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監制爾冬升,默默做大事,歡迎閱讀。
2024 年 4 月 14 日刊 | 總第 3571 期
提到 " 爾冬升 " 這個名字,你腦中會冒出什麼印象,是不是一個有着優秀資歷,卻總在綜藝中貢獻耿直金句的過氣導演?
《演員請就位》《無限超越班》兩檔演員競演類真人秀,讓内地觀眾見識了爾冬升的大導脾氣。前有節目現場怼哭郭敬明,後有拍攝片場罵哭徐若晗。" 不慣着人 " 的性格,讓他成了意外的 " 熱搜體質 "。
有話題自然就有争議。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扒爾冬升的作品履歷、個人情史、過往言論,以搜集質疑他、攻擊他的彈藥。
誠然,在曾經無比輝煌的香港影壇,從導演作品角度來看,爾冬升的藝術成就、斬獲獎項的數量不及王家衛、許鞍華、陳可辛等人,票房成績不及吳宇森、徐克、林超賢等人,作者風格也不及杜琪峰、林嶺東、關錦鵬等人,可他卻是最為全能的電影人。
爾冬升出生在演藝世家。父親爾光是制片人,母親紅薇是演員。1977 年他首次參演電影《阿 Sir 毒後老虎槍》,同年便主演武俠電影《三少爺的劍》成名。
1986 年,爾冬升自編自導了首部電影《癫佬正傳》,講述忠實于精神病患者救助事業的社會工作者徐先生(馮淬帆 飾),為了引導癫佬們走向康復而犧牲的故事。
雖然該片曾因題材敏感、手法寫實,險些遭到香港政府的禁映令,但上映後斬獲 1000 萬港元左右的票房,還讓爾冬升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收獲了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兩項提名。
幾年後,爾冬升憑借《新不了情》和《旺角黑夜》兩度包攬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他擔任制片人的 " 竊聽風雲系列 " 也是部部大賣,一下築牢了他 "編、導、演、制全能" 的江湖地位。
然而,在香港電影人北上合拍商業大片的潮流中,爾冬升的《槍王之王》《大魔術師》《三少爺的劍》均票房表現平平,《我是路人甲》《海的盡頭是草原》豆瓣也沒能超過 8 分。于是,才顯得有些 " 過氣了 "。
不同于我們常說的 " 作者型導演 ",爾冬升更像是一種 " 記者型導演 ",而且是調查記者——不僅平日裡注重觀察和積累,而且寫故事之前總要先做數個月的調查與研究。
他曾打趣地說自己很愛八卦,實則是對社會各階層人群無差别的關心與好奇。
" 我恐怕是香港認識三教九流最多的一個導演了。上到特首、下到毒販,各行各業包括警察、法官我都有可以聊的人。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我都很好奇。" 爾冬升曾在采訪中如此說道。
于是,我們看到在頻繁參加綜藝節目,并配合節目效果扮演 " 毒舌導師 " 之外,爾冬升正在默默做着一件大事——給香港的新人導演當監制,尤其是有社會洞察力的新人。
在今年的第 42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的提名名單裡,有兩部爾冬升監制的作品,分别是《白日之下》(内地定檔 4 月 12 日)和《年少日記》(内地定檔 4 月 19 日)。
其中《白日之下》共獲得 16 項提名,由新人導演簡君晉執導,唐翠萍、李卓風、簡君晉編劇,講述了記者曉琪(餘香凝 飾)潛入 " 彩橋之家 " 殘疾院舍,揭發其中存在的虐待真相。影片改編自 2016 年一宗轟動全香港的真實事件。
《年少日記》共獲得 12 項提名,由新人導演卓亦謙自編自導自剪,講述中學老師鄭 Sir(盧鎮業 飾)因為一封沒署名的遺書、一群看似無恙的學生而想起了充滿暴力與遺憾的童年往事。
這兩部電影都曾以 " 香港電影新動力 " 的身份,在去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過,因此内地還沒上映豆瓣便已開分,分别高達 8.1 分和 8.6 分。
雖然受限于題材很難取得高票房,但是這兩部電影在爾冬升的監制下,完成度非常高,力道非常勁。但凡看過它們的觀眾,無不對導演生出敬意,對其後續作品多了幾分關注。
近幾年,港片在内地漸漸走入了審美疲勞期。幾位老牌港星 " 排列組合 ",幾位老牌香港導演一部又一部地自我復制。去年内地票房最高的香港導演作品,是邱禮濤的《莫斯科行動》(6.64 億票房),僅列第 24 位。
可以說,香港導演人才的斷代,比演員有過之而無不及。
爾冬升和卓亦謙(右)一起在台灣金 * 馬獎領獎
成熟導演給新人導演擔任監制,在任何一個地區都是行之有效的導演人才培養模式。況且爾冬升做監制,并非某些挂名監制那樣只負責敲明星和搞資金。
《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的兩位主演餘香凝、盧鎮業都是妥妥的新人,沒有什麼流量,只是配角中出現了姜大衛、鄭中基這樣的友情客串。兩部戲的成本控制也非常到位,沒搞花裡胡哨的東西,全心全意講好故事。
從某種意義上說,《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都可以看做是爾冬升 " 記者型導演 " 風格的延伸,是對香港電影有着傳承意義的作品。
其實,爾冬升也并非只監制現實題材,也監制了一些商業類型片。
如李光耀導演的《暴瘋語》、羅卓瑤導演的《暴走神探》、馮志強導演的《犯罪現場》、黎兆鈞 / 施柏林 / 劉永泰導演的《催眠 · 裁決》,麥啟光導演的《臨時劫案》。
其統一特點,是這些導演均是影片的編劇或編劇之一。可見,爾冬升很看重導演的文本創作功力。
另一大特點,是這些商業片盡管在叙事手法上偶有生澀,故事編寫上偶有俗套,但都把人物做得比較扎實、出彩。
如今李光耀、馮志強均已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導演,簡君晉、卓亦謙也即将接受獎項和市場的雙重檢驗。爾冬升默默做監制幾年後,終于到了開花結果的日子。
【文 / 滿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