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賽力斯想當“大太太”,歡迎閱讀。
作者|Eastland
頭圖|視覺中國
如果說 2023 年 11 月,華為與長安汽車籤署備忘錄,相當于 " 訂婚 ";2024 年 1 月華為注冊深圳引望,算是購置 " 婚房 ";2024 年 8 月 20 日,籤署《股權轉讓協定》就是 " 領證 "。
2024 年 8 月 23 日,賽力斯(SH:601127)董事會批準以 115 億向華為購買引望 10% 股權的議案。同日,賽力斯汽車(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與華為、引望籤署了《股權轉讓協定》。
雖然只比長安汽車晚 3 天,卻也只能排第二,賽力斯不滿意。
嘗到甜頭
1)新能源車占比超高
2016 年 6 月 15 日,小康股份(代碼 SH:601127)上市交易。
上市當年,銷量約 38 萬輛,次年突破 40 萬輛。随後開始漫長的回落,到 2023 年銷量 25.2 萬輛,較 2017 年下跌 37.6%,年均跌幅 7.55%。
盡管銷量持續下滑,產品結構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2019 年新能源車銷量約 9000 輛,占總銷量的 2.8%;
2021 年新能源車銷量突破 4 萬輛,占總銷量的 15.5%;
2022 年新能源車銷量暴漲至 13.5 萬輛,占總銷量的 50.5%;
2023 年新能源車銷量達 15.1 萬輛,占總銷量的 60.2%;僅完成全年 30 萬輛銷量目标的一半。
2024 年 H1,新能源車銷量超過 20 萬輛,占總銷量的 85.2%;
2024 年 7 月,新能源車銷量達 4.7 萬輛,占總銷量的比例超過 90%。
2024 年 8 月,新能源車銷量回落到 3.6 萬輛,環比降幅達 14.2%。
在所有生產過燃油車的車企中,論新能源車在銷量中的比例,比亞迪第一(100%)、賽力斯緊随其後。
2)賽力斯品牌累計交付 45 萬輛
小康股價新能源車崛起完全仰賴賽力斯品牌。2022 年 8 月 2 日,上市公司索性更名為賽力斯。
2021 年,新能源車銷量為 4.1 萬輛。其中,賽力斯 1.1 萬輛(上半年 2200 輛、下半年 8800 輛),占比 26.6%;
2022 年,新能源車銷量暴漲到 13.5 萬輛。其中,賽力斯 8 萬輛(上半年 2.2 萬輛、下半年 5.8 萬輛),占比 59.3%;
2023 年前三季,賽力斯銷量不溫不火,月交付徘徊在 5000 輛以下;9 月上市的問界新 M7 大獲成功,2023 年 Q4 賽力斯銷量達 6.6 萬輛。
2024 年 Q1、Q2 賽力斯持續熱賣;二季度交付 9.85 萬輛,占新能源車總銷量的 92.9%;
2024 年 7 月,賽力斯品牌銷量突破 4 萬輛,占新能源車總銷量的 95.5%。
2024 年 8 月,賽力斯品牌銷量環比下降 15%、至 3.4 萬輛,占新能源車總銷量的 94.6%。
截至 2024 年 7 月末,賽力斯品牌累計交付超過 45 萬輛。
雙重紅利,規模化 + 高端化
問界定位中高端,且銷量可觀、毛利潤率高,賽力斯吃到規模 + 高端化雙重紅利。
1)單車價格
新能源車量價齊升
2021 年,新能源車銷量 4.1 萬輛,出廠均價 10.3 萬元;
2022 年,新能源車銷量 13.5 萬輛,出廠均價提高到 18.5 萬元;
2023 年,新能源車銷量 15.1 萬輛,出廠均價 19.2 萬元;
2024 年 1-7 月,新能源車銷量 24.3 萬輛,占比 86%。
燃油車迅速萎縮
2021 年,燃油車銷量為 22.5 萬輛,出廠均價 4.5 萬元;
2022 年,燃油車銷量降至 13.2 萬,出廠均價 4.8 萬元;
2023 年,燃油車銷量 10.1 萬輛,出廠均價 4.5 萬元;
2024 年 1-7 月,燃油車銷量 3.9 萬輛,占比 14%。
2)毛利潤率超比亞迪
2016 年,汽車業務毛利潤 27.6 億、毛利潤率 18.4%;單車毛利潤接近 7300 元;
2017 年,汽車業務毛利潤 42 億、毛利潤率 21.7%;單車毛利潤 1.04 萬元;
2018 年,汽車業務毛利潤 39.8 億、毛利潤率 22.5%;單車毛利潤超過 1 萬元;
2019 年,汽車業務毛利潤率回落到 15.6%;
2020 年,汽車業務毛利潤僅 2.7 億、毛利潤率不到 2.2%,單車毛利潤跌破 1000 元!
2021 年,汽車業務毛利潤大幅增至 38.6 億、但毛利潤率仍為 2.2%;其中新能源車毛利潤率 1.9%、其他車型毛利潤率 2.2%(首次單獨披露)。
2022 年,汽車業務毛利潤率回升到 11.2%。其中,新能源車毛利潤率 13.1%、單車毛利潤 2.4 萬元;
2023 年,汽車業務毛利潤率 9.5%。新能源車毛利潤率為 9.9%、單車毛利潤 1.9 萬元。
2024 年 H1,汽車銷量暴漲 156%,毛利潤率大幅提高到 25%(2023 年 H1 僅為 6.3%),較比亞迪高 1 個百分點!
2017 年,賽力斯銷量、毛利潤率分别超過 40 萬輛和 20%,随後連續 6 年虧損(扣非)。
2024 年 Q1、Q2 扣非淨利潤分别為 1.1 億、13.2 億。
2024 全年,賽力斯銷量大概率超過 50 萬輛,扣非淨利潤有希望達到創紀錄的 50 億元。
引望估值合情不合理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以下簡稱車 BU)成立于 2019 年 5 月,定位為智能網聯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為主機廠提供智能駕駛、鴻蒙座艙等產品解決方案,并要做 " 智能電動車時代的博世 "。
2024 年 1 月 16 日,華為設立的 " 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簡稱 " 引望 "),獲得《營業執照》。引望注冊資本 10 億元,華為持有 100% 股權。
在落實戰略投資人後,華為拟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車雲及智能車載光等五大業務注入引望。預計 2024 年内完成相關業務的 " 裝載 "。
" 華為車 BU 估值才 1000 億?這麼低!" 這麼想沒錯。
與 WeWork 相比,引望低估得離譜。但長安汽車、賽力斯是 A 股上市公司,不是孫正義,按千億估值投資引望存在較大風險。
1)營收、毛利潤跳躍式增長
引望估值依據是模拟報表(把華為 BU 相關業務視為獨立實體)。
2022 年,引望營收 21 億。其中硬體 14.4 億、占比 68.9%;軟體 / 服務 6.5 億、占比 31.1%;
2023 年,引望營收 47 億。其中硬體 26 億、占比 55.2%;軟體 / 服務 21 億、占比 44.8%;
2024 年 H1,引望營收 104 億。其中硬體 61 億、占比 58.4%;軟體 / 服務 43.4 億、占比 41.6%;
2022 年到 2024 年 H1,引望兩類業務毛利潤率成倍提高,令人印象深刻:
2022 年,硬體、軟體毛利潤率分别為 14%、25%;2023 年分别提高到 16%、25%;2024 年 H1,分别提高到 33%、86%;
兩項業務綜合毛利潤率從 2022 年的 18% 提高到 2024 年 H1 的 55%。
2)高度依賴賽力斯
引望營收集中度極高。2023 年,五大客戶貢獻營收的 89.5%;2024 年 H1,五大客戶貢獻率提高到 90.6%。
五大客戶中占比最高的 " 客戶 A",非賽力斯莫屬。2024 年 H1 貢獻營收 66 億、占引望營收的 63.4%(2023 年這個比例為 51%)。
以 2024 年賽力斯品牌銷量(18.3 萬輛)為分母,可推算出每賣一輛問界給引望貢獻營收 3.62 萬元(2023 年為 2.25 萬元)。
3)棄用收益法
中京民信采用資產基礎法和市場法對深圳引望 100% 股權進行評估。
資產基礎法結果是:截至 2024 年 1 月 31 日深圳引望淨資產價值為 198.5 億(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市場法估值結果是:截至 2024 年 1 月 31 日深圳引望價值 1152.5 億。
在選取的 6 家上市公司中,有 3 家連續盈利(扣非)達 10 年、2 家 7 年,最短的 4 年(平均 8 年)。而深圳引望 2022 年、2023 年分别虧損 76 億、56 億,2024 年 H1 淨利潤 22.3 億。#拿半年駕照的新手 VS 已安全行駛 8 年的老司機 #
最終,中京民信選取市場法評估結果作為評估結論(京信評報字 2024 第 508 号)。
基于資產未來預期收益的估值方法(收益法),更科學、嚴謹,應用範圍更廣。市場法最突出的優勢是簡便!
中京民信對棄用收益法的解釋是:
深圳引望收入結構中賽力期占比較高;跨界融合與協同創新下一步如果演進不确定性較大;深圳引望合作方、客戶結構、人員構成、業務模式、股權結構未來可能存在較大變化。因此,無法可靠合理地做出預測。# 收益法好,但用不了 #
還有一點:
華為承諾八年内不開發、生產銷售與裝入引望業務相同或實質性類似的產品、系統解決方案和服務;不通過 OEM、ODM 等模式或通過提供技術服務、咨詢等方式變相從事競業範圍内業務;不通過扶持第三方從事競業範圍内業務。
如競業承諾解除,引望估值将會受很大衝擊。因此,用收益法估值,只能預估未來 8 年的收益,還要附加 " 華為不會減持到 5% 以下 " 這個條件。
變數過大,無法用收益法估值的标的,是正宗的風險投資,非常适合孫正義的胃口。
4)可持續性堪憂
最近兩年半,深圳引望營收、毛利潤、毛利潤率等關鍵數據跳躍式增長,但變現能力的持續性有待時間驗證。
深圳引望好比視頻網站。
" 優愛騰 " 斥巨資購買 / 自制内容,形成龐大的版權儲備,吸引付費會員。引望斥巨資研發,形成龐大無形資產,賽力斯客戶相當于 " 會員 "。
2022 年研發費用 76.6 萬、2023 年 71.8 萬,2024 年 H1 為 34.2 萬,兩年半累計 183 億。同期,比亞迪研發費用 778 億,是引望的 4.25 倍。2024 年 H1,比亞迪研發費用 196 億,是引望的 5.75 倍。
雖然車 BU 于 2019 年才正式成立,但華為着手研發至少要向前推五年。加之車 BU 是華為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人才、技術、設施等方方面面可以 " 借光 "、" 借力 "。
深圳引望被 " 連根拔起 " 之後,要自負盈虧、自籌研發費用,2024 年研發投入 100 億都有難度。
假如優愛騰中的某家,每年只投 100 億搞内容、别家投 400 億,即使 " 文藝細胞 " 再強大,終究會落于下風。
賽力斯争當 " 大太太 "
1)引望股權并非炙手可熱
2023 年 11 月 25 日,華為與長安汽車(000625.SZ)籤署《投資合作備忘錄》,要點如下:
第一、新公司業務範圍包括: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台、智能雲、AR-HUD 與智能車燈等(以上均為車 BU 業務,具體範圍以最終交易檔案為準)。
第二、華為将上述業務範圍内的相關技術、資產、人員注入新公司(僅車 BU 研發人員就達 7000 人)。
第三、華為承諾 " 不從事與目标公司業務範圍相競争的業務 "。
第四、長安汽車拟出資獲取新公司股權,比例不超過 40%。
2024 年 5 月 7 日,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
鑑于項目重大性、復雜性及交易各方反冒進内部程式的需要,項目進度較《備忘錄》中預估有一定延遲。根據最新項目進展,公司預計不晚于 2024 年 8 月 31 日籤訂最終交易檔案。
2024 年 8 月 20 日,阿維塔科技(長安汽車持股比例約為 39%)與華為籤署《股權轉讓協定》,約定向華為購買引望 10% 股權,交易金額為 115 億。
(注:阿維塔是長安汽車參股的企業,前身是 2018 年 7 月成立的 " 長安蔚來 "(雙方各持 50% 股權);2020 年,李斌卸任董事長;2020 年 11 月,長安汽車公告稱将與華為、寧德共同打造高端品牌;2021 年 5 月,更名為阿維塔科技)
根據 2023 年備忘錄,長安汽車最多能夠獲得深圳引望 40% 股權。但 2024 年 8 月,長安汽車僅通過聯營企業阿維塔認購深圳引望 10% 股權(長安汽車間接持有 4%)。
認定投資收益可觀,就應直接持股并争取盡可能多的股權。長安汽車的實際行力是——從直接獲得 40%" 降級 " 為間接持有 4%。
2)賽力斯處處表現積極
賽力斯以全資子公司購買引望股權,長安汽車通過持股 40% 的聯營公司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細節說明賽力斯的積極性:
引望估值
長安汽車只披露購買引望 10% 股權的對價是 115 億(對應估值是 1150 億)。定價依據是 " 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公司 " 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中企華字 2024 第 6499 号),但未披露任何細節。
賽力斯則披露了由 " 中京民信(北京)資產估計公司 " 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全文(京信評報字 2024 第 508 号),評估結果是 1152.5 億。
兩家獨立機構,分别對一個千億級(12 位數)标的進行評估,好比張三、李四去數同一頭牛有多少根毛。假如結果高度一致就見鬼了。
比較可能的情況是,各方通過協商,以其中一份評估報告為準,另一份索性不披露,以免引發物議。
價款支付
長安汽車、賽力斯都将分三次支付并分别設定付款先決條件。
賽力斯的先決條件是程式上的,只要華為願意就不存在問題:
籤約、華為批準,付一筆;
裝載基本完成(專利不少于 5500 件、商标不少于 1000 件,員工不少于 4675 名),再付一筆;
業務合作協定籤署并生效;完成相關變更登記,付清尾款。
不設業績補償
賽力斯公布的《購買報告書——重大風險提示》中載明:交易各方基于市場化商業談判而未設定業績補償。
賽力斯不是不懂業績補償—— 2018 年以 6.4 億收購 " 泸州容大 "86.37% 股權時,賣方承諾 2018、2019、2020 淨利潤分别不低于 2000 億、9000 萬、1.5 億。如果三年淨利潤總額低于 2.6 億,差多少補多少。
長安汽車的公告中則沒有這樣的風險提示,不排除付款先決條件與引望業績有關。比如 202X 年營收 XXX 億、淨利潤 XX 億……
董事席位
長安汽車稱,引望董事會由 7 人組成。由華為提名 6 位,長安汽車提名 1 人。
賽力斯稱,引望董事會由 7 人組成。賽力斯有權提名 1 名董事;引望審計委員會(不設監事會)由 5 人組成,其中 1 名由賽力斯汽車擔任。
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更加親密無間;股權與長安汽車一樣、董事會席位相同;如果 115 億率先全額到位,理應升格 " 大太太 "。
*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你對當前的投資市場有哪些疑惑?
目前作者 Eastland 的粉絲群正在招募中,他可謂是财報解讀方面的專家,本篇是他第 958 篇上市公司的分析文章,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加入彤師粉絲群,與他直接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