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英格爾斯挺争氣:美軍第3艘“伯克III”下水,賣相有點小問題,歡迎閱讀。
3 月 25 日,亨廷頓 · 英格爾斯工業(HII)建造的第 3 艘 " 阿利 · 伯克 " 級(Flight III,下文簡稱 " 伯克 III")" 宙斯盾 " 驅逐艦 DDG-129" 傑雷米亞 · 丹頓 " 号舉行了下水儀式,标志着 HII 初步形成了每兩年下水 1 艘 " 伯克 III" 的能力。
DDG-129 于 2022 年 8 月舉行鋪設龍骨儀式
目前,HII 建造的 " 伯克 III" 首艦 DDG-125" 傑克 · H · 盧卡斯 " 服役後,其艦員隊于 2024 年 10 月 25 日榮獲美國海軍第 41 屆 " 太平洋水面戰線周 " 軍體對抗賽冠軍,至少說明該艦在服役後的第一年裡艦員隊的狀态很不錯;2023 年 8 月下水的 2 号艦 DDG-128" 泰德 · 史蒂文斯 ",則預計将在 2026 年夏季服役。
相比之下,巴斯鋼鐵(BIW)的 " 伯克 " 級建造堪稱一言難盡:分别于 2023 年 10 月下水的 DDG-124、2024 年 7 月下水的 DDG-127 這兩艘最後的 " 技術插隊型伯克 IIA",雖然有所拖延、但其服役期程姑且還可以預期;但 2020 年就與 DDG-127 同步開工的 BIW 首艘 " 伯克 III"DDG-126,至今仍未下水。
最近的公開報道顯示,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麗莎 · 弗蘭切蒂于 2 月 18 日前往 BIW,視察了建造中的 DDG-126" 小路易斯 · H · 威爾遜 ";但報道中沒有直接相關的照片,盡管種種迹象表明該艦 " 應該 " 會在 2025 年上半年下水。
2024 年 10 月,建造中的 DDG-126
至于 BIW 的 2 号艦 DDG-130" 威廉 · 夏洛特 ",直到 2024 年 8 月才舉行鋪設龍骨儀式,其建造進度已經被 HII 的 4 号艦 DDG-131" 喬治 · M · 尼爾 " 趕超,預計到 2026 年,HII 與 BIW 下水的 " 伯克 III" 數量至少會變成 4:1 ——考慮到 HII 的 5 号艦 DDG-133" 薩姆 · 努恩 " 也已經在 2024 年 11 月舉行鋪設龍骨儀式,但凡巴斯鋼鐵再 " 正常發揮 " 一下,筆者認為屆時出現 5:1 的情況也不足為奇。
2024 年 6 月 25 日,巴斯鋼鐵造船廠處于不同建造狀态的 3 艘 " 伯克 ":綠框内是已經下水的 DDG-124,黃框内是移動到浮船塢、即将下水的 DDG-127,粉紅框内是 DDG-126
然而英格爾斯雖然有望實現從今年開始每年下水 1 艘 " 伯克 III" 的速度,但 3 号艦下水照片中,艦艏部分船板焊接呈現的 " 瘦馬現象 " 已經非常明顯。所謂 " 瘦馬現象 ",指的是艦船殼體薄板在焊接後,呈現出大面積的高低不平,就像瘦馬凸出毛皮的肋骨一般。這雖是基礎工藝,不影響焊接質量,但反映着一家企業的實力水平。
效果也是過于經典
對于采用高強度鋼的大型軍艦來說,要想在建造時消除強大的焊接應力,需要從焊接原理、模板密度、薄板變形量控制等影響焊接變形因素出發,通過推廣自動焊接技術,以及采用加大胎架模板密度、主甲板焊接過程中壓鐵、采用振動時效技術釋放應力等方法,才能全面消除 " 瘦馬現象 "。
但如果缺乏以上這些對工藝的追求,乃至于基本焊接技術都不過關,出現焊縫加熱兩頭不均勻等常見問題,再加上船板切割本身的誤差累積,那麼圖紙上再漂亮的船,最終造出來是 " 瘦驢 "(按開工時間算是拜登執政時期)或者 " 瘦象 "(按批預算 / 下水時間算是特朗普執政時期)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對于如今艦況 " 每況愈下 " 的美國海軍來說,造得再漂亮的船,用到十年八年都得 " 包漿 " 了," 瘦馬現象 " 可謂無傷大雅
總之雖然距離 1999-2004 年,英格爾斯每年下水兩艘 " 伯克 IIA" 的豪情滿懷還有些差距,但如今能将 " 伯克 III" 的建造速度拉回到 2016-2020 重新建造 " 伯克 IIA" 時的每年下水一艘,還能每兩年下水一艘 " 聖安東尼奧 " 級船塢登陸艦,隔三差五(年)下水一艘 " 美國 " 級兩栖攻擊艦,順便再給海岸警衛隊造點 " 傳奇 " 級,今天的 HII 已屬美國造船工業中的奇葩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