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北上》首播收視率登頂,觀眾口碑出爐,五星和一星評價兩極分化,歡迎閱讀。
年代劇《北上》央視首播,開播 15 分鍾實時收視率破 3.5%,平均收視率達 2.95%,實時收視率峰值達 3.96%,超過前檔劇《六姊妹》的首播成績,全部頻道電視劇收視登頂,愛奇藝熱度破 6000,觀眾覆蓋全年齡段!
雖然該劇是改編自茅獎作品《北上》,不過劇版的故事,卻跟原著大不相同,原著的背景主要放在晚清民國,而劇版則完全是一個當代的大運河煙火人家的故事,劇情故事的時間線主要集中在 2000 年— 2014 年之間,主要描繪的是 6 位 "90 後 " 年輕人的成長、創業和愛情故事,當然,也涵蓋了他們的父母、家庭的故事,以小見大地反映出大運河的時代變遷。
《北上》第一集開端,畫面一出來,就讓人感覺好美!鏡頭拍得很有質感,空境漂亮,好幾個長鏡頭一鏡到底,叙述流暢自如。
尤其是小馬思藝剛跟着奶奶來到大運河畔花街時,小夏鳳華自告奮勇地領着馬思藝,去鄰居家 " 認門 ",這一段 4 分鍾的長鏡頭,就通過社牛 " 大華子 " 的嘴巴,将劇中的 5 個家庭的背景以及人物關系,介紹得清清楚楚,節奏緊湊,轉換自然。
第一、 二集寫的是六個年輕主角的小時候 ,。小演員們,都是大家熟悉的面孔。
小夏鳳華,由李洛伊飾演。李洛伊曾在另一部年代劇《我們的日子》中飾演小雪花,在《白月梵星》中飾演白鹿角色的小時候 " 小白爍 ",此番再度飾演白鹿的小時候,其靈巧自然的演技,依然非常吸引人。
而小謝望和的扮演者,是大家都熟悉的,在《慶餘年》中飾演小範閒的韓昊霖。
小邵星池的飾演者李慶譽,此前在《小巷人家》中飾演第二個小林棟哲,由此被大家熟悉和喜愛。
小陳睿的扮演者周俞辰,則是《仙台有樹》中的青羅。
這六個小孩子中,最吸引人的一個,卻是飾演童年馬思藝的小姑娘。
因為馬思藝的祖先是意大利人,所以馬思藝是個混血兒,找的小演員好漂亮,而且跟成年馬思藝的扮演者李宛妲也很像。
六個年輕人,謝望和、夏鳳華、邵星池和周海闊,他們四個是花街土生土長的發小,而馬思藝是在 10 歲時,才跟着奶奶來到這裡的。
另一位年輕人陳睿,也是後加入的。他是區長顧阿蓮的寶貝兒子,因為來小飯桌吃飯而與夏鳳華他們結識。
前兩集,主要就是說的 5 個小孩子的友誼。
馬思藝父親早早病逝,母親改嫁,好色繼父竟然觊觎年僅 10 歲的繼女的美貌,偷看她洗澡,馬思藝媽媽沒辦法,才把她送給婆婆撫養,于是馬奶奶就帶着小思藝回到了花街。
面對漂亮又文靜的馬思藝,四個小夥伴都很喜歡她。尤其是謝望和,可謂對馬思藝 " 一見鍾情 ",看來夏鳳華這個謝望和的青梅竹馬,小時候并不受謝望和待見,因為她整天風風火火的,像個假小子。
四個小夥伴湊錢給馬思藝買書包那段,令人很為這些小孩子們的友誼感動。
第二集的結尾,鏡頭一轉,歐豪、白鹿等成年演員正式上線!
第三、四集,描繪的是夏鳳華他們的高三生活。
陳睿和馬思藝是學霸,他們倆在重點高中一中上學,而四個學渣小夥伴,則在隔壁的一所普通高中上學。
馬思藝的媽媽老公賠了好多錢,馬思藝媽媽竟然來找前婆婆要錢還債。于是馬思藝去周海闊爸爸的飯店打工,想掙錢給媽媽。
謝望和他們知道了,便想幫助馬思藝,于是想出了去偷油的馊主意,結果謝望和當場被警察抓住。還好那個警察因為受過謝爸爸當年的恩惠,只教育了謝望和一頓,就把他放了。
而陳睿誤以為謝望和被抓進警局,求助區長媽媽幫忙 " 撈 " 謝望和,他媽媽不同意,陳睿一着急往外跑,竟然跌傷了腿。
《北上》前 4 集的劇情,主要就是描繪這 6 個好朋友的友情,順帶着說了父母們的生活。
京杭高速通車後,大運河的運輸衰落,大運河靠船吃飯的人家,生意都開始衰敗了。
《北上》首播4集,總體來看,畫面質感佳,不過劇情比較瑣碎,有點吵鬧,有點趕。
而且該劇的故事主要集中在 6 位年輕人身上,描繪的主要就是年輕人的故事,如果父母和家庭方面涉及的故事不多,恐怕難以吸引中老年觀眾入場。
在《北上》片頭,放了一小段黑白鏡頭,展現的是原著開頭的故事,以此作為劇集故事的引子和暗線,這點處理得不錯。
看了一下網絡評價,對于《北上》的首播,打五星和打一星的都不少,打分評價可謂兩極分化。
一星差評主要集中在該劇對原著的 " 魔改 " 上。認為劇版只是借了原著的一個名字,拍出來的東西跟原著毫不沾邊,将茅獎作品改編成了外賣小哥小姐的愛情故事。
還有不少差評是針對女一号白鹿和男一号歐豪的,認為他們的演技,撐不起年代故事的厚度。
而好評的觀眾,則認為該劇具有滿滿的人間煙火氣,故事溫暖而美好。
總之,看完前 4 集,露珠認為《北上》暫時可以給個 7 分(10 分制)。
導演姚曉峰的鏡頭質感很好,大運河拍得很美很有歲月感,薩日娜、胡軍、齊歡、李乃文、嶽旸、塗凌等中年戲骨們演技生動自然,年輕演員們演技也還行,不過劇情故事目前來看,有點瑣碎和吵鬧,有待後續觀察。
總體來說,值得入坑追一下,期待後面劇情能夠更好看。
(文 / 第一滴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