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螞蟻金服被罰的背後,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孟永輝
靴子終于落地。
螞蟻集團及旗下機構、相關控股股東、負責相關業務的高級管理人員合計被處以罰款(含沒收違法所得)71.23 億元。與螞蟻金服同時,以騰訊為代表的其他公司,同樣亦得到了處罰。
雖然外界對此早已有所臆測,但是,等到真正的處罰下來,依然還是引發了不少的震動。對于螞蟻金服因何被罰,其實在有關公告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一絲端倪。公告顯示,螞蟻集團因違反對公司治理的相關規定,違反關聯交易管理規定,被罰 1.75 億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螞蟻集團因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包括存在引人誤解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侵害消費者知情權;未向部分客戶群體明示還款要求;未按規定處理部分消費者個人信息,以及違規參與銀行保險機構業務活動,包括違規參與保險代理、保險經紀業務;違規參與銷售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銀行理财產品、互聯網存款產品),被罰沒合計超 37.62 億元。
另據浙江證監會公告,對螞蟻(杭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處以 7368 萬元罰款。
可以看出的是,螞蟻金服被罰,基本上與其違規參與互聯網金融活動有關。說到底,螞蟻金服僅僅只是一家互聯網金融平台,卻憑借自身的平台優勢做了那些需要正規金融公司才能做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螞蟻金服被罰,更多地是一次對于平台經濟的校正,特别是對于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互聯網模式的正本清源。可以預見的是,以螞蟻金服被罰為起點,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平台型金融模式将會真正從野蠻生長期,進入到規範發展期。
因此,認識到螞蟻金服被罰背後的内在原因,對于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互聯網金融,乃至金融科技的發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互聯網金融,不應是收割流量的工具
觀察螞蟻金服被罰的原因,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它的被罰幾乎都是與其借助互聯網的手段違規營銷和銷售金融產品以及違規獲取用戶信息有關。說到底,螞蟻金服還是借助自身在互聯網行業的影響力,特别是借助自身對于用戶和流量強大的影響力,做起了收割用戶和流量的買賣。
難道互聯網金融真的應該如此嗎?很顯然,這是極大地低估了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内涵與意義的。無論是互聯網金融也好,還是其他的金融類型也罷,它們都不應該僅僅只是收割用戶和流量的工具和手段,而是更多地應當充當支撐實體經濟的發展,更多地去助力用戶和消費者去追求美好生活。
欲要實現這一點,僅僅只是一味地去銷售金融產品,僅僅只是一味地去撮合和中介金融服務與消費者,很顯然是不行的。它需要以螞蟻金服為代表的玩家們更多地深入到實體經濟當中,通過對于實體經濟進行全方位的支撐和改造,實現實體經濟的發展,進而去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從而實現金融與消費者的良性互動,協同發展。
回顧互聯網時代的螞蟻金服的發展,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它僅僅只是将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以銷售、營銷為代表的撮合和中介上,而沒有将關注的焦點放在賦能實體經濟的發展上,最終讓自己成為了互聯網巨頭們收割流量的工具和手段,偏離了金融本身的價值與原始奧義。
互聯網金融,不應是互聯網的極致體現
在那樣一個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的年代裡,我們看到的是,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平台都開始做互聯網金融,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平台都在用互聯網金融的方式來建構自身的業務閉環。不得不說,通過這樣一種方式的确讓互聯網玩家們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不得不說,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互聯網玩家們的發展的确進入到了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然而,如果将互聯網金融看成是互聯網發展的終局,甚至是互聯網發展的極致體現,其實是極大地低估了它的真正内涵與意義的。
透過螞蟻金服被罰,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并不是一種以互聯網為底色的存在,而是應當是一種以金融為底色的存在。因此,當螞蟻金服被罰,我們需要更多地反思的是互聯網模式,特别是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互聯網 +」模式的本質。
無論是互聯網金融也好,還是其他類型的「互聯網 +」模式也罷,它們的終極目的地依然還是要回歸到相關的行業上,特别是要回歸到實體經濟之中,只有真正用實體經濟的底色來定義自己,只有用實體經濟的規範來要求自己,它們的發展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因此,互聯網金融,不應當是互聯網的極致體現,而應當是一種以金融為底色的存在。既然是一種以金融為底色的存在,那麼,互聯網金融就要不斷地健全自身的運行機制,特别是不斷地以金融的标準來要求自身,來規範自身的發展。當互聯網金融真正用金融的标準來看待自己,來發展自己,并且真正用互聯網的手段來讓這樣一種标準和規範更加完善的時候,它才算是真正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發展模式。
當下,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玩家,特别是以螞蟻金服、京東科技為代表的玩家們開始更多地用科技的手段不斷地強化與完善金融的标準,開始用科技的手段不斷地找到金融與實體經濟結合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其實真正這樣一種發展現象的直接體現。可以預見的是,只有真正用「金融」的底色來定義自身,只有真正用科技的手段來完善自身,互聯網金融,乃至金融科技的發展才能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互聯網金融,不應是金融的線上平台
站在今天的角度,我們再去回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難看出,它本身并未給金融帶來太多本質性的變化。如果一定要找到變化的話,它僅僅只是将金融產品售賣的渠道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而已。相對應地,所謂的互聯網金融,也只不過是一個金融的線上平台。
不得不說,随着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習慣逐步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借助互聯網金融的模式,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金融產品和用戶之間的對接效率。但是,如果僅僅只是将互聯網金融定位于此,如果僅僅只是将互聯網金融看成是一個平台,而沒有真正給金融本身帶來根本性的變革,那麼,所謂的互聯網金融,依然僅僅只是一個金融風險的放大器,依然僅僅只是一個金融產品的「售賣機」。
很顯然,互聯網金融,其實是與其他類型的互聯網物種,并不太多區别。然而,如果互聯網金融無法給金融本身帶來根本性的改變,而僅僅只是一個線上的售賣平台,那麼,在它的一步步的去中間化的操作之下,金融行業的風險非但無法得到有效的管控,甚至還将會得到進一步的放大。很顯然,以螞蟻金服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這一模式,其實是與金融本身的邏輯和規律是背道而馳的。
對于互聯網玩家們來講,它們需要更多地去助力金融運行體制的完善,它們更多地需要去從内在去改變金融行業本身,通過金融行業的由内而外的深度改變來獲得新的發展,實現金融行業的改頭換面,最終完成金融的蛻變。這才是互聯網金融真正去做,并且真正去付諸實現的方面。
回顧以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它們并未真正發揮其自身深入改造金融行業的角色,而僅僅只是将自身定位成為了一個撮合和中介的平台,并且僅僅只是借助自身的平台優勢來對用戶進行收割。很顯然,這是與金融和科技的正确關系相違背的。長此以往,它必然會讓金融的發展帶入到風險較大的發展階段,必然會讓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掙脫金融的準繩,進入到一種脫缰的狀态。
只有真正将「互聯網」看成是一種工具和手段,讓它去助力金融的進化與完善,并且讓它盡可能多地去實現金融的本質和作用的最大化,才是以螞蟻金服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玩家們真正需要做的。因此,站在這樣一個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僅僅只是做平台,而忽略了對于金融内在的重塑與改造,最終讓金融的風險進一步放大,才是導致它必然會進入到死胡同的關鍵,才是螞蟻金服們被罰的關鍵。
結語
回顧螞蟻金服的被罰,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它更多地投射出來的是,人們對于互聯網金融的曲解和應用。正如很多人将互聯網金融看出是互聯網發展的極致體現一樣,其實透過螞蟻金服被罰,我們需要更多地看到的是,互聯網模式本身所存在的弊端和問題。
無論是互聯網金融也好,抑或是其他的互聯網模式也罷,說到底還是要回歸到實體上,還是要落腳在具體的行業裡。只有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它們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數實融合,它們才能真正跳出零和博弈的怪圈,真正進入到虛實融合的新產業時代。(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