此舉引起了相當一批日本粉絲的不滿。在日本商業制品與同人制品有着非常明确劃分,而現在主創團隊結成社團,創作《KV》相關的内容,明顯是在給商業遊戲引流,而以官方發布這種發表,又可以視作一種商業背書,那麼這個社團真的能被視為同人性質嗎?
在 CM 上發光發熱的同人社團不少,但覽遍這些社團你可以發現,他們都有各自獨特的内容所在,才能從一個同人的 " 點子 " 最後變成商業化成功的 "IP",而如今的《KV》顯然不在這條賽道上。
你在說誰?
雖然《KV》官方很快就下掉了,包含宣傳同人社團的始動 PV,将其換源重新上架,但這種操作也開始讓日本人對《KV》產生了懷疑。
「Dinamis One」核心成員的前身,是在 CM 上有着最大遊戲展台,最多同人志數量的《BA》,制作人金用河在 CM 上的段子也經常會漂洋過海,傳到國内……毫無疑問的是《BA》是一個極其重視同人環境的公司。
而現在這些人在成立新公司之後,卻并不熟悉 CM 的規則,讓公司鬧出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原則錯誤,這自然讓日本 BA 玩家對「Dinamis One」的标語 " 讓宅宅夢想成真 " 產生疑惑。
但這并不是最搞的,最搞的是《KV》作為一個背景是日式學校,角色名是日本姓名,使用武器是日本刀的遊戲,它在就此事道歉的時候,道歉的推文卻出現了明顯的書面問題。
我們常常調侃日本人動不動 " 私密馬賽 " 動不動 " 鞠躬 ",這是因為日本人就是這麼麻煩,道歉也有固定流程,固定格式的。
不談用詞,作為一個商業遊戲的官号,《KV》沒有購買企業資格,沒辦法發長推,它沒有像之前《BA》那樣用圖片來代替長推,而是用推文回復絮絮叨叨說了一長條,非常草台。
在我們這裡草台是一種戲谑的調侃,但是在日本人那邊,他們真的會因為草台而在社交平台裡發表 " 不安 desu" 的感想。
當然,上述的這些其實也能串聯在一起。在韓網的報道中曾經有提過「Dinamis One」拿到了天使輪的投資,但是結合核心人員的工資,場地,設備,這筆費用可能并不夠他們将《KV》真正研發出來。
這個推測并非無根之萍,畢竟《KV》的官網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移動式網頁,甚至不能自動匹配分辨率,而移動端官網更是完全沒做,這東西很難說是缺人的問題,更大的可能就是沒錢。
選擇同人社團,而非商業展台也很有可能是有這一考量,畢竟經過估算,CM 的商業展台收費是同人社團的 20 倍。
很久沒看到這種網頁了,真的
從這個角度上看《KV》,你能感覺到《KV》的高調宣傳很有可能是在吸引投資,選擇相同的畫師,特意摘取相同的元素,都可以被解釋為《KV》在高調展示 " 原班人馬可以復刻《BA》的成功 "。
但真的可以嗎?
雖然公開了世界觀,展現了角色設定,但《KV》目前并沒有公布任何與玩法有關的内容。不僅沒有實機演示,也沒有在任何一個場合提到自己的遊戲類别,是 3D 還是 2D,是卡牌對撞,還是其他什麼,玩家一概不知。在這種情況下《KV》也許只能被稱作一個企劃,而非一個遊戲。
《KV》的未來并不明朗,也就不再多說,還是說回争議本身。
離職員工出門再創業并不是什麼稀罕事,如果你關注業界你可以發現制作人在推出遊戲後,離職去别家制作遊戲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這次《BA》與《KV》鬧得尤其大,一方面是《KV》用碰瓷的方式,搞黑紅那一套,這是它的 " 原 " 罪。而另一方面,則是我認為《BA》長時間用訪談包裝制作人帶來的惡果。
我是那種經常會去翻制作訪談的那種人,相比其他手遊,《BA》很樂意去制作訪談,将不同部門的總監,推廣出去。在《BA》國服開服早期的視頻裡,你也能看到這些前成員出鏡聊遊戲。
在這種潛移默化之下,很多玩家聊到《BA》的劇情,就會想到梁主寧,而提到《BA》的角色,自然而然會說起 MX2J ……将人與遊戲綁定,在一些語境下可以被當作是一種 " 安定感 ",但這是職場,沒有那麼多故事。
現在不僅原成員離職,更是以一種,在很多玩家看來 " 不道德 " 的形象出現在對立面,毫無疑問破壞了長期包裝的 " 安定 ",破壞了玩家對《BA》以及這些明星制作人的濾鏡。
不過想想,總歸是 Nexon 将他們擺到了太強,曾經的造神變成了如今的商戰,如果 KV 是在貼臉嘲諷,那想來嘲諷的也是 Nexon 吧。
-END-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