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阿雅:再見了,大S!,歡迎閱讀。
她注入生命以養分,讓 " 阿雅 ",沉澱為 " 柳翰雅 "。
台灣 ME TOO 如火如荼。
無數好男人,被陸續扒下 " 底褲 ",将龌龊與邪惡,盡數暴露于人前。
前有黃子佼。
炎亞綸。
後有陳建州。
同樣地,也有 N 個女星,因主動地、被動地,卷入其中。
有人聲名大損。
有人無辜躺槍。
有人覆水難收。
有人全身而退。
阿雅,是最後一種。
她因黃子佼一番胡言,被頂上風口浪尖。
但發布一道聲明後,流言與攻擊,在她的世界裡,逐漸消停。如今已無人提起。
終究是舍不得傷她太多。
也終究是真誠的人,最終赢得信任。
出道 26 年,她主持過太多綜藝。
化解過太多尴尬。
她聆聽、自貶、熱場、配合所有梗與笑料,她溫柔地捧起他人,看見所有來賓。
後跨界成為制作人,一鳴驚人。
柳翰雅,四十五歲,早已不惑,為己而悅。
可青春時期的她,無法取悅自己。
阿雅在華岡藝校,一直活在美女的光環下。
她加入 " 七仙女 " 姐妹團。團員個個是美女。吳佩慈名媛範兒,大 S 是女王,小 S 是仙女。
如果比美是條食物鏈。
阿雅就位于 " 比美食物鏈 " 的最底層。
人人都笑她 " 變性人 ",醜得連女人性别都不配有。
因為醜,價值無限低,她處處讨好,但讨好來的友情處處透着作弄。
小 S 多次在公開場合渲染阿雅 " 醜 ":
" 我都一直覺得,我們七仙女會讓人家覺得說也沒有很漂亮,就是被阿雅拖垮整個水準。"
那些年,她被嘲臉醜、平胸、死胖子。
阿雅沒有回怼,只無奈表示:
" 我就是悲劇性格的喜劇人。"
連自己都不憐惜,别人只會變本加厲。
當時她們的教室在二樓,很多男生為了耍帥,從二樓窗戶跳下去打球。
大小 S 慫恿阿雅也從二樓跳下去。
" 阿雅,你看那些男生好帥哦,敢從二樓跳下去。阿雅,你敢不敢跳?阿雅,你可以啦。"
本應是玩笑,但阿雅照做了。
跳下去以後,手摔爛了。以為會得到鼓勵,可 " 七仙女 " 假裝沒事兒,趴在桌子上睡覺。
阿雅委屈。但不哭,強忍着淚。
她的 " 有求必應 " 是一場鬧劇。
她的 " 言聽計從 " 只換來笑話一場。
這樣卑微的人,只要有點兒糖,就會覺得很甜。
高三,阿雅爸爸進了急診室,大 S 曾握着爸爸的手說:
" 你這個女兒就交給我了。我來照顧她。"
這復雜的友情,對阿雅來說,可能更多的是感動吧。
因為這點 " 溫暖 ",她原諒了青春裡諸多的 " 戲弄 " 與 " 涼薄 "。
外人看來,這是不對等的關系。
但之于局中人,甘苦自知," 願打願挨 "。
她心甘情願地,以 " 女醜 " 的姿态,充當姐妹團粘合劑。
幫忙大小 S 考試作弊;
為大 S 跑腿買早餐;
替小 S 追帥學長 ……
一邊,當着 " 七仙女 " 小跟班。
一邊,默默争取露臉的機會。
大小 S 出道早,在華岡藝校,人盡皆知。
甚至在台北,也是知名小明星。
阿雅不甘人後。
她放話出去," 什麼都可以演,哪怕是諧星。"
因為能搞笑,敢出醜,豁得出去,人也機靈,經由大小 S 引薦,她獲得了《我猜》外景主持機會。
到深山出外景,
到街頭做外采,
訪問五花八門的藝人,
林林總總,鍛煉了阿雅的即興能力。
她總能在節目氣氛冷下來之際,即興搞怪,完美救場。
後來,她被王偉忠籤為藝人。
并為其制作了《锉冰進行曲》。
一炮而紅。
同年,《壁花小姐》狂攬 30 萬銷售佳績。
那年她 21 歲。
阿雅爆紅了,但因為 " 醜 ",卻招來謾罵:
" 锉冰舞那不是牛糞頭嗎?"
" 她是靠醜來紅的吧!"
" 紅得莫名其妙。"
吳宗憲安慰她:" 醜 " 得獨一無二," 女醜最難得。"
阿雅只有接受這個标籤。
那段時間,阿雅通告滿天飛。
她困于容貌焦慮,也忙碌不已,無暇自我提升。
直至她的爸爸去世,她才覺醒。
2002 年 7 月 6 日下午 1 點 45 分,阿雅接到護士的電話,父親 " 生命迹象滑落,正在搶救。"
腦袋一片空白。
她和姐姐趕往醫院。
下午 3 點 40 分,醫生宣告爸爸死亡。
晴天霹靂。
她懵懵然處理完後事,照常錄節目。像沒事人一樣。
直到某次,在節目現場,忽然情緒決堤。
她哭得無法自制。
傷痛難忍。
錄制中斷。
節目制作人王偉忠安慰:
" 阿雅,你是為了别人的開心而服務。帶着服務的精神完成工作,你的父親會為你驕傲。"
阿雅突然開竅。
她想起爸爸曾說," 你該為自己做點什麼了。"
對呀," 女醜 " 不是她要的。
她想要做自己。
一年後,阿雅做了一個決定。
2006 年,阿雅到美國遊學。
初到異國,人生地不熟。她一個人,開卡車,買家具,動手安裝 ……
沒有人幫忙。
也沒有人相伴。
接到小 S 電話,一句問候,她的眼淚瞬間就湧出。哪怕是揶揄的話:
" 我想和你說,你的英語沒好。"
15 個月的進修,阿雅從一開始的咬牙熬下去,學會了享受。
台灣省忙碌焦慮,遊學卻閒适充實。
阿雅苦練語言,學習戲劇表演;
也交上了朋友,參加派對,積極社交 ……
她在國外深受歡迎," 做完瑜伽課,有個黑人連續七八次說請我喝咖啡。"
與在台灣省相比,這簡直是天差地别。
2007 年,阿雅回台,重返演藝圈。
邀約不斷。
涉足電影圈,出演賀歲喜劇電影《命運呼叫轉移》。
進入話劇圈,參與賴聲川舞台劇《這一夜,womnen 說相聲》。
重返主持界,網友呼籲她與吳宗憲搭檔主持《我猜》。
在《我猜》上,阿雅收斂了搞怪。可控場功力絲毫不減。
" 女醜 " 标籤開始扭轉。
阿雅完成 " 魅力女人 " 的轉變,是在第 43 屆台灣金鍾獎上。
她挽着發髻,穿着黑色露背長裙,低胸深 V。
大玩性感,女人味兒濃。
眾人吃驚。
更令人驚訝的是,她和吳宗憲的《我猜》,獲得了 " 最佳娛樂綜藝節目主持人 " 獎。
給她頒獎的,是伯樂王偉忠。
他把獎送到她的手裡,抱着她:
" 我親愛的女兒,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你做到了。"
全場歡呼,阿雅激動發言,當着吳宗憲的面,以及現場嘉賓,說出憋了十年的話:
" 從觀眾到外景主持到棚内主持,能得這個獎非常開心。"
" 我犧牲也不小。我明明胸部也不小,卻被講得很小;明明自己長得不錯,卻被講得很醜。"
" 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阿雅終于勇敢表達自己。
潰散的信心,也終于一點一點拾起。
摘掉 " 醜角 " 标籤。
阿雅用了十年。
蛻變成 " 女強人 ",也用了将近十年。
2009 年 1 月,阿雅進軍内地。
她依然多栖發展。
主持、唱歌、演戲、舞台劇,一個不落下。
還出了自傳《變形記之找自己》。
蔡康永評價," 我相信阿雅對人生的豁達和韌性,絕對不是那些一碰就碎的洋娃娃比得上的。"
确實如此。
阿雅積攢韌性,十年磨一劍。
如今劍已出鞘,鋒之所指。
她制作的《奇遇人生》于 2018 年 9 月開播。豆瓣評分曾高達 9.2,好評不斷。
節目令觀眾爆笑,還看到了人文關懷。
" 沒有腳本,純靠外界環境擠壓藝人,釋放真實情感。"
節目的爆紅,也讓阿雅也多了一個身份:優秀的制作人。
10 幾年前,她說要做 " 有趣又有内涵的節目 "。
如今,她做到了。
她不僅完成了心中所想。
還感染眾多觀眾。
小 S 也對她徹底改觀。
《奇遇人生》第 1 期,小 S 和阿雅,一起前往非洲,探訪大象孤兒院。
節目裡,小 S 不再搞笑。
而是因覺知生靈的無力,深深共情。
旅行結束時,小 S 流露出對阿雅的羨慕:" 你已經是個女強人,而别人只把我當諧星。"
阿雅抱着她," 這個時代只有一個小 S。"
可是之于我們,這個時代也只有一個阿雅。
只有阿雅,以平視,以凝視,去欣賞她人的美。
此後,她和許多人到訪世界各地。
并在旅行中感悟生命與哲思。
到北極時,她與劉雯同行。
她認為,國際模特的美,是高冷傲嬌。
而劉雯溫暖真誠。
劉雯說," 我的行業看重每個人不同的美,要極具個人特色,想成為别人反而失去競争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展現獨特的自己。"
阿雅恍然大悟。
自我,獨特,才是真正的美。
她記在心裡。
并找到屬于她的自我獨特的底色:溫暖和善。
這種美,同樣獨一無二。
它平和恬淡。
溫暖親切。
不具攻擊性。
也沒有控制感。
她一次次令嘉賓放下戒心,去享受旅程,也享受對話。
有一次。
阿雅想惡作劇周迅。
她把手突然放在周迅面前。但周迅并沒有因害怕而眨眼。
阿雅問," 你怎麼不害怕?"
周迅答," 因為我知道你一定不會傷害我。"
這種信任,就來自阿雅令人安心的特質。
它令人如沐春風。
也令人全然放心。
作為一個主持人,也作為一個人,這是多麼珍稀的品質。
從搞怪鬧騰,到知性溫暖。
從 " 女醜 ",到 " 女強人 "。
阿雅終于找到了生命的定位。
有了底氣,方能 " 為己而悅 "。
也才能 " 為己而勇 "。
她後來去《浪姐》。
初舞台,表演《锉冰進行曲》和《壁花小姐》串燒。
23 年前的 " 舊酒 ",還能 " 撲鼻香 " 嗎?
音樂響起。
舉手投足,熱情洋溢;眉眼神情,成熟美麗。
眾姐姐頓時被感染。
" 舊酒 " 依然有迷香。
加上情商高,共情能力強,怎麼能不迷人心?
寧靜欣賞她。
看到她的舞台,嘴角上揚。
認可她的高情商,能為團隊增色。
欽定她為隊長。
其他姐姐也都喜歡她。
她高票當選隊長。
阿 Sa 說," 一個組合必須要有能講話的人,她就是那個人了。"
對此,阿雅答:" 隊長是服務業,希望能幫你們展現特色。"
此刻她說出的 " 服務 ",與青春期 " 服務 " 姐妹團,大相徑庭。
這次,她是給予的。
不是讨好的。
是被擁護的。
不是被貶低的。
她長袖善舞,在一個個新的舞台上,綻放光芒,俘獲人心。
如今回首,她已從藝 26 年。
多少浮沉動蕩,
多少繁華衰敗。
曾經一起走過來的姐妹團,個個争議纏身。
吳佩慈被嘲笑為生育機器;
大 S 慘烈婚變和輿論大戰;
小 S 身陷家暴 K 藥謠言攻擊流年不利;
範玮琪和 Makiyo 黑料一大堆;
範曉萱已沉默為路人 ......
只有當年最不被看好的阿雅,靠溫暖,融化了嘲笑。
靠智識,不斷更新。
她已識己。
悅己。
愛己。
她注入生命以養分,讓 " 阿雅 ",沉澱為 " 柳翰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