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爺爺存款幾十萬,晚年生活卻為何不幸福?,歡迎閱讀。
一
奶奶和爺爺在 2023 年相繼去世,奶奶是在 2023 年 5 月初走的,爺爺是在 2024 年 1 月初走的。奶奶去世比較突然,她原本并沒有什麼大病,身體一直比爺爺好,但在 4 月份不小心感冒之後導致肺部發炎,一下子身體就垮了,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後不見好轉,且幾天不能進食,最後安然地走了。爺爺身體有多種慢性病,近幾年身體更是每況愈下,家裡人原本都期待爺爺能夠挺過農歷新年,但遺憾的是,爺爺終究還是沒有挺過去。
相對于一般農村老年人而言,爺爺奶奶的養老狀況應該是很好的,四個子女都很孝順,且爺爺奶奶在經濟上有足夠的保障。他們有将近 50 萬存款,并且我們村在拆遷之後政府為老年人都購買了社保,60 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以領到 1000 多元的養老金,随着年齡的增加,養老金也逐漸上漲,爺爺奶奶在去世時都是 80 歲,去世之前每月可以領到 2000 多元的養老金。
此外,每逢過年過節,孫輩還會給他們一些零花錢。爺爺奶奶有四個子女,我父親是老大,我有兩個叔叔,還有一個姑媽。在村裡沒有拆遷之前,爺爺奶奶是單獨吃住。拆遷之後,爺爺奶奶輪流歸四個子女照顧,一家一年,輪到我父母照顧那一年他們是和我父母住在一起,輪到其他三個子女時由于家裡住房有限,則是給爺爺奶奶單獨租房住。
因此,從物質條件來看,爺爺奶奶應該是足夠富足的,但是,從我的觀察來看,爺爺奶奶在晚年過得卻似乎并不幸福。尤其是爺爺,在他生前的最後幾年,我幾乎很難看到他的笑容,每次回家看到他都是很愁苦的表情。
爺爺是一個風水先生,在我們當地也是遠近有名,我記得小時候就經常有人來家裡找他,有的是家裡建房找他看風水,有的是家裡有人去世請他幫忙選墓地位置,有的是患了疑難雜症慕名來找他 " 化水 " 喝,還有一些經商辦廠的來找他看日子等等,印象中爺爺似乎無所不能,并且似乎效果都很不錯,不然怎麼會有一波波的人慕名前來找他呢?
以前過年回家時,爺爺也經常會饒有興致地給我們講他又幫某個人看好了某種疑難雜症,以及他又幫哪一家看了一個好位置等等,我們晚輩雖然聽不懂,也對他所謂的效果半信半疑,但仍然在一旁點頭附和。因此,我印象中的爺爺是非常能幹的,也是非常自信的,我以前一直覺得爺爺和村裡其他老人都有所不同,他有一種獨特的氣質,特别是秋冬季節,他總是喜歡穿一件長款黑色大衣,圍上圍巾,給人感覺非常幹練。
但前幾年過年回家時,我發現爺爺好像變了一個人,他變得話越來越少,表情總是很凝重,我們和他聊天,他也不太愛說話。後來,由于爺爺經常心情不好,喜歡想東想西,家裡人帶他到醫院去看過,被診斷出患有輕度抑郁,聽到這個消息時我非常詫異。我難以想象以前那麼自信灑脫的爺爺居然會抑郁。
二
這次寒假回鄉,和家裡人在聊天過程中了解到更多爺爺生前的生活,我逐漸理解了為何爺爺在最後幾年過得不開心,為何手裡有幾十萬存款但卻難以獲得幸福的晚年生活。
首先是閒來無事。以前在村裡時,爺爺每天都幾乎沒有閒着,平常在家種地養魚,有人找時就去幫别人看風水,前面提到爺爺奶奶自己攢了将近 30 萬的存款,基本就來源于爺爺養魚和看風水的收入。大約七八年前,我們村及周邊村莊因為市裡建大學城而被整體拆遷,爺爺奶奶也随之開啟進城生活。
進城之後,一方面是無地可種,另一方面爺爺身體也有越來越多的慢性病,且随着年齡增長他也不再想出去幫别人看風水,擔心給别人看錯了影響不好,因此,爺爺開始變得閒了起來。忙慣了的爺爺閒下來很不習慣,但由于身體原因和年齡限制也不可能再在城裡找工作,每天的生活就只剩下吃喝,這讓爺爺很不習慣,身體和精神狀态都快速變差。如果爺爺奶奶一直生活在農村,或許他們的晚年生活會更加幸福。
其次是個人性格原因。在村裡時,或許是由于職業原因,爺爺和村裡其他老人日常交流并不多,我一直覺得爺爺性格裡有一點孤傲。或許是他認為自己比一般老人懂得更多,又或許是他擔心自己和别人交流風水方面的話題别人不感興趣,因此爺爺在村裡時就沒有玩得特别好的老夥伴。在村裡時每天有事可做,因此對日常交往的需求相對低一些,但在進入城市之後,閒下來的爺爺發現自己沒有老夥伴可以聊天,也一時難以在城裡建構新的社交圈,這使得爺爺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愛說話。
這兩年,我偶爾聽到父母提起,奶奶經常都會讓幾個子女去陪着爺爺玩,或者帶爺爺出去走走,這讓幾個子女很為難,因為父母和幾個叔叔嬸嬸要麼是還在工作,要麼是要照顧孫輩,很難經常抽身去專門陪爺爺玩。因此父母一輩也經常會唠叨," 你看誰誰誰,人家都是自己天天出去轉,哪個天天要兒女陪着?" 我能理解父母一輩的為難,也能理解爺爺在缺乏社交的情況下多麼需要家人的陪伴。
第三是比較生硬的代際關系,使得爺爺奶奶難以從子女那裡獲得情感滿足。應該說,父母一輩對爺爺奶奶總體是很孝順的,在養老上沒有誰推卸自己的責任。尤其是我父親,作為長子的他覺得自己要帶頭,因此總是心甘情願承擔更多,比如在爺爺奶奶生病住院時,父親在醫院陪伴的時間往往最長,當然其他兩個叔叔和姑媽也都履行了自己應該盡到的責任。爺爺奶奶輪到父母贍養時,父母在飲食上也會盡量考慮爺爺奶奶的喜好。因此,如果從 " 養 " 的角度來看,父母一輩應該是做得很不錯的。
但是,除了物質上的 " 養 " 之外,老年人還有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尤其是對于我爺爺而言,當他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難以從與外界的交往中獲得時,他對于子女的情感需求就更為強烈。但是,爺爺和父母這兩代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整體是不順暢的。這種不順暢有兩個原因:
一是沒時間交流。正如我在上文所言,父母一輩大多還處于支持子代家庭再生產的關鍵時期,他們要麼還在參與勞動力市場獲取收入,要麼在幫助子女帶小孩或料理家務,因此對老年人大多只能盡到基本的養的層面,對老年人的其他需求則相對忽視。
二是不知道該怎麼交流。雖然爺爺奶奶對子女有情感需求,但是爺爺奶奶和父母一輩似乎又總是說不到一塊去,例如,爺爺經常和小叔叔說不到幾句話就會吵起來。這兩代人之間難以達到有效的情感交流,既有雙方性格的原因,也有結構性的原因,即爺爺奶奶仍然是秉持着傳統大家長的作風,希望在任何事情上子女都要聽自己的,而父母一輩就很看不慣爺爺奶奶這種作風,因此經常就會說着說着就吵起來。
因此,這兩代人之間的代際關系是比較生硬的,生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情感的潤滑。相較而言,爺爺奶奶和孫輩之間的情感交流則更為順暢,他們在孫輩面前不會展現出太強的大家長作風,但是,年輕的孫輩大多忙于工作,平常也很少有時間陪伴爺爺奶奶。
三
爺爺的晚年生活狀态有其特殊性,但也反映了農村老年人在養老過程中的諸多共性。實際上,對于大部分農村老年人而言,物質層面的 " 養 " 都不是大問題,但是如何回應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和交往需求?如何真正走進他們的内心?确實是一個共性的社會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大問題。結合筆者在家鄉的觀察以及在其餘農村的調研來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應老年人的上述需求。
一是在村莊社會中提供一個可供老年人交往的空間,延緩老年人社會性死亡的時間。社會性死亡主要是指老年人逐漸從村莊公共空間以及社會交往中退出,村莊裡似乎已經沒有這個人存在了。在鄉村社會中,老年人往往是 " 社會性死亡 " 早于 " 生理性死亡 ",二者之間的時間差可能較長,也可能較短,這主要取決于村莊社會的尊老氛圍。村莊内部的尊老氛圍越濃,二者之間的時間差就越短,也即老年人社會性死亡的時間越遲;村莊内部的尊老氛圍越差,二者之間的時間差就越短,老年人社會性死亡的時間就越早。
整體來看,當前鄉村社會中老年人的社會性死亡時間在提前,這體現在老年人日益被壓縮的社會交往空間。鄉村社會中老年人的社會交往很多時候都是受排斥的,比如去别人家串門不受歡迎,被年輕人嫌棄。老年人大多也非常 " 自覺 ",到了一定年齡之後一般就不再外出,以免給别人添亂。一般來說,在社會性死亡之後,老年人的生活狀态就不太好,他們不是在積極地過日子,而更多地是在混日子。
因此,社會交往對老年人來說非常重要,有社會交往的老年人和沒有社會交往的老年人,其精神狀态完全不一樣。這一點從我二爺爺與爺爺的對比可以看出,二爺爺給人的感覺是神采奕奕,而爺爺給人的感覺則是愁眉苦臉。我二爺爺是一個 " 社牛 ",喜歡交朋友,因此即使搬到城裡之後也很快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每天都精神狀态飽滿,戴着漁夫帽,提着保溫杯,吃完飯就出去玩,去茶館或者公園散步,找老夥計聊天。
因此,要積極去回應老年人的社會交往需求,有社會交往,老年人的情感才有可以釋放的空間,其精神狀态也必然會更好。在鄉村社會中,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回應老年人的社交需求:一是營造尊老敬老的村莊文化氛圍,在村莊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間中不排斥老年人。二是建設可供老年人閒暇和交往的物理空間,讓老年人有一個可以随時聚集的地方,聊聊天,拉拉家常,講講心裡話,這對于農村老年人來說無比重要。例如,在村莊裡建老年人協會就非常有意義。
二是要讓老年人有事可做。讓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有事可做,而不是完全閒下來,這對于老年人的精神狀态也非常重要。老年人其實最怕閒下來,閒下來一是無聊,二是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就容易胡思亂想,如果加上社會交往受限,精神狀态就容易出問題。在鄉村社會中,讓老年人有事可做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和土地結合起來,只要可以有一點土地可種,生活就有節奏感,也有價值感。在此意義上,不剝奪農村老年人的種地權利就非常重要。因此,農業相關的政策設計一定要考慮到土地對于農村老年人的意義,要讓農村老年人有地可種。
三是家庭對老年人情感需求的積極回應。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家庭在養老中的意義是無可替代的,大部分農村老年人仍然要依托家庭養老。随着農民收入水平的整體提高,家庭對老年人的物質供養層面基本不存在問題,但在情感反饋層面仍然不足。
實際上,當前農民家庭對老年人情感反饋不足有兩個原因:一是家庭中的青壯年被高度卷入家庭發展的壓力之中,家庭資源和家庭成員的時間精力都主要是向下聚焦,由此導致對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忽視;二是與中國的家庭文化有關,中國的家庭文化中 " 情感 " 是相對隐秘的,尤其是對于當前的老年一代和中年一代來說,相互之間的情感溝通并不順暢,或者說,這兩代人之間仍然不習慣于情感交流。
基于此,如何從政策上釋放農民家庭發展壓力,引導家庭成員之間積極交流,讓家庭積極回應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讓家庭成為老年人的情感港灣,是一個仍然值得探索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