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車企抱團不降價,可能嗎?,歡迎閱讀。
所謂的 " 價格同盟 " 大概率只是握手言和的表面動作,敢于打價格戰的才是最終的赢家。
撰文丨 MANGO
責編丨 DAN
設計丨 PinZow
近日國内多家主流車企,包括一汽、北汽、東風、廣汽、吉利、上汽、長安、長城、比亞迪、蔚來、小鵬、特斯拉等在内,聯合籤訂了一份《承諾書》。這份承諾書提到了關鍵的一點,為了維護公平競争秩序," 不以非正常價格擾亂市場 "。
換而言之,16 家主流車企相當于成立了價格同盟,即不得随意降價,不得随意打價格戰。那麼問題來了," 非正常價格 " 該如何界定?汽車在短時間内不會再降價了嗎?不打價格戰,最後的赢家到底是誰?
不降價?可能性不大
眾所周知,今年年初價格戰就打得轟轟烈烈,尤其是東風雪鐵龍開 " 卷 " 之後,降幅 5、6 萬元的車型比比皆是,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一股購車熱潮。不過,各大車企飽受價格戰之苦,雖然銷量有所回暖,但整體利潤大幅降低。
賣一台虧一台成常态,不少車企也扛不住了,開始玩明降暗升的遊戲。據轱辘哥了解,部分車型雖然有較大幅度的降價,但很多都是庫存車,借着降價的名義在清庫存。還有部分新車型降價的同時也減少了配置,只為拉低購車門檻。
價格戰愈演愈烈,所謂的赢家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在此背景下,如果車企們聯合起來不降價,确實是一種自我保護。不過,汽車市場終歸是自由交易的,這種沒有法律層面約束力的承諾,相信車企們很難嚴格遵守。只有部分直營的汽車品牌,如蔚來、小鵬、特斯拉等,可以有效地把控終端的銷售價格。
但即便大部分車企能夠做到不大幅度官降,各地的經銷商為了提升銷量也會采取一定的降價措施,明裡暗裡給予其它優惠政策。另外,各大車企的造車成本不同,利潤多少也決定了議價的空間,所謂的 " 非正常價格 " 很難界定。
大眾、特斯拉帶頭降價,小鵬等 " 邊緣 " 品牌定價謹慎
雖然上汽也在所謂的 " 價格同盟 " 之内,但上汽大眾剛剛發布了最新的降價消息。上汽大眾表示,旗下純電動小車大眾 ID.3 的起售價降低至 12.59 萬元,相比此前的官方起售價 16.2888 萬元,足足降低了近 4 萬元。
雖然官方發布的消息是限量銷售 7000 輛,并且限時在 7 月内購買,但也能看出上汽大眾真的 " 急 " 了,未來不排除還有更多的降價空間。
包括風頭正勁,造車利潤較高的特斯拉,也在 7 月 1 日開啟了新一輪的降價。特斯拉表示,購買全新 Model S、Model X 可以享受 3.5-4.5 萬元的優惠,其中 Model S 的起售價降低至 77.39 萬元,Model X 的起售價降低至 98.89 萬元。雖然是高端車型降價,對整體的銷量提升不會有太大的效果,不過特斯拉的降價行為對市場仍有刺激作用。
回顧 6 月份國内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情況,比亞迪繼續強勢領先,其它車企的競争愈加白熱化。廣汽埃安的銷量僅次于比亞迪,為 4.5 萬輛。理想汽車高歌猛進,月銷量首次破 3 萬輛,在造車新勢力中表現最優異。
當第一梯隊的車企銷量大幅領先,排在後面的零跑、哪吒、蔚來、極氪、小鵬等更加着急了。比如剛剛上市的小鵬 G6,不但定價相比小鵬 G9 上市時更具誠意,而且新車的競争力十分強勁。從產品層面,小鵬 G6 擁有高階智能輔助駕駛、CI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等,最長續航 755 公裡,零百加速 3.9 秒,售價卻只是 20.99 萬起。
關注價格,更要關注產品力
很多車企都沒有意識到,銷量下滑不是因為售價太高,而是產品力落後。降價只能挽救一時的銷量,從長遠看,還是要從核心競争力下手,這樣才能和其它車企拉開距離。
就以純電動汽車為例,不少合資車企依舊保持高售價姿态,沒有正視旗下車型在智能化配置和續航裡程均不如自主車型的現實,甚至還有部分車型繼續油改電策略,想要糊弄消費者。
當然,還有部分車企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縱觀今年推出的自主新能源車型,不但高舉油電同價大旗,在技術層面和配置層面也更加用心。比如坦克 500 Hi4-T 的起售價與燃油版相同,越野超級混動架構把新車的性能進一步放大,全面增強越野實力。
騰勢 N7 同樣是做足準備而來,标配比亞迪自研雲辇 -A 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諸多在其它車型頂配版本才有的配置都進行了标配,提升了整體的產品競争力。
新能源汽車發展到今天,車企除了卷配置、卷續航裡程、卷動力性能外,電池安全、充電速度、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等也在逐步拉大競争距離。比如小鵬 G6 搭載的全網域 800V 高壓 SiC 碳化矽平台與全系标配的 3C 電芯,可以實現充電 10 分鍾續航增加 300 公裡,對于實際用車很有幫助,也增加了新車的吸引力。
新能源汽車競争加劇,倒下的車企越來越多,而當降價成為生存的唯一手段,距離車企被淘汰也不遠了。所謂的 " 價格同盟 " 大概率只是握手言和的表面動作,敢于打價格戰的才是最終的赢家。
正式定名豹 5,又來 " 碰瓷 " 奔馳大 G?
專訪埃安高層 | 古惠南:昊鉑要做電動界的保時捷
熱點丨油電同價競争加劇,合資車定價 " 低姿态 " 成大勢所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