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車圈往哪“卷”?“胖頭魚”看破也點破!,歡迎閱讀。
" 價格戰你不打的話,就‘打烊’了;大家都‘卷’你不‘卷’的話,就卷被鋪走人。"
面對汽車行業今年以來打得如火如荼的價格戰以及競争愈發激烈的市場形勢," 胖頭魚 " 又一次抛出了 " 金句 "。
在剛剛過去的第 27 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車展前夕,包括功夫汽車在内等多家華南媒體,與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俞經民進行了一次深度 " 交流 "。
交流會上,這位在車圈自稱 " 胖頭魚 " 的職業經理人,表現還是那麼風趣,說話還是那麼直接,見解還是那麼獨到。從行業現狀聊到燃油車的發展,再到新能源汽車格局的變化," 胖頭魚 " 都能滔滔不絕地跟你說上半天。
不過,他這次的重點,更多還是圍繞着上汽大眾剛剛推出的朗逸新銳,以及公司整個 ID. 車型家族的發展。
最近,憑借朗逸新銳上市,上汽大眾可以說在 10 萬元的燃油車市場掀起了一場對電動車的 " 反擊戰 "。
" 朗逸新銳作為大眾品牌 10 萬級的入門車型,是我們相比競品在同價位段提供的更有性價比的選擇,這就是朗逸新銳推出的目的。" 俞經民說道。
事實上,這款國民家轎這次 9.999 萬元的起售價,背後有着不少故事。
" 為了朗逸新銳的‘ 90 塊錢’,我足足跟德方争了有 3 個月。" 俞經民突然認真地說到,這次為了給朗逸新銳來一個有誠意的定價,自己其實背後跟德國方面的高層有着不少的 " 争辯 " ——畢竟在眼下這個卷成 " 花卷 " 的市場上,上汽大眾必須拿出更大的魄力來迎戰。
" 絕對便宜與性價比是兩個概念。适銷對路才是覓得增量的關鍵。" 在這位 " 老營銷人 " 看來,價格戰不可持續,企業還是要做好品牌,将價值持續給到用戶才是關鍵。
1
10 萬元的朗逸新銳
到底能為用戶帶來什麼?
在本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車展上,朗逸新銳與途昂 X 一起成為了上汽大眾展台的 "C 位 " 擔當。而對于剛剛才推出的 " 國民家轎 " 朗逸新銳,俞經民則是抱有不少的期待。
對于 9.999 萬元這個起售價,俞經民表示當時歷經一番 " 周折 " 才能與德方達成一致。
在外界普遍看來,朗逸新銳 9.999 萬元的起售價,看上去有 " 殺傷力 " 的同時,似乎也有着另一重在 " 含義 " ——畢竟這打破了歷代朗逸上市價格的 " 最低點 "。
顯然,對于起售價低于 "10 萬元 " 這個朗逸家族 " 價格基線 " 的操作,德國大眾多少還有點 " 猶豫不決 "。但在俞經民看來,眼下已卷成 " 花卷 " 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汽大眾必須在定價上展現出頭部合資車企的誠意和魄力。
" 對于用戶來說不僅僅是要便宜,市場經濟就是品牌,品牌化的商品一定要有性價比,但不是買最低價。"俞經民認為,朗逸新銳的新定價并不會損害家族品牌的定位,相反,這更加能突出新車在 10 萬元這一價格區間的競争力。
" 你要想,現在 10 萬元的電動車能給用戶什麼配置?我們 10 萬元的朗逸新銳又能給消費者帶來什麼配置。"
在俞經民看來,更換了 MQB 平台的朗逸新銳,不僅擁有更潮流的前臉與顏色," 高得房率 " 的内部設計更确保着寬适乘坐空間。
除此之外,朗逸新銳在科技配置上更是一樣不漏。标配 8 英寸全液晶數字儀表 +8 英寸多點觸控屏、無鑰匙進入 & 一鍵啟動、倒車影像、數字式泊車雷達、電動防夾天窗……可以說在 10 萬級的價位,朗逸新銳的產品競争力是越級般的存在。
" 朗逸新銳上市我們也提供了‘保值回購’政策。在兩三年回購後,用戶還能繼續買新車,享受質保、分期付款以及新一輪的‘保值回購’政策,這也是我們為用戶帶來的價值。"
俞經民透露,未來等二手車業務真正做起來的時候,在 10 萬元以下的細分市場,上汽大眾或許就不會再做了,而是交給二手車來填補。
" 我們的思路很開放,我們認為将二手車與新車放在同一個展廳售賣,并不會影響我們的新車的銷量,而是能夠更好地留住我們的消費者,也給予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俞經民指出,經銷商在上汽大眾的網絡中做二手車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帶來優質的次新車。
他認為,如果對經銷商銷售、售後、二手車業務進行融合,利用好上汽大眾 APP 超過 1200 萬的用戶體量一同聯動,将更有利于上汽大眾主動開展保值回購業務,讓品牌持續把價值給到用戶。
2
" 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遠遠還沒到固化的時候 "
除了朗逸新銳之外,上汽大眾全新高端純電轎車概念車 ID.Next 也首次亮相華南,在車展展台上引起了不少年輕觀眾圍觀。
"ID.Next 從造型到智能化、空間、駕乘體驗都擁有大眾品牌獨有的優勢。" 俞經民表示,如今各大城市的交通越來越堵,這事實上也對車子的駕乘體驗有着更高的要求。" 高速同時也越建越多,未來消費者對駕控也應該是越來越關注。"
為此,在 ID.Next 概念車身上,我們不僅窺見上汽大眾邁向純電下一步的 Premium 态度,更多還看到上汽大眾對未來出行的思考。
截至目前,上汽大眾 ID. 純電系列累計銷量已突破 13 萬輛。雖然體量方面位居合資電動品牌第一,但面對包括中國品牌、新勢力車企在内,上汽大眾仍需進一步提升在中國新能源市場上的 " 聲量 "。
" 目前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遠遠還未固化,對合資品牌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做品牌的護城河,形成品牌認知和客群,以及優化服務網絡、持續為用戶兌現品牌服務。" 俞經民對功夫汽車表示。
事實上,ID. 系列作為上汽大眾面對未來的 " 抓手 ",上汽大眾對其一直都是不計成本地投入。
俞經民舉例稱,關于 ID. 的突破,上汽大眾不僅在品牌上找來了吳磊代言 ID. 純電家族,還推出了 ID.Man 的 IP.,将 ID. 進行了 IP. 化;另外,上汽大眾此前還推出了寶可夢的聯名限量卡牌,力求破圈。
" 在渠道上,目前上汽大眾已有 200 家左右的 ID.Store,在質量上、布局上也在進行持續優化;而產品上,我們有很強的滾動規劃能力,會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及時調整。" 俞經民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專注純電車型的發展,上汽大眾對于 PHEV 更是堅定不移地要做。
" 在 PHEV 方面,上汽大眾儲備是有的,而且合資企業的身份也讓我們能夠更好、更快地把中國汽車工業的能量與我們品牌的敏捷度結合起來并發揮作用。" 俞經民進一步指出。
3
功夫拍案
" 價格戰誰都不願意看到,‘卷’要卷出正确的方向。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投入。"
在 " 胖頭魚 " 看來,價格戰不可持續,企業還是要做好品牌,品牌是所有企業内裡的外化,是日積月累而成的。企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兌現對用戶的承諾。
正如在本屆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 " 油電并舉,服務更新 " 的上汽大眾那樣,始終聚焦用戶所思所想,從產品力、品牌力、服務力上多方發力,持續把價值給予用戶。
點擊圖片,直接看往期精選文章
▼
歡迎點擊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