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創始人和股東争鬥、資金凍結,曾拿到超5000萬美元的跨境電商公司疑已停擺,歡迎閱讀。
文|張子怡
編輯|袁斯來 楊軒
近日,36 氪獨家獲悉,亞馬遜品牌收購平台奈百勒(Nebula Brands,下文統稱為奈百勒)因欠薪、裁員等問題已被多名員工提起訴訟;聯合創始人和股東方反目近一年後,公司收購的核心品產品類目銷售額下滑。據多位奈百勒前員工及前高層表示,聯合創始人任慈目前不在大陸地區。
奈百勒成立于 2019 年,是中國第一家且規模最大的亞馬遜品牌收購集團,也是國内唯一一家在聚合商賽道中融資到 A 輪階段以上的企業。
奈百勒曾獲得不少等知名 VC、PE 機構的資金支持,投資方包括基金 L Catterton 和阿布扎比主權财富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Mubadala ) 。L Catterton 為 LVMH 集團、私募股權公司 Catterton 和家族企業 Groupe Arnault 聯合成立的基金,曾投資過寺庫和丸美,而 Mubadala 是 Shein 投資人。
奈百勒的業務模式簡單來說,即為收購亞馬遜平台的頭部店鋪、接手運營、獲得現金流後進而收購下一個品牌。
該業務模式也被稱為品牌聚合 / 收購商, 2018 年底初見端倪,2021 年爆發式增長。根據 Marketplace Pulse 統計顯示,聚合商們 2021 年融資金額達到 123 億美元。
已有多位北京奈百勒前員工告訴 36 氪,在去年 8 月底前後,他們被先後解雇,截至目前都未拿到當年 8 月工資,而為公司墊付的供應商款項、出差費用也被長期拖欠。多位員工已在近日陸續對北京奈百勒提起相關訴訟。
據 36 氪多方了解,奈百勒獲得的部分融資資金都已凍結在銀行,至今未能解綁,這是奈百勒缺乏資金的重要原因。
目前,奈百勒收購的多家店鋪銷量都有下滑情況。以核心 SKU 望遠鏡產品為例,其中一款在亞馬遜美國站的排名從 best seller 跌至 20 名以外。36 氪了解到的信息顯示,以收購價格而言,公司這類產品的回本周期在兩到三年,而這款產品收購時間距今只有一年半。
奈百勒情況直轉而下,只用了一年時間,其停滞主要原因來自股東和聯合創始人任慈的争鬥。
36 氪了解到,奈百勒有三位聯合創始人,任慈負責運作融資事宜。公開資料顯示,任慈是位連續創業者,生于 1994 年,直通倉 CEO。而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中,王彥植負責店鋪收購、運營事務,胡浩負責供應鏈、技術業務。
36 氪獨家獲得的材料顯示,奈百勒的股東方于去年 8 月 23 日發布股東聯合聲明,稱股東方收到多起舉報,反映奈百勒集團的 CEO 任慈及其他管理人員 , 涉嫌從事多項嚴重不當行為 ( 簡稱 " 不當行為 " ) 。股東方收集和固定相關證據後,向任慈及相關責任人員發出律師函,要求其立即辭職、配合調查及采取其它相關補救措施。
在一份由任慈發出的全體員工信中,任慈否認了《股東聲明》裡對他的指控,認為是惡意诽謗。
股東方和任慈僵持不下,去年 11 月,原奈百勒的數位股東方同王彥植抛開奈百勒,成立新公司北京諾瓦加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諾瓦加速 "),王彥植擔任法人與董事長。多位在北京奈百勒被解雇的員工,加入諾瓦加速。
據北京奈百勒多位前員工告訴 36 氪,諾瓦加速成為奈百勒新的運營主體,運營原先收購的亞馬遜平台店鋪。
然而,根據加入新公司的中層告訴 36 氪:去年 11 月、12 月開始,他們發現運營的亞馬遜店鋪賬号陸續被轉移。根據多位員工說法,任慈将不少店鋪後台的營業執照換掉,建成全新的店鋪,在新的店鋪售賣原先的貨物,諾瓦科技就此開始失去店鋪控制權,自然難以運營。
36 氪了解到,諾瓦加速從今年 1 月後,由于失去原奈百勒多數店鋪的運營權,公司已無實際業務運營,難以發放員工工資,不少員工已陸續離開。
36 氪就上述關于任慈的相關問題聯系對方,相關人士表示上述信息不實。他表示:(關于任慈涉嫌不當行為)的股東聲明是偽造的、公司融資資金運轉正常。
但 36 氪拿到附有籤名版的股東聲明材料,且 36 氪從奈百勒前員工及前高管處了解到:奈百勒的融資資金仍然被凍結在香港的相關銀行。
聚合商業務去年在行業已初露危機,品牌收購業務肉眼可見降溫退潮,一方面由于供應鏈中斷以及收購品牌難以持續增長;另一方面,第三方品牌估值持續走高,而聚合商卻面臨融資困難等問題。不少玩家離場,聚合商頭部公司 Thrasio 去年也傳出裁員消息。
而去年 7 月,奈百勒獲得 Mubadala 的 B+ 輪數千萬美金投資。在拿到融資後不久,奈百勒就出現問題。
奈百勒作為曾經拿到大筆融資的業内知名公司,也因為不同利益方鬥争迅速沉淪。無論奈百勒能否絕境反彈,它過去一年經歷過的混亂,都将成為跨境電商行業狂飙時期的一個警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