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倪萍前夫王文瀾:背負“抛妻棄子”罵名18年,但到現在仍未娶,歡迎閱讀。
1959 年的秋日,一位可人兒在山東鄉村哭啼出生。取名 " 倪萍 ",父母希她像名字一樣苗條出眾。誰知,好景不長,童年的倪萍面對家庭的變故,跟随母親生活。
幼小的身軀擔起了沉甸甸的命運。好在,倪萍并不懦弱,書念得很好,家務也幹得利索。漸漸地,她成了鄉親們口中的 " 乖巧女兒 "。
10 歲那年,倪萍被送到縣城的姥姥家寄養。在姥姥的悉心教導下,倪萍聰穎過人的頭腦終于得以施展。她愛上了文學、詩詞,并立志要走上藝術之路。
果真,20 歲那年,倪萍高分通過山東藝術學院的考試。在校期間,她先後出演多部話劇,展露出極其出色的演技。
很快,倪萍就成了全院公認的 " 校花 ",甚至收到電影院的邀約。
畢業之際,倪萍已小有名氣。但她沒有沉醉在榮譽中,而是選擇加入山東青島電視台,主持電視晚會。終日和鏡頭為伴,倪萍的外在更加鍛煉得端莊大方、神采奕奕。
憑着敏銳眼光,倪萍把握住了 1995 年央視主持人招聘的機遇。
若說這個女子有什麼與眾不同,大概就是對夢想堅韌不拔的追逐吧 !
王文瀾,生于老北京一個文職家庭。自幼便接受良好教育,拜師學畫,後來又開啟了攝影之路。王大哥一表人才,朝氣蓬勃,深受長輩喜愛。
只是性格内斂,不善言語,成年後也一直單身。
直到有一天,王大哥與昔日戰友重逢。戰友拉他去參加一個聯歡會,沒想到竟改變了他的命運。
會上百花齊放,王大哥卻再也移不開目光——台上那抹淡雅的身影,正是央視金牌主持人倪萍。
她濃豔不突兀,鬓若新月。抑揚頓挫的聲線,飄逸天成的儀态。王大哥還沒回過神,人群中就響起了熱烈掌聲與歡呼——原來是倪主持人主動邀請他上台,合影留念。
王大哥後來常常回想起那一刻的場景。倪美人輕握着他的手,兩人身影定格,燈下波光粼粼 ...... 自此,他每每望向自己右手,都要怦然心動,久久不能平靜。
從那天起,王大哥開始不規律地出現在倪小姐的社交場合。他悄悄欣賞她話語中的精彩與睿智,也代入她操勞中的倦容與哀愁——心中激蕩着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直到有一天,王大哥終于鼓起全部勇氣,向倪小姐表白了。
1997 年,王文瀾和倪萍步入婚姻的殿堂。新房裡彌漫着兩人的喜悅暖意,親朋好友的祝福更是一浪高過一浪。
婚後的生活,王大哥對倪太太寵愛有加,無微不至地照顧。兩人志趣相投,有志結藝術集,共育藝術種。稿子一篇篇嘔心瀝血而出,文章被朋友傳為美談。
王大哥開始活像一個少年,整日神采飛揚、樂此不疲。
一年後,家中添了新成員,取名 " 虎子 "。小家夥皮膚白淡,骨骼精致,遺傳了父母的俊朗與秀氣。王大哥為兒子而開心欣喜不已,凌晨也肯定要搖床弄醒他,逗他開懷大笑。
然而,好景不長。有一天,虎子突然開始撞東西摔跤,讓父母十分擔憂 ...... 檢查後發現,小老虎四歲時就會失明,非手術不可 ! 這下王大哥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迅速帶着一家人奔波到全國最好的醫院求診問藥。
看着一家三口辛勞奔波卻難見起色,親友們都在暗暗嘆氣——這個小家庭啊,怕是有難言之隐了 !
自從明白兒子的病情以後,王大哥和倪太太簡直如熱鍋上的螞蟻。他們帶着虎子奔波于各大醫院之間,只盼能救兒子眼睛,哪怕花完所有積蓄也在所不惜。
起初,王大哥還算樂觀,以為醫學發達,定能治好兒子的病。可幾番求醫,都只換來了無能為力的搖頭。的确,這種先天性眼疾極為罕見,想要視力完全恢復,難上加難。
漸漸地,王大哥打起了退堂鼓。他意識到,就算賣掉所有的家當,恐怕也治不好兒子。自己和倪太太也會被拖入經濟困境,其他親人的生活都會受影響。
他心中很不是滋味,開始和倪太太產生隔閡。
最終,一場大吵結束了這場婚姻。王大哥感覺自己實在難以承受住這個打擊,也沒有足夠精力和耐心繼續照顧病兒,只好選擇離開。
而倪太太亦再也無法理解丈夫的決定,夫妻二人分道揚镳。
王大哥選擇淨身出戶,把積蓄全留給前妻和兒子。他知道自己會背負罵名,更在乎不起兒子。
然而,命運弄人,他和倪太太還是只能各自面對這無法跨越的鴻溝。
離婚後,倪太太果斷帶着兒子去國外求醫,她下定決心要救回虎子的明眸。白天,她帶虎子看病輾轉各國名醫 ; 夜晚,她則克服時差,與國内的廣告客戶視頻聯絡。
15 年的奔波換來了虎子逐步恢復視力的好消息,也讓自己事業有了大突破。
這期間,倪太太認識了同是 " 成功人士俱樂部 " 會員的楊先生。楊先生對她一往情深,不辭辛勞地照料她和虎子。
漸漸地,一家三口像覆蓋着傷疤的樹木,重新發出生機,開滿了花朵。
直到有一天,楊先生拿出了戒指,鄭重地向倪太太求婚。倪太太這才敞開心扉,真切意識到生活的希望與美好。當年王大哥的離去,不知是失去,還是再次得到。
日子一長,倪太太和楊先生攜手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而王大哥,卻始終守着單身漢的生活。
18 年來,關于王大哥的傳聞不絕于耳。仿佛所有人都在期待,這個 " 抛妻棄子 " 的男人,再娶新妻的時候。
然而直到今日,王大哥的左手無名指也依舊光秃秃。他不再像年輕時那般朝氣蓬勃,頭發花白,步履也緩慢下來,但眼神還是一如既往地清明堅定。
王大哥明白,自己當年的錯誤讓太多人遭殃,他就像古時候背負罪孽的修行僧,以一生來贖清錯事。當下的他已不再有資格尋找新的愛情。
這也是他的宿命,是他心甘情願承擔的。
如今王大哥開始重拾年輕的攝影夢想。他重新出發,去拍攝大山大河的風景。或許對他來說,這就是此生唯一想追尋的新生。
而在異鄉修行心智的他不知道的是,千裡之外的倪太太,也早已釋懷,幸福美滿。每個人都在各自的新時空繼續向前,這本就是最好的結局。
我們常說,失敗的婚姻終将面臨兩種下場 : 要麼再續前緣,要麼各走新生。而王大哥和倪太太之間的故事,最終走向了第二種。
作為局外人,我們無法評判誰對誰錯,只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感嘆。
王大哥不止一次在深夜醒來,回想起生命中最幸福的畫面——婚禮現場燭光暈映,枕邊人含笑的眸子。然而這些都在一夕間瓦解殆盡,他甚至來不及挽留。
" 抛妻棄子 " 四個字,似乎成了王大哥此生的定性。可他的内心世界,又有誰觸摸過哪怕一絲一毫 ? 我們都是局外人,所知甚少。
也許正如德國悲劇大師歌德所言 :" 人世間最痛苦的覺悟,就是深刻理解了對方,卻仍無法改變現實。" 這也是王大哥 18 年來的宿命所在吧。
若是我站在王大哥的角度,大抵也難以做出割舍。因為那是自己骨血所生的兒子,是自己這個家庭的希望所在。
可萬一治療無果,病情惡化呢 ? 自己可能會破產,兒子還會失明、生不如死。這種精神折磨,真的太難以承受。所以王大哥選擇離開,也許是他最後的保護。
我相信,這對王大哥來說絕非易事。因為他愛兒子,也愛倪太太。只是在那個節點,他 ft 無力再支撐下去,只能選擇放手。
這就像登山失敗,不得不向高峰告别。
也許在之後的人生裡,王大哥常常被 " 抛妻棄子 " 的帽子壓得喘不過氣。可他沒有反駁,因為這已成了他此生的原罪。
他也深知自己難辭其咎。
然而,愛本是個奢侈的詞語。它無法強求,亦難以掌控。當愛達到極限,人往往什麼也給不了。
這就是王大哥的無奈。
所幸,他此生最在乎的人,都已走出生命的風雪,重新站起,迎接新的陽光。哪怕道阻且長,這對他而言,或許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