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我在哥本哈根偶遇小鵬,它在歐洲市場活得怎麼樣了?,歡迎閱讀。
當越來越多中國品牌踏上 " 出海 " 征程,我們也需要一種更貼近地面的觀察方式。
當越來越多中國品牌踏上 " 出海 " 征程,我們也需要一種更貼近地面的觀察方式。不是站在機場俯瞰世界,而是走進街區,進入商店,聽懂沉默的櫥窗與熙攘的人流。我将帶着一個觀察者的步伐,在真實的城市中穿梭記錄,探訪那些已經落地的中國品牌,觀察它們在當地的處境、變化與回應。這是一個關于品牌、文化與社會的深度系列,也是一次以生活為起點的商業探險。
作者 / 鄭晨雨
2022 年 4 月 8 日,小鵬在哥本哈根開設了零售體驗店,試圖在北歐市場站穩腳跟。三年過去,在新能源車競争激烈的歐洲,小鵬的探索是否打開了市場,還是面臨新的挑戰?
2023 年 8 月 10 日,我首次抵達哥本哈根,作為一名中國留學生,我不僅在北歐求學,也在這裡觀察、體驗、思考。得益于隆德大學的地理優勢,我能夠輕松穿梭于瑞典和丹麥之間。從隆德這座安靜的小城出發,搭乘火車僅需約 35 分鍾便可抵達哥本哈根市中心,這讓我在有限的時間内,能深入體驗和觀察北歐兩國的市場環境與社會文化,試圖捕捉那些有價值的細節。
8 月末,每天的白晝時長仍然超過 14 小時,陽光透過雲層灑在新港(Nyhavn)五彩斑斓的老房子上,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自行車騎手依然是這座城市的主角。
但在這個以可持續出行聞名的北歐城市,中國電動車品牌小鵬(XPeng)悄然進入了本地人的視野。
它坐落在趣伏裡公園(Tivoli Gardens)外,這座擁有 180 多年歷史的遊樂園是丹麥的文化地标,而就在它的對街,是充滿童趣的樂高旗艦店,旁邊則是哥本哈根市政廳。這片區網域,既是遊客絡繹不絕的城市中心,也是當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小鵬把店開在這裡,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人流最密集的地方,用最直接的方式讓北歐消費者 " 撞見 " 中國新能源品牌。
我在哥本哈根偶遇小鵬,它在歐洲市場活得怎麼樣?
本篇記錄将聚焦于小鵬在北歐市場的出海探索路徑,試圖還原它如何在北歐這片土地上,尋找屬于自己的立足點與未來可能。
北歐,為何成為小鵬汽車這樣的中國新能源品牌願意開拓和深耕的沃土?
首先,是政策的傾斜與友好。以挪威、丹麥為代表的北歐國家,長期推動綠色出行,其政府針對新能源汽車出台了豐厚的稅收減免與補貼政策,大幅降低了進口電動車的落地成本。這意味着,像小鵬這樣的外來品牌,一旦進入,就天然具備了與本地車企一較高下的價格競争力。
其次,是基礎設施的超前布局。以丹麥為例,作為歐洲公共充電樁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全國範圍内的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幹道大部分都配備了标準化的快充站,為電動車的日常使用消除了最大 " 裡程焦慮 "。
最後,是用戶結構帶來的市場潛力。北歐消費者不僅具備較強的消費能力,更重視可持續理念和智能科技,願意為兼具環保與科技感的高端電動車型買單。
從政策環境到用戶畫像,北歐市場無疑是中國新能源車企走向全球化過程中,一塊理性又富有可能的試驗田。
北歐市場的政策友好、基礎設施完善以及較高的消費能力,為新能源車企提供了理想的出海環境。而在這一背景下,小鵬汽車在歐洲市場,尤其是北歐市場,正以高速增長的姿态嶄露頭角。
根據 JATO 最新的歐洲市場數據,小鵬(XPeng)在 2025 年 2 月的 BEV(純電動車)注冊量達到 1,034 輛,同比增長 259%。盡管這一數據與傳統歐洲本土品牌如大眾(19,565 輛)、特斯拉(15,737 輛)等仍有差距,但在所有新能源車品牌中,小鵬的增長率位居前列,僅次于保時捷(+459%)和 Mini(+804%)。這表明,小鵬正在迅速适應歐洲市場,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小鵬汽車自 2020 年進入挪威市場以來,逐步拓展至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截至2024 年 12 月,小鵬在歐洲累計交付量已突破10,000輛,成為首個在歐洲實現萬輛交付的中國純電動新勢力車企。 然而,與特斯拉、大眾、Polestar 等品牌相比,小鵬在北歐市場的整體份額仍相對有限。
北歐地區,尤其是丹麥和瑞典,一直是電動車普及的先行者。2024 年,挪威的新車銷售中,電動車占比已接近94%,顯示出強烈的市場接受度。 在丹麥和瑞典,特斯拉、Polestar、起亞等品牌占據主導地位。然而,據 2025 年 3 月 25 日金融時報消息顯示,近期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出現下滑,2025 年 2 月,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同比下降 40%,市場份額也從 2.8% 降至 1.8%。這為其他品牌,如小鵬,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
作為中國智能電動車的代表之一,小鵬汽車(XPeng)也在北歐市場展開了深度營銷,其策略不僅僅局限于單純的產品出口,而是圍繞本地化适配、品牌塑造、市場拓展以及應對潛在的貿易壁壘等多個層面展開。
產品本地化,科技驅動的核心競争力
在北歐市場,小鵬汽車的競争對手不僅包括特斯拉(Tesla)這樣的全球電動車巨頭,還需要面對來自歐洲本土品牌如大眾(Volkswagen)、沃爾沃(Volvo)和極星(Polestar)等的直接競争。為了在這樣的競争格局中立足,小鵬并沒有選擇以 " 低價 " 策略切入,而是強調產品的技術優勢,迎合北歐消費者對高端電動車的期待。
具體來看,小鵬推出的 P7+ 轎車在北歐市場受到了廣泛關注,這款車型在續航性能以及智能駕駛和人機互動方面做出了差異化創新。例如,其搭載的小鵬 XPILOT 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結合了多傳感器融合技術,使得車輛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中都能提供較為成熟的輔助駕駛體驗。
此外,為了更好地适應北歐的氣候環境,小鵬汽車在車輛續航管理和電池保溫技術上進行了優化,以提高電動車在低溫環境下的穩定性。這種對本地市場需求的精準洞察,也能幫助其在與傳統歐洲汽車品牌的競争中建立差異化優勢。
品牌塑造,從價格戰轉向高端智能化定位
不同于早期中國品牌進入海外市場時主打 " 性價比 " 的策略,小鵬在北歐市場的品牌定位更趨向于 " 高端智能電動車 ",強調產品的科技感、智能化和豪華體驗,而非單純依靠價格競争。
與此同時,小鵬還與大眾汽車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這一合作不僅使小鵬能夠借助大眾在歐洲市場的渠道和品牌影響力打開局面,也有助于其在技術研發方面獲得更強的支持。大眾作為歐洲電動車市場的主導品牌之一,與小鵬的合作不僅提升了後者的品牌背書,也增強了歐洲消費者對小鵬品牌的信任度。
在品牌推廣方面,小鵬在哥本哈根機場投放廣告,提高品牌曝光度,并通過參與當地車展、舉辦試駕活動等方式,增強與本地消費者的互動。
市場拓展,從展示到本地化運營
進入北歐市場後,小鵬并未止步于產品銷售,而是積極構建本地化的銷售網絡和售後服務體系,以提高消費者的購車體驗和品牌忠誠度。包括與歐洲知名經銷商集團合作,如荷蘭的 Emil Frey NV 集團和瑞典的 Bilia 集團,利用其成熟的銷售網絡,加速市場滲透。
小鵬在北歐市場采用了" 直營 + 授權 " 的新零售模式。
例如,在瑞典,小鵬于 2022 年 2 月開設了首家直營體驗店,位于斯德哥爾摩的 Westfield Mall of Scandinavia,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沉浸式的品牌體驗。讓消費者能夠近距離感受其智能電動車的科技感,并提供試駕機會,以降低消費者在購車決策過程中的不确定性。同時,小鵬還在歐洲市場嘗試推出 " 訂閱模式 ",即消費者可以按月租賃車輛,而不是一次性支付高昂的購車費用,這種模式在瑞典、挪威等市場受到了一定的歡迎。
應對貿易壁壘,規避風險的前瞻性布局
盡管北歐市場對于電動車的接受度較高,但近年來,歐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貿易政策逐漸收緊,可能對小鵬等中國品牌構成挑戰。例如,歐盟正在考慮對中國電動車征收更高的關稅,以保護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面對這一潛在風險,小鵬正在探索多種應對方案,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本地化生產的進程,如在歐洲本地設立生產基地,以降低關稅成本,提高供應鏈效率,并更快地響應當地市場需求。雖然目前具體的建廠計劃尚未公布,但這一舉措無疑将增強小鵬在歐洲市場的長期競争力。
此外,小鵬還計劃通過品牌塑造和技術合作的方式增強自身的市場地位。例如,通過與歐洲本土車企和科技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發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等技術,從而提升其產品在當地市場的認可度。這種策略不僅有助于小鵬降低貿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風險。
總的來說,小鵬汽車在北歐市場的拓展,既面臨挑戰,也充滿機遇,每一步都體現了其深思熟慮的國際化策略。當然,随着歐洲市場對電動車競争的加劇,小鵬未來仍需在品牌建設、政策應對和用戶運營等方面持續優化,以進一步鞏固自身在北歐市場的地位。
在全球新能源浪潮的推動下,中國電動車品牌正在加速走向世界,而小鵬在北歐市場的探索,也許正是未來中國品牌全球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如果你也關心出海企業如何與世界對話,歡迎關注我們,一起探索更多關于 " 走出去 " 的真實細節與可能性。
想了解更多一線信息?歡迎 " 星标關注 "CanalGate,一起打開中國品牌出海的新世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CanalGate 運河之門 ",作者:鄭晨雨,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