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100萬存1天要貼180元!銀行員工攬儲靠“網購”?,歡迎閱讀。
中新經緯 8 月 11 日電 ( 周奕航 ) " 我絕對想不到,有一天我居然要貼錢上班。"在北京市某股份制銀行工作一年多的劉博 ( 化名 ) 是一名客戶經理,他的日常是向客戶推銷理财產品、基金、保險產品,并接受銀行嚴格的考核制度。" 所有任務中,我最頭痛的就是銀行布置的攬儲任務。" 劉博如是說。
"6 月底我花了大幾千塊找中介買存款,總算達到了行裡的 800 萬存款要求。但沒想到第三季度還要拉 2000 萬存款,感覺自己就是個大冤種。"
攬儲難倒銀行人
" 生命不息,任務不止。銀行的小夥伴,苦存款久矣。沒辦法,誰讓這是我們的工作呢。" 劉博感嘆道。
事實上,許多銀行的一線員工都難逃被 " 存款任務 " 支配的命運。無論是國有四大行、股份制銀行、農商行亦或是信用社,都會在不同時點向員工下達或大或小的攬儲指标。于是,在每一個季度尾、年度末,都是銀行人最緊張的時刻——他們盤點人脈、尋找資源,忙得不亦樂乎。
" 銀行人都是老演員了。" 談及季度末年末的攬儲任務,某國有大行客戶經理松松 ( 化名 ) 說:" 時點衝刺拉來的存款,全都是當天轉進來放幾天再轉走的,最可氣的是每個季度都得演一次。"
與劉博、松松相比,今年 32 歲的阿星 ( 化名 ) 對待攬儲的态度從容許多。" 我是銀行老員工了,手裡積累了一些靠譜的資源,能夠緩解一部分壓力。但這兩年情況有所不同,存款利息下調,大家開展工作難度也直線上升。即便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仍會有些時候,壓力大到想喊‘救命’。"
從目前情況來看,各家銀行向員工下達的攬儲指令有所不同——有的銀行以季度為部門,要求員工在季度内完成千萬級别的存款指标;有的則縮短時間線,要求員工每個月至少完成一百萬元以上的攬儲任務。
在這樣的背景下,攬儲牽動着許多銀行人敏感的神經。
至于無法完成攬儲任務會產生的後果,某股份制銀行北京某網點員工小月 ( 化名 ) 向中新經緯表示,銀行會将任務完成情況與員工的績效直接關聯。有的銀行直接扣掉績效工資,但她所在的銀行實行 " 積分制 ",如無法完成任務扣當月積分,後續将影響員工的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
" 下達存款任務的時點取決于銀行什麼時候缺少這筆存款。" 小月補充道,比如上個季度缺少存款,下達攬儲任務專項就會與員工的積分勾連。" 大家都膽戰心驚,因為一旦網點業績不好,後續所有人就要集體加班,上個月就是,每天晚八點才能下班。"
" 五點半下班純粹是大家對銀行的誤解,我們只是五點半後不對外營業而已。"小月稱,晚上五點半到八點之間,她和同事們要一直打電話聯系客戶,推薦產品。" 給客戶打電話時,有人不接,有人在地鐵上,有人在開車,有人在做飯,還有人在帶娃……只有我們在拉存款和賣產品。"
畢業後成為一名 " 銀行萌新 " 的池钰 ( 化名 ) ,回憶起自己初入銀行的場景時,用 " 一腔熱血 " 四個字來形容。" 當時我們一共有 5 個小夥伴,現在就只剩下我一個了。她們離開的原因,無非就是每天要面對與預期不符的工作内容、苛刻的考核制度,偶爾還要面對難纏的客戶。"
如今的松松,也被日復一日的攬儲等工作任務磨平了棱角。在此之前,松松最大的愛好就是旅行和拍照,但現在的她,休閒活動少之又少," 有時間只想在家裡休息睡覺 "。
" 貼錢 " 上班?
當銀行員工還在為繁重的攬儲任務發愁時,社交、網購平台悄然興起 " 存款推廣中介 "。
來源:電商平台
所謂 " 存款推廣中介 ",實際就是對接存款資金買賣方的 " 黃牛 "。他們遊走于銀行和客戶之間,協助完成各類指标之餘,尋找套利機會并獲取相應的傭金。而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壓力之下,有的銀行員工選擇通過 " 存款中介 ",自掏腰包完成名目繁多的業績指标。
在小紅書、淘寶、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有大量的網帖與 " 存款衝量 "" 攬儲 " 有關。在某電商平台上,中新經緯以 " 存款任務 " 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有店鋪產品月銷量達到了 60 件以上。
有銀行員工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發布存款需求的帖子後,有多名中介主動找來詢問待完成指标要求,甚至在評論區上演了一出 " 競價 " 戲碼。貨比三家後,她最終選擇了一個時間合适、傭金可接受的中介,趕在月底前完成了攬儲指标。
來源:小紅書
中新經緯以銀行員工的身份咨詢了多名存款中介。整個過程中,中介在确認購買者所在銀行、需要存款數量以及存款進出時間後,會更新實時報價。雙方達成一致後,購買者将銀行工号發給中介,中介會在約定時間内完成入金,最後由購買者支付尾款。
關于具體的報價情況,中新經緯以 "500 萬元 ""8 月 15 日存入 "" 一個月時間後轉出 " 為前提條件,不同中介給出的報價有所不同。" 存一個月整,每天萬 1.8,也就是存入一萬元,每天收費 1.8 元,一個月共 1.8*500*30=27000 元,你是新客戶,我再給你便宜 500 元。" 其中一名中介表示。
除此之外,也有中介開出了 " 萬 1.6 一天 "" 萬 1.3 一天 " 的價格。為了打消顧慮,上述中介解釋稱,現在這個時點價格便宜,适合入手。通常月底、季度末和年末的存款衝量價格很高,今年 6 月底 " 萬 8 一天 " 的價格,有很多人搶着要。
至于存款衝量的操作是否存在風險,另一名中介花花 ( 化名 ) 表示,一般是通過網開二類電子賬戶存入,銀行員工負責提供二維碼或網點機構名稱。" 确保業績算在你頭上,我們來找資金存款,完成後你再付款就行。我們會根據資金的額度分散幾個人去開戶,一年内絕不銷戶。" 花花再三保證。
對于 " 自掏腰包買存款 " 的現象,有銀行員工表示,這雖然不是一個長久之計,但很多時候确實能解燃眉之急。她曾經花 800 元衝了 100 萬存款,但如果不能完成任務,罰金至少要一千多元。相比之下,她覺得這筆買賣不算虧。
也有人對該行為嗤之以鼻。" 銀行每月基本工資四五千,算上各種補貼,到手最多一萬出頭。月末還要買個存款花個幾百幾千,我到底圖點啥?"
一位不願具名的城商行員工向中新經緯表示,雖然各銀行在 " 拉存款 " 的過程中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但實際情況就是,存款在各支行與營業網點之間分布并不均衡。具體而言," 存款搬家 " 的現象時有發生,所以對于各銀行來說,守住存量存款的同時,還要努力去 " 挖 " 别人牆腳。
對此,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中新經緯表示,銀行員工完不成任務,靠網購衝業績屬于違規行為。對于銀行來說,通過這種方式買來的 " 客戶 " 質量較低,沒什麼實際意義。除此之外,對于被 " 買 " 的客戶來說,将大量身份證号碼、手機号碼等提供給第三方,很容易洩露個人信息。當然,銀行總行給基層機構和員工下達任務要科學合理,否則就會導致員工行為異化跑偏。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層面也一直要求商業銀行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從根源上約束存款 " 衝時點 " 行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近年來,因違規設立時點性存款規模指标或績效考核不合理導致部分基層網點存款 " 衝時點 " 等違規行為,包括浙江浦江農村商業銀行、青海化隆農村商業銀行在内的多家銀行,均收到過罰單。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周奕航:[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羅琨
作者:郭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