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券商内測T+0單次回轉交易?消息瘋傳!有券商稱:系統工程,沒一年半載搞不定,也有建言小範圍試點,歡迎閱讀。
财聯社 8 月 6 日訊(記者高豔雲) "T+0 交易内測 " 的傳聞成為這個周末讨論最多的消息之一。
傳聞提到,已經有部分券商正在内測 T+0 單次回轉交易,A 股的 T+0,大概率會先采用日本的方式,即僅允許每只股票日内回轉交易一次。
記者多方求證該消息,較多券商對此予以否認,也有頭部券商工作人員透露存在相關測試。
總體而言,在 " 活躍資本市場 " 的大命題下,T+0 近期被較多提及。贊同者認為 T+0 對參與者相對更公平,可提升市場活躍度,也可提高資金利用率;也有諸多反對聲,認為 T+0 會助長市場的投機炒作,散戶的操作難度增大。
" 改 T+0 涉及的櫃台系統、法人結清算系統、經紀業務制度、風控等很多問題,沒有個一年半載的搞不定。" 有券商人士指出消息不實的依據。
當然也不乏更有操作性的建言,認為可在部分板塊或是一攬子指數股票中進行試點,視情況酌情推廣。有券商就曾建議稱,可以首先試點在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前 5 日允許進行單次的 T+0 回轉交易,通過雙向交易加快產生市場認可的合理價格,後續根據試點情況推廣至所有交易日。
T+0 交易内測消息遭瘋傳
上述傳聞詳細描述了 T+0 交易内測的方式,即當日投資者買入股票後,可以在當日對該股票進行一次賣出交易。交易完成後,将不得對同一股票再次進行 T+0 操作;而對于其他股票,仍可以進行 T+0 交易,是一種較為折中的 T+0 制度,即提供當日買賣的流動性,又可以一定程度防止過度投機。
該傳聞特别重點說明,首先是當天參與交易的資金轉出仍然實行 T+1;其次是先買後賣,跟先賣後買一樣,一筆資金在一只股票上都只能回轉一次。
該傳聞還提到的是,除預計 A 股單次 T+0 制度也會采用日本模式外,還将會對相應賬戶的資金規模、保證金、T+0 操作次數、投資者入市經驗等作出硬性規定要求。
有意思的是,或由于對該傳聞真實性存疑,相關内容已經被雪球平台删除。
認同與否認同在
上述傳聞是否為真?如果為真,究竟是哪些券商在測試?
一家頭部券商工作人員透露有相關内容在推進,但該工作人員并未透露更為詳實的信息。
更多券商對記者反饋的信息是,上述傳聞不實概率比較高,多數認為只是一篇新出爐的 " 小作文 "。
" 不可能,這是造謠。" 一位券商人士直言。該券商人士告訴财聯社記者,涉及交易類的改革都是交易所牽頭,交易所不給開測試環境,券商自己無法測試。
" 改 T+0 涉及的櫃台系統、法人結清算系統、經紀業務制度、風控等很多問題,沒有個一年半載的搞不定。" 上述券商人士如是說。
一家市值排名前二十内的券商金融科技負責人同樣認為上述傳聞并不真實,他認為,從相似的交易所等監管部門流程來看,需要完成申請、審批等環節,目前來看,相關流程并未啟動。從監管态勢來看,監管部門也并不鼓勵 T+0 等高頻交易。
"T+0 有還是沒有?這個都無需過多解釋,從現在開始,這樣的傳聞陸陸續續都會出,核心就是政策預期!這樣的 YY(幻想)短期内都既不能輕易證明也不能輕易證偽,讓我們一起珍惜這段甜蜜的非銀投資時光。" 華創證券非銀研究人士如是說。
T+1 改 T+0 陷争議
T+1 改 T+0 真的會好嗎?對于 T+0 交易,對此認可的投資者也不在少數,認為這是活躍資本市場的一個手段。
有市場觀點提到,全球成熟市場主流交易模式是 T+0,結算可延遲到 T+1、T+2、T+3,交易必須是 T+0。因為只有在 T+0 下,才能更快更真實地反映當下市場價格,這樣對所有參與者相對更公平。
一位市場資深人士提到,實施 T+0 可以有效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與上述人士觀點相左,有投資者認為,一定程度上,T+0 會助長市場的投機炒作。T+0 曾在 1995 年被叫停,彼時是為防止市場的過度投機炒作。
有券商曾建議稱,可以首先試點在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前 5 日允許進行單次的 T+0 回轉交易,通過雙向交易加快產生市場認可的合理價格,後續根據試點情況推廣至所有交易日。
亦有市場人士認為,T+0 并不能改變散戶虧損的根本局面,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那些超短線玩家虧損更快,也虧損更大。
有機構投資者提到,當前實現 T+0 的基礎已初步具備,首先是市場規模已較大,個股數量眾多,資金在一只個股的集中度明顯較低;二是市場已有融券等做空手段,此外諸多大股東持股已解禁,多種手段可平抑股價波動風險;三是債基、黃金基金、投資港股基金已可實現 T+0,其他個股品種也應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