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雙11美妝大戰,外資品牌又回來了,歡迎閱讀。
文 | 驚蟄研究所,作者 | 成昱
每年的雙 11, 不僅是消費者們的購物狂歡節,更是各大品牌的年底大考,而各個電商平台上的銷售榜單就是最直觀的成績單。
近幾年,在競争激烈的美妝市場上,國貨美妝品牌持續增長、相繼上榜,展現出不遜的實力。今年雙 11 期間公眾号 " 天貓大美妝 " 發布的多個成交排行榜上,國貨品牌珀萊雅更是超越巴黎歐萊雅、雅詩蘭黛、蘭蔻等眾多國際大牌位居榜首。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天貓、抖音等平台的雙 11 美妝累計成交榜上,外資品牌持續發力,上榜數量逐漸增多,将不少國貨品牌擠出榜單之外。在國貨品牌強勢崛起的背景下,外資品牌在今年雙 11 能夠 " 背水一戰 ",扭轉格局嗎?逐漸放下身段的國際大牌還能俘獲年輕消費者的青睐嗎?
強勢霸榜,外資美妝集體 " 反攻 "
在這個号稱史上最早、最卷的雙 11 裡,美妝行業的整體銷售表現相當強勁。根據多個電商平台公布的數據,截至目前,今年雙 11 期間美妝行業的銷售額預計超過 600 億元。從具體品牌銷售情況來看,國貨品牌如珀萊雅、可復美等表現相當亮眼。
今年淘寶天貓的雙 11 活動在 10 月 14 日拉開了帷幕,開售 4 小時内,多個美妝品牌銷售額破億,其中包括珀萊雅、可復美、優時顏等國内品牌,以及歐萊雅、蘭蔻等國際品牌。
根據 " 天貓大美妝 " 公布的 " 預售首日成交榜 ",天貓雙 11 活動預售首日周期内成交額 TOP20 中,珀萊雅居首,國產品牌可復美、優時顏、薇諾娜、歐詩漫分别位列第 4、第 7、第 10 和第 15 名。海外品牌方面,歐萊雅集團旗下的巴黎歐萊雅、修麗可、蘭蔻、理膚泉、赫蓮娜、科顏氏、聖羅蘭紛紛上榜,共占 7 個席位,比去年還要新增 2 個。
對比去年同期預售榜單中,銷量排行 TOP20 品牌内,國貨品牌與外資品牌各占 10 個,勢均力敵,今年外資品牌上榜數量達到 15 個,回歸到 2022 年同期的相等水平。
随着活動日程的推移,累計成交榜 TOP20 的排名情況也在不斷變化。根據天貓平台 10 月 21 日 -11 月 3 日的累計成交榜,國貨品牌修麗可從第 3 名滑落至第 6 名,國產醫美品牌可復美從第 4 名跌至 13 名;歐詩漫已然被擠出榜單之外。另一方面,雅詩蘭黛、海藍之謎等外資品牌排名均有所上升,如昔日位列第 5 的蘭蔻升至第 2,SK- Ⅱ則從第 17 名升至第 8 名。
抖音電商平台上,外資美妝品牌的上榜數量也在持續增加。根據抖音電商雙 11 大促護膚品牌總榜(10 月 8 日 -31 日)顯示,TOP20 裡國貨品牌與國外品牌分别上榜 10 個,平分秋色;另外 TOP10 品牌裡,珀萊雅、韓束、可復美、薇諾娜等 4 個國產品牌上榜,其餘 6 個品牌則為外資品牌,值得一提的是韓系品牌 THE WHOO/ 後、寶潔旗下品牌 SK- Ⅱ均位列前十。
對比去年同期數據,2023 年 10 月抖音美妝排行榜 TOP20 裡,外資品牌上榜數量只有 7 個,到了今年 10 月,上榜數量增加到了 13 個。這也說明了外資品牌也開始注重在興趣電商平台的投入,适度調整營銷策略,注重發力直播帶貨和内容營銷,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10 月美妝排行榜(" 化妝品觀察 " 供圖)
外資品牌在雙 11 期間銷售成績亮眼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長期的品牌效應、多渠道營銷的布局調整,還離不開其靈活的價格策略和促銷優惠。驚蟄研究所了解到,今年雙 11 期間不少海外大牌都在 " 自降身價 ",不僅加大了優惠的力度,贈品上也在持續加碼,例如雅詩蘭黛的黑鑽面霜,購買 50 毫升的正裝產品,贈送 15 毫升面霜、50 毫升精華水、30 毫升潔面還有 5 毫升精華和 5 毫升眼部精華,贈品總容量達 105 毫升。
消費者小周告訴驚蟄研究所," 雙 11 期間很多國際大牌的美妝產品湊單價、到手價低到離譜,購買海外大牌的價格跟買國貨品牌的價格差不多,那麼我為什麼不去買大牌,大牌的供應鏈、研發水平、產品質量确實會更有保證 "。
* 小紅書網友吐槽國產品牌產品價格超過外資品牌
國貨崛起,外資品牌慌了?
盡管今年雙 11 還沒結束,但外資品牌的表現也算得上是可圈可點。然而從整體情況來看,進口化妝品的逐年下滑趨勢、外資品牌業績财報上不斷減緩的增長速度,以及持續縮減的中國市場份額數字等,都是難以被短期銷售榜單所遮蓋的事實。
在今年雙 11 開售前後,各大美妝品牌也相繼發布了 2024 年第三季度業績财報,包括歐萊雅、寶潔、雅詩蘭黛等外資品牌,都将增長放緩或業績虧損的原因歸咎于中國市場的收縮。
歐萊雅集團公布的 2024 年前三季度業績顯示,所有部門均實現增長,但包括中國在内的北亞地區前三季度則出現業績下滑。雅詩蘭黛方面則強調,業績下滑主要受中國大陸消費者消費信心不足、亞洲旅遊零售補貨訂單減少等因素的影響。
根據韓妝巨頭愛茉莉太平洋發布的第三季度财報顯示,Q3 大中華區銷售額 976 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5.05 億元),同比下滑了 34%,而這也是大中華區連續業績下滑的第五個季度。對于銷售額大幅下滑,愛茉莉太平洋将原因歸咎于中國電商渠道交易結構發生變化,以及實體店精簡化等。
另外,由于寶潔旗下 SK- Ⅱ的漲價策略失靈,大中華區業績受到了 SK- Ⅱ品牌銷售額下降和市場收縮的影響。寶潔首席财務官 Andre Schulten 在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中國和中東的業績疲軟,拖累了集團整體業績,其中大中華區有機銷售額同比下降超過 15%。"
創投自媒體 " 後浪 new" 主理人王丹告訴驚蟄研究所," 感覺韓系品牌主打的理念和國内目前主流追求的那些抗老抗氧化之類的需求不太契合。日系品牌的問題在于,很多日系美妝產品的一些招牌特點被國貨完全對标卷了。另外,雖然日系品牌匠人精神很強,但他們對創新的敏銳度不太夠。"
相比之下,國貨美妝市場的增長速度快得像坐上了火箭。根據青眼情報數據顯示,近十年裡,國貨美妝市場規模持續飙升,市場規模從 2014 年的 1318 億元增長至 2023 年的 4018 億元,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13.18%。《2023 年中國化妝品年鑑》顯示,國貨美妝市場份額一舉突破 50.4%,首次超過外資美妝品牌。
美妝博主 " 剛剛 " 告訴驚蟄研究所," 現在的國貨品牌都卷起來了,價格和品質都可圈可點,同樣的原料、同樣的膚感,我為啥不選便宜的呢?另外美妝產品用戶的消費心智也成熟起來,之前國際大牌說啥就是啥,現在用戶都不好騙了 "。
放下身段," 洋品牌 " 們卷土重來
共研產業咨詢發布的《2024-2030 年中國國貨美妝市場全景調研與市場年度調研報告》顯示,超九成的消費者都曾經選購過國貨美妝,其中年輕消費者選擇國產品牌的比例更高,尤其是 00 後群體,幾乎人人都有過國貨美妝的購買經歷。年輕消費者更傾向于支持國貨品牌,主要原因是國貨品牌更了解本土消費者需求,價格更具競争力,且在社交媒體上的營銷更為活躍。
面對中國市場環境的變化,歐萊雅首席執行官葉鴻慕表示," 中國生态系統的情況變得更加具有挑戰性,但我們相信這個市場的未來 "。拜爾斯道夫首席執行官則在電話會議上表示,集團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正在增長,也面臨不小的挑戰," 我們期待‘雙 11 ’,但我們不會像某些競争對手那樣在‘雙 11 ’期間打折,還是希望保護奢侈護膚品牌的調性。"
為了迎合中國市場的本土化需求,外資品牌紛紛放下身段。" 後浪 new" 主理人王丹告訴驚蟄研究所," 國際品牌幾乎全在三季度财報業績會上表達了拿下雙 11 的決心,意圖拯救在中國市場的頹勢,所以這次雙 11 也是做了比較充足的營銷費用預算。另外,有傳聞說雅詩蘭黛旗下某品牌要入駐拼多多,這也反映了一些外資品牌不端着了、不裝了,更貼近中國市場的氛圍。"
有媒體報道稱,在 10 月 24 日前的一周内,共有 970 個美妝品牌在小紅書平台上投入了合計 2.35 億元的推廣費用,其中投資最大的五個品牌中,有四個為外資品牌,即玉蘭油、海藍之謎、歐萊雅和嬌韻詩,僅僅前二名的玉蘭油與海藍之謎的投放成本就超過了 1300 萬元。
除了大量的投放種草,外資品牌也試圖在直播帶貨、短劇營銷等數字化營銷渠道方面下功夫。例如韓系巨頭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品牌 WHOO/ 後,10 月份達人帶貨占比高達 78.89%,登上了今年 10 月抖音美妝排行榜第 5 名,這背後就離不開帶貨達人廣東夫婦所帶來的購買轉化。
關于外資品牌榜單排名的集體上升,有近十年美妝媒體從業經驗的自媒體博主 " 慧主編來了 " 認為,在電商領網域,剛開始都是國貨品牌搶占渠道紅利,得到短暫發展,當平台基礎設施搭建成熟,生态日漸完善之時,也是外資品牌下場收割之時," 畢竟它們财大氣粗,國貨投不動時它們投得動,而且平台也需要國際大牌來撐場面。"
在她看來,今年雙 11 有可能成為美妝品牌格局變化的轉捩點," 我們恐怕又要陷入被外資支配的恐懼中了,外資品牌之所以能降維打擊,核心是因為它們在消費者端建立了深刻的品牌烙印,當折扣給到足夠低,買正送正,消費者還是扛不住這樣的品牌誘惑。"
但美妝博主 " 剛剛 " 有不一樣的看法,她告訴驚蟄研究所," 目前公布出來的榜單還不是全階段的,等到完全結束那天,榜首應該也還是珀萊雅。從去年開始,國貨品牌市場份額就超過國際美妝,在我看來,國貨品牌銷量情況越來越好,雙 11 這種短期榜的參考價值不是很大,國貨品牌日常的一個促銷活動就能把銷量數據拉上去了 "。
在美妝直播電商相關行業有五年從業經驗的筷筷向驚蟄研究所解釋到," 雙 11 這個節點比較特殊,國際大牌的銷售額比較高也很正常,一方面國際大牌的產品客單價更高,容易拉高 GMV,另一方面,直播電商的主播也更願意在雙 11 這個分秒必争的時刻,帶貨國際大牌產品。因為國際大牌的 A3(種草人群)和 A5(復購人群)更多,下單鏈路比較短,而其他中小品牌從種草到下單之間的鏈路太長了,不适合雙 11 的快節奏。"
在筷筷看來,雖然現在直播電商銷售榜上的外資品牌居多,但雙 11 過去以後,很有可能還是回歸正常,因為 " 對于直播帶貨的主播來說,還是想要賺錢的,國内品牌實在給得太多了,一般情況來看,海外品牌的傭金率大概在 5-20%,但國内品牌大概在 40-60%,有一些國貨還會設定階梯制,比如說月銷量破百萬的話,傭金率就越高 "。
筷筷還告訴驚蟄研究所," 前幾年海外品牌最開始對直播電商不屑一顧,他們的資金投放更多是放在廣告經費上。但是目前興趣電商平台所發揮的作用占據了品牌運營和銷售中重要的一環。"
從消費者的視角來看,随着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自信的覺醒,年輕消費者不再迷信國際大牌,國貨美妝品牌迎來了茁壯成長的良好機遇。但外資品牌也并非沒有扭轉态勢的機會。如何迎合消費者偏好變化,調整營銷策略,兼顧產品力和品牌力,這是外資品牌和國貨品牌都面臨的重要命題。
* 文中小周、剛剛、筷筷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