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英特爾率先擁抱 High-NA EUV 光刻機,台積電持觀望态度,歡迎閱讀。
IT 之家 1 月 7 日消息,芯片巨頭英特爾近日喜獲業内首台具有 0.55 數值孔徑 (High-NA) 的 ASML 極紫外 (EUV) 光刻機,将助力其在未來幾年實現更先進的芯片制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巨頭台積電則按兵不動,似乎并不急于加入這場下一代光刻技術的競賽。業内分析師預計,台積電可能要到 2030 年甚至更晚才會采用這項技術。
英特爾此次獲得的 High-NA EUV 光刻機将首先用于學習和掌握這項技術,預計在未來兩三年内用于 18A (1.8nm 工藝)之後的芯片制程節點。相比之下,台積電則采取了更加謹慎的策略,華興資本和 SemiAnalysis 的分析師認為,台積電可能要到 N1.4 制程之後(預計在 2030 年後)才會采用 High-NA EUV 技術。
分析師 Szeho Ng 表示:" 與英特爾計劃将 High-NA EUV 與 GAA 晶體管同時引入 20A 制程不同,我們預計台積電将在 N1.4 制程之後才引入 High-NA EUV,最早也要到 2030 年以後。"
IT 之家注意到,英特爾激進的制程路線圖包括從 20A(2nm 級)開始引入 RibbonFET 全環栅晶體管和 PowerVia 背面供電網絡,然後在 18A 進一步優化,并在 18A 之後節點采用 High-NA EUV 光刻機,以實現更低功耗、更高性能和更小的芯片尺寸。
目前主流的 EUV 光刻機采用 0.33 數值孔徑(Low-NA)鏡頭,能夠在量產中實現 13 到 16 納米的關鍵尺寸,足以生產 26 納米的金屬間距和 25 到 30 納米的互聯間距。這對于 3nm 級制程來說已經足夠,但随着制程的微縮,金屬間距将縮小到 18-21 納米(imec 數據),這将需要 EUV 雙重曝光、圖形化刻蝕或 High-NA 單曝光等技術。
英特爾計劃從 20A 開始引入圖形化刻蝕,然後在 18A 之後節點采用 High-NA EUV,這可以降低工藝流程的復雜性和避免使用 EUV 雙重曝光。然而,High-NA EUV 光刻機比 Low-NA EUV 光刻機要昂貴得多,而且還有曝光面積減少一半等一系列特殊性。
分析人士認為,至少在初期,High-NA EUV 的成本可能高于 Low-NA EUV 雙重曝光,這也是台積電暫時觀望的原因。台積電更傾向于采用成本更低的成熟技術,以确保產品競争力。
" 盡管 Low-NA EUV 多重曝光會降低產能,但其成本可能仍然低于 High-NA EUV," 華興資本分析師 Szeho Ng 解釋道,"High-NA EUV 需要更高的光源功率才能驅動更精細的臨界尺寸,這會加速投影光學器件和光罩的磨損,抵消了更高產能的優勢。這與台積電以最具成本競争力的技術瞄準大眾市場的策略一致。"
台積電早在 2019 年就開始在芯片量產中使用 EUV 光刻機,比三星晚了幾個月,比英特爾早了幾年。英特爾希望在 High-NA EUV 領網域搶先三星和台積電,獲得一定的技術和戰略優勢。如果台積電等到 2030 年或更晚才采用 High-NA EUV,能否保住其在芯片制程工藝方面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