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多地提及超長特别國債,市場期待增量财政工具,歡迎閱讀。
财聯社 1 月 17 日訊(編輯 劉晨)今日統計局公布 2023 年 GDP 增長率為 5.2%,經濟學家表示,2024 年 GDP 增速有望維持在 5%,廣義預算赤字率或将達到 7.7%。為助力提升地方财力,促進經濟增長,财聯社梳理,去年 12 月以來,多地提及儲備超長特别國債項目,而項目重點與去年 10 億的萬億特别國債不盡相同,機構分析師表示,大概率會推出此類增量财政工具。
廣義赤字預計 7.7%,多地提及超長特别國債
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發文稱,初步核算,全年國内生產總值 1260582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5.2%。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丁真在期刊《中國貨币市場》中提出,2024 年經濟增長目标會維持在 5% 左右。财政政策會适度加力,預計 2024 年官方預算赤字會超過 GDP 的 3%,廣義預算赤字率會達到 7.7%(約 10.3 萬億),而且赤字可能更多地通過發行中央國債來彌補。
據業内消息稱,昨日市場盛傳下半年将發行萬億超長特别國債,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儲備項目。交易員對财聯社表示,該傳聞昨日引起了債市收益率尾盤的快速拉升,幅度約有 1bp 左右,但很快回落。
平安證券固收首席劉璐統計,1998 年 -2023 年我國共發行 7.3 萬億特别國債,其中超長國債占比 15.5%。分别是 1998 年注資四大行的 2700 億元(期限 30 年)和 2007 年注資中投公司的 8538.3 億元(期限 15 年)。
财聯社梳理去年 12 月開始有不少地方政府的會議和公開檔案涉及到了關于超長期特别國債的表述。例如:
去年 12 月 19 日,浙江省發改委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 ( 征求意見稿 ) 》通知提到 : 向上争取資金支持。争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增發國債、超長期特别國債等資金對重大項目的支持,争取中央預算内投資不少于 60 億元,全省投放政策性開發性銀行中長期項目貸款 1600 億元左右。
2024 年 1 月 2 日河北滄州東光縣發改局召開會議傳達了省發改委《關于提前做好超長期特别國債重大項目謀劃儲備有關工作的通知》精神,并提到 " 發改局已梳理 16 個超長期國債項目,總投資 13.36 億元,其中已完成審批手續的項目共 8 個,總投資 9.66 億元;謀劃項目 8 個,總投資 3.7 億元 "。
1 月 15 日,商丘市經濟運行和重大項目調度會召開,會議強調,要抓好項目謀劃,緊盯地方政府專項債、超長期特别國債、中央預算内投資等資金投放領網域,前瞻性謀劃儲備一批投資前景廣、效益好、帶動性強、契合商丘發展實際的大項目、好項目。
地方财力有待補充,市場預期超長期限國債推出
财聯社記者從多位地方投融資人士處了解到,近期地方正謀劃儲備超長期特别國債項目,支持方向為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領網域。
而去年 10 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國務院增發國債和 2023 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明确增發的 1 萬億元特别國債,重點用于 8 大領網域:災後恢復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标準農田建設。
劉璐表示,近期多地政府披露超長期特别國債的相關信息。超長期限特别國債大概率是增量财政工具,區别于 23 年 10 月确定的 1 萬億增發國債。24 年賣地收入預計仍明顯低于歷史峰值,因此國家也有必要通過中央政府加杠杆的辦法繼續支持地方政府。超長期特别國債能使地方政府财力得到補充,而且一攬子化債政策在 24 年仍能繼續發揮作用。
财聯社注意到,今年地方政府債一季度計劃發行額顯著低于 2023 年一季度。根據企業預警通的數據整理,2023 年全國地方政府債一季度發行計劃約為 22377.69 億,而今年一季度披露的發行計劃約為 16877.84 億,環比下降約 5500 億。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指出,從一季度各省目前公布的新增債券發行計劃來看,專項債規模較去年有所降低,其中不乏大多數地方的申報項目難以滿足專項債的預期收益要求。而超長國債在項目審批和發行使用上更加靈活,更加注重長期綜合社會回報率。
章俊還提到相較于普通國債,超長期債券能夠緩解中短期的償債壓力,以時間換空解決經濟發展和地方債務的不平衡。如果今年新增特别國債在 1.2 萬億以下,财政債務融資對資金造成的壓力不會大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