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天風證券回應“網傳實名舉報”:已自查,相關内容不實,歡迎閱讀。
中新經緯 9 月 1 日電 ( 馬靜 ) 1 日,天風證券召開 2023 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針對業績受自營業務影響、如何改善這種 " 靠天吃飯 " 的狀況,天風證券管理層進行了回應。
根據半年報,天風證券 2023 年上半年實現營收 21.60 億元,同比上漲 91.12%,歸母淨利潤 5.52 億元,同比增加 967.87%。在 43 家上市券商中,天風證券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均排名第一。
劃分條線看業績的同比變動情況,可以說天風證券 " 敗也自營,成也自營 "。
2022 年,主要受自營業務拖累,天風證券虧損 15.09 億元。彼時,天風證券在年報中稱,由于證券市場波動疊加自營投資戰略判斷失誤,導致其自營業務收入大幅下降。此後,該公司收縮風險限額,對分管領導、組織團隊、投資策略、風險管控等進行調整與優化。
2023 年半年報顯示,天風證券上半年自營業務實現營收 13.45 億元,同比大幅增加 787.42%,對總營收的貢獻比達 62.67%。半年報提到,報告期内,面對權益市場結構性分化,天風證券密切關注資本市場變化,強化風險管理,力争把握市場的結構性機會,調整投資品種,穩步推進低風險策略投資,控制投資倉位,同時把握上半年固收市場震蕩偏強的投資機遇,積極布局債券投資。
天風證券實現正增長的業務中,經紀業務收入為 7.60 億元,同比增長 2.41%;負責另類投資業務的子公司天風創新淨利潤 0.28 億元,由虧轉盈。研究業務收入也實現增長。Wind 顯示,2023 年上半年分倉傭金收入為 2.59 億元,同比增長 2.44%,傭金席位比例為 2.66%。
但是,天風證券 2023 年上半年投行業務收入 4.59 億元,同比下降 17%;資管業務收入為 5.01 億元,同比下滑 32.53%;天風證券從事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的子公司天風天睿淨利潤 0.97 億元,同比下滑 57.32%;從事海外業務的子公司天風國際淨利潤 0.63 億元,同比下滑 57.64%。
需要指出的是,2022 年,自營業務虧損致使多數券商業績不佳,如何改善這種 " 靠天吃飯 " 的情況成為業界焦點,甚至引發券商是否要取消自營業務的讨論。天風證券如何抵御自營業務帶來的這種業績波動性,業務發展上有何調整?
對此,天風證券管理層回應中新經緯提問稱,其将堅持綜合金融發展方向,進一步夯實主營業務。一方面,以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資產管理服務為目标,不斷提升主動管理的專業能力,力求滿足各類型客戶的資產管理需求。另一方面,持續突出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的功能定位,堅持 " 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中小企業 " 的經營宗旨,為客戶提供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并購重組等 " 一站式 " 投行服務。與此同時,該公司高度重視研究所建設,除二級市場研究外,還加強對宏觀經濟的研究,強化研究業務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幾周,網傳天風證券分管自營業務的原副總裁郭勝北實名舉報現任高管,提及了 2022 年自營業務投資策略失誤等内容。對此,天風證券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回應中新經緯稱,針對該事項進行了自查,相關内容為不實言論。
此外,在本次業績說明會上,還有多位投資者就股價和市值管理問題向天風證券管理層發問。同花順 iFinD 顯示,根據最新收盤價,天風證券股價為 3.5 元 / 股,以申萬二級證券行業口徑計,在 50 只券商股中,天風證券排名最末。
對此,天風證券管理層回應稱,其将努力提升經營水平,加強内部管理,強化落實經營決策,争取為投資者帶來回報。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馬靜,郵箱:[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
作者:徐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