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全方面吊打特斯拉?這品牌新車即将入華 還挖角前蔚來高管!,歡迎閱讀。
說到新能源市場,當大家都在将目光聚焦在國内各大自主品牌之間的互相争鬥時,又有多少人會注意到,其實海外的一些初創品牌也正在瞄準中國這個規模巨大的市場?
比如在豪華純電動車領網域,一家名為 Lucid Motor 的公司就很值得關注,因為至 2023 年初以來,有關它計劃進入中國市場的消息就接連傳出。
根據 Lucid Motor 的 CEO Peter Rawlinson 在接受外媒采訪時所說的内容,這家新勢力車企将在未來于中國建廠,并且聘請了曾任職于蔚來的朱江負責中國市場業務。
Lucid Motor 的引進,看起來是板上釘釘了。
不過估計很多讀者朋友都會問:這 Lucid Motor 到底是個什麼品牌?他們造的又是什麼車?真能在自主品牌如此強勢的中國新能源市場分到一杯羹?
要解答這個問題,咱們應該先從這個品牌本身開始了解。
Lucid Motor,是一家最早于 2007 年創立的美國電動車制造商,早期主要業務是制造車用電池和動力系統部件(如電機),後來于 2016 年定下制造高性能豪華純電動車的目标,正式成為新能源初創造車企業之一。
2021 年,Lucid Motor 旗下首款量產車 Lucid Air 正式投產,并且于同年 10 月正式開始交付,在海外被視為高端純電動車市場的領先產品,同時也是特斯拉最有力的競争者之一。
而 Lucid Air 一旦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它将要銷售的首款車型也必定是 Lucid Air,畢竟這是他們目前僅有的量產產品。
然而,這款純電大轎車的實力可不容小觑。
首先,Lucid Air 定位為中大型豪華轎車,在尺寸與技術規格方面與特斯拉 Model S 完全看齊。
4975mm 長、1939mm 寬、2960mm 軸距與最新的 Model S 相當接近(5021mm 長、1987mm 寬、軸距 2960mm),同樣采用非常簡潔的造型設計風格,通過流暢圓潤的形面實現低風阻的效果,以光滑的封閉式前臉營造科技觀感。
而 Lucid Air 更顯四平八穩的設計理念又給它帶來了特斯拉 Model S 所不具備的穩重感,而更多的鍍鉻飾條也在細節上展現出更經典的美式豪華風範。
而在車廂之中,Lucid Air 的内飾造型設計與包覆工藝看似也能處于明顯勝過特斯拉 Model S 的水平,而由三塊螢幕組成的三聯屏多媒體系統非常反潮流地将信息展示的重心集中于駕駛者一側,配合中控台下方傾斜布置的一塊多功能觸控大屏,Lucid Air 對于駕駛者體驗的重視可見一斑。
不過,設計與做工用料尚且只是表象,要論表面功夫,能夠做得比 Lucid Air 優秀的車型并不罕見,而智能化體驗恐怕也還是自主品牌更勝一籌。
Lucid Air 真正的實力優勢,實際上集中于車身之内的三電技術。
據了解,這款中大型豪華純電轎車采用的是 924V 高壓電氣架構,在這個 800V 架構尚且還未被普遍使用的階段,924V 架構本身就已經為 Lucid Air 帶來了包括但不限于充電速度、動力輸出、能耗等多方面的優勢。
比如峰值功率高達 351kW 的超級快充技術,只需 12 分鍾,就能補充 200 英裡(約合 320km)續航裡程,一旦能在國内市場落地,它馬上就會成為行業天花板級的存在。
此外,Lucid Air 還可提供容量最大可達 118kWh 的電池組,最長續航能力可達 516 英裡,約合 825.6km。
這可是在最為嚴苛的 EPA 标準下測試得出的結果,如果換成 CLTC 标準或 WLTC 标準,續航數據突破 1000km 恐怕也是輕輕松松的事情。
雖然搭載上百 kWh 容量電池組的車型如今不算罕見,但能将續航也同步提升至這個驚人水平的車型卻幾乎沒有。
當然,這種驚人的續航能力不止得益于巨大的電池容量和高壓電氣架構,更需要一套高效的電驅硬體作支持。
在一台頂配的 Lucid Air 車内,共裝有三台驅動電機,單台電機輸出最大功率可以超過 670 匹馬力,而其驚人的一體化、小型化設計,使得這些電機每台只有 163 磅(約合 73.87kg)的重量。
這意味着這台裝載着 118kWh 電池組,擁有三台電機,綜合輸出功率高達 1126 匹馬力,0-100km/h 加速成績能夠做到 2 秒級的中大型轎車,整車重量僅 2.3 噸出頭。
對于純電動車來說,輕量化就是增強續航能力的關鍵。
再者,由于其電驅硬體做到了全面小型化,因此動力裝置對空間的占用也壓縮到了極致,為 Lucid Air 帶來了乘坐空間方面的額外優勢。
由此可見,從三電技術層面,Lucid Air 的實力即便是在新勢力面前也是具有優勢的,起碼在續航裡程這方面,它的表現就已經搖搖領先了。
不過,作為一款定位高端市場的車型,Lucid Air 的售價并不親民;過千匹馬力的性能和超過 800km 的 EPA 續航裡程意味着 13.8-24.9 萬美元(折合人民币約 98.99-178.62 萬)的高昂價格,目前這樣的百萬級純電車型在國内的市場規模仍然不大。
但同樣搭載 924V 架構,同樣支持 12 分鍾補充 320km 續航,同樣具有小型化電機和扎實的 656-680km EPA 續航的入門版本車型,售價 " 只需 "8.74-10.74 萬美元(折合人民币約 62.70-77.04 萬),結合其空間優勢和技術優勢,一旦以國產的方式在國内市場銷售,恐怕會對以高合為代表的一些高端自主電動車型帶來不少的壓力。
不過有競争就有推動發展的動力,當年的特斯拉加快推動了很多自主品牌的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發展,要是 Lucid Motor 的到來也能進一步推動自主品牌電驅硬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稱得上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