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雪球敲入是不是券商的陰謀?,歡迎閱讀。
繼外資出逃、融券做空、高頻量化陸續被歸咎于造成 A 股下跌的原因後,現在這口鍋又扣到了雪球的頭上。
壞消息像雪片一樣飛來。先是淡定的湯總被曝購買挂鉤中證 500 指數的雪球產品爆倉,再是某女星因雪球上門某券商總部讨說法被辟謠。與此同時,中證 500 與中證 1000 指數在 1 月 8 日以來正式挺進集中敲入區網域,1 月 22 日市場陷入恐慌,單日就有 513.2 億中證 500 雪球和 288.8 億中證 1000 雪球發生敲入 [ 5 ] 。
直至今日,本輪下跌已讓市面上的大部分雪球產品敲入。整個市場崩塌的樣子,就像松柏素裹着的厚雪,一經觸碰,大塊大塊地散落下來。
雪球產品大幅敲入後,鬼故事沒有結束。敲入區下面還有兩融集中盤,再下面還有上市公司的質押集中盤。往上望着開年來全 A 平均股價超過 20% 的下跌,往下看又是一個又一個炸彈引爆線,蔓延的虧錢效應令雪球產品被集體批鬥,不僅雪球社區躺槍,券商也不幸成為那個千夫所指的對象。
賣雪球的券商銷售成了萬惡之源,券商交易台被描繪成陰謀砸盤者。
媒體「爆倉」、「對賭」、「一夜清零」、「金融鴉片」等刺眼标題,一錘又一錘地敲在投資者脆弱的神經上。抛開情緒讨論,雪球大規模的敲入,應該完全怪罪于券商嗎?
銷售的話術
雪球產品的全稱是「雪球型自動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憑證」(注:與雪球 APP 無關),是券商發行的金融衍生品,往往挂鉤股票或指數,挂鉤指數型的雪球產品較為常見,個股的產品則主要由投資者定制而成。
理論上,根據《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辦法》,雪球這類衍生品是一門 TO B 的生意,交易對手方被限定在專業機構投資者範圍。
但在現實世界裡,買雪球人的主要分為三類典型客戶畫像:像李蓓這樣的私募基金經理在產品中配置雪球,像湯總這樣認購了私募定制化產品的高淨值客戶,也有通過資管計劃配置雪球產品而參與其中的零售客戶。
尤其是在打破剛兌之後,大量需求還在過去的慣性中緩慢地适應這種新的變化,催生了雪球產品的潛在需求。
最早 2020、2021 年的時候,雪球就是财富管理行業裡非常火熱的明星產品,中金「金澤」系列 2020 年募集就超過了 100 億。早先有的雪球票息非常高,「年化 30% 的收益,我們内部員工也在買,一個季度就敲出了。」一名券商交易台人士告訴遠川。
「最瘋狂的時候,跟 A 股其他扎堆行為一樣的,頂部的時候大家拼命買,中證 500 指數 7000 點時,我們賣雪球是秒空的。」某券商衍生品從業人員(以下化名老王)回憶道。
2021 年 9 月,券商資管發行雪球受到監管,單只產品投資雪球的比例不超過產品淨值的 25%,除非投資者全部是專業投資者且單個投資者投資金額超過 1000 萬元,該類封閉式集合計劃才可豁免 25% 的投資比例限制。
夾縫之中,客戶其實依然可以找到信托系雪球產品——非保本信托憑證的代銷,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只是,沒過多久,在 2022 年初,信托系雪球產品也被監管叫停。
至于媒體們所說的,券商銷售把雪球當做「固收 +」來賣,把風險 R5 級衍生品當成保本資產來兜售,這在老王看來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券商歷史上早就被這些事搞怕了,零售端的話術、材料、用詞、風險測評,雙錄流程是非常嚴格的,我們都會極力強調地說,第一不是固收,第二不是保本,第三要承擔權益市場下跌的風險。」老王補充道,客戶沒那麼蠢,他們問的最多的問題是:
能做到年化 20%,你是不是騙子?
這也是叔叔阿姨們最為關心地方,剛兌信仰被打破之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股市跌跌不休,保險 3.5% 的時代也開始逐漸遠去,紅利慢慢變成了唯一的避險地。整個時代重返波動後,剛接觸雪球的客戶,雖然迫切需要穩定的收益,但内心還是将信将疑。畢竟郭樹清說過,10% 以上收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面對這樣直擊靈魂的問題,老王表示銷售在話術上還是可以讓零售客戶平復心情。
①機構資質——向客戶說明,產品載體的是頭部券商的憑證或是以頭部券商作為衍生品交易對手;
②數據佐證——給客戶回測,歷史上雪球大部分都敲出了,相比之下,敲入是小概率事件,當然最後一定會加上「這是歷史數據的總結,對未來不構成投資建議」;
③預期管理——最壞的情況(敲入未敲出)就當客戶從期初就持有了一個指數基金(且多個券商提供後續的指數增強續接方案),而好的情況多個場景下雪球的年化票息優于同期持有指數的表現。
最後留給聽眾一個振聾發聩的問題:「有多少主觀多頭管理人的中長期表現可以長期戰勝指數呢?」
客觀看,大部分專業的券商銷售會回避「保本」、「固收」的營銷紅線,在合規要求下集思廣益。對于雪球這種復雜產品,還是會存在小部分客戶沒有理解明白,券商沒有辦法檢驗。「畢竟檢驗一個大學生是否學會了,通過考試也只是管中窺豹。」
但更重要的問題是,即便監管與券商層層設卡,為什麼曾經還有那麼多人向往雪球,試圖加入雪球?
雪球的誘惑
在信托系雪球產品被叫停後,券商資管 / 基金子公司雪球產品的參與門檻被大幅提高,券商的财富端大量引入雪球策略的私募基金產品,因為通過券商資管 / 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購買雪球需要 1000 萬,而購買配置雪球的私募只需要 100 萬。
一名券商交易台人士告訴遠川,一般來說大的券商财富渠道把雪球賣給個人,要求全是名義本金,不加杠杆。但是針對私募這樣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三倍到四倍杠杆的雪球也是有的。
其中不難拆解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私募銷售把杠杆雪球賣給叔叔阿姨們;另一部分是,借助私募通道參與其中的個人投資者 [ 6 ] ,他們本身可能非常專業,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定制帶有杠杆的雪球。
「因為湯總,許多媒體過度營造 " 雪球爆倉 " 的恐怖氛圍。敲入和爆倉是兩碼事,沒有杠杆就不能叫爆倉,杠杆跌穿了才叫爆倉。爆倉這個詞很吸睛,但實際上量沒有那麼大。」老王對遠川說。
雖然許多雪球結構允許客戶以繳納部分保證金形式參與,但客戶多數情況做的是限虧結構。簡單理解就是,100 塊名義本金的產品,客戶只需支付 20 塊的保證金,同時客戶的最大虧損也被限定在這 20 塊。而在券商做兩融,100 塊的產品,放了 50 塊安全墊,股票跌了 Margin Call,要往裡面補倉,兩者的風險不在一個量級。
買雪球不是拍《繁花》,沒有那麼多跌宕的資本故事,有的高淨值客戶比媒體更專業更理性,配置雪球也是你情我願。
最專業的當屬過去兩年像李蓓、董承非 [ 3 ] 等配置雪球的私募基金經理。據從業人士的觀察,主觀私募配置雪球越來越流行,「想要挂鉤的指數或者個股,敲入敲出點位,多長期限?他們點菜,我們來做。」除此之外,券商貨架上還有香草期權、氣囊結構、累購期權,跨境收益互換等等產品。
雪球之所以能夠火熱,是因為在市場沒有行情的時候,機構需要一個在震蕩市或者牛短熊長的市場,也能賺錢的方式。就像持有核心資產遇到年份不好一整年下來賺不到錢,但用雪球則有可能賺個百分之二三十。
老王回憶,最早的時候與私募客戶聊雪球,講了半天他不信。「直到李蓓發了個文章,他立馬拿個截圖,問我是不是這個東西。」雪球能在機構圈流行起來,也少不了頂流的帶貨作用。
後來李蓓成為了不少金融機構的營銷案例,這也引得她本人發文提示風險,但雪球火熱之下,李蓓的「免責聲明」并沒有在市場激起多少水花。
這種投資者認知的缺位,終究在尾部風險戳破了許多人對雪球產品的期待後,轉變為了一種反噬。
對賭的謊言
一個典型的陰謀論是,「雪球就是券商的大騙局,就是散戶和券商對賭協定,券商更專業,明顯知道哪個點位跌 20% 的概率更大,所以會在合适的點位與散戶對賭,這次就是所有散戶賭輸了然後雪球敲入。」
行情一旦跌多了,這樣的故事往往是最容易流行的。
事實上,券商不是散戶的對手盤,兩者也并非你死我活的關系,從雪球的三個收益來源 [ 4 ] 也能看出:
其一是賺取對挂鉤标的進行高抛低吸獲得的對衝收益,考驗證券公司的交易能力,也是主要收益來源。
其二是賺取股指期貨貼水的收益,目前大多數雪球產品挂鉤中證 500 指數,中證 500 股指期貨長期貼水,證券公司在利用中證 500 股指期貨進行對衝時,可以賺取貼水收益。
其三是閒置資金購買其他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因為雪球產品的對衝交易并不總是滿倉,閒置資金可以賺取部分投資收益。
由此可見,券商是以上面三種方式賺取票息,而不是通過投資者的損失奪取票息。
「很多股票多頭基金經理不懂這東西,總是問我你是不是在坑我。但是很多持開放态度,或者有海外投資經驗的基金經理,學的就相對較快。」不只散戶,老王接觸過專業的機構,也曾以為在和他對賭。
更何況券商交易台并非穩賺不賠,在雪球大幅敲入時,券商交易台也面臨着爆虧的風險。
臨近敲入時,券商需要将對衝多頭持倉提高至雪球規模以上,而發生敲入時,又要把對衝持倉降低到與雪球規模接近。因此當指數在敲入價邊緣徘徊時,券商要面臨「賣早了怕沒有敲入,賣晚了怕放大虧損」的艱難抉擇 [ 2 ] ,這種進退失據的感覺,體驗過的交易員都表示非常痛苦。
比如 1 月 18 日指數大跌又翻紅的行情,雪球對衝盤為了躲避集中交易踩踏,提前賣出股指期貨多頭,然後被神秘力量拉回,交易員又不得不買回來。一來一回,低賣高買,兩邊都虧了貼水,放大了對衝虧損。
歷史上還有更悲壯的故事。2015 年 9 月恒生國企指數大幅下跌,極端情況下出現流動性危機,韓國理财市場大量挂鉤恒生國企指數的雪球紛紛敲入,券商未能成功對衝風險,法國外貿銀行直接損失了接近了 3 億美元。
最慘烈的,還有普通的券商打工人們,也被卷進了雪球風暴的中心。
一個券商金工部門人士向遠川表達自己的懊惱,因為相信小概率事件不會發生,自己曾買了十倍杠杆的雪球,最近被敲入後,直接虧掉了兩年薪水。在真金白銀裡,學到了一個教訓:
雪球的尾部風險的确是小概率的事情,但變成共識的時候,就是被狙擊的對象。
尾聲
最近市場上關于雪球,流行一種《三體》的黑暗森林假設。簡單來說,市場變成了充滿猜疑鏈的黑暗森林,倉位暴露即死亡,倉位發現即毀滅。
雪球敲入密集區,就等于把一個非常大的目标暴露給市場,就像投資人懼怕私募跌到預警線,如今雪球敲入密集區變成了一條大盤的預警線,影響了所有股民的交易情緒。
不禁想起《繁花》中強總的「空頭回補」戰法——打壓股價逼迫寶總強平出局,讓寶總品嘗被「收屍」的滋味。似乎很多人都希望,待雪球敲入以後像強總一樣進來撿籌碼。
但市場的下跌又是復雜的。好比最近的非理性下跌,是由雪球對衝交易,小微盤股抱團瓦解,量化中性因貼水上升提前止盈平倉,虧損機構年前止損,CTA 的趨勢跟蹤,風險蔓延造成流動性進一步惡化等等種種復雜原因綜合而成。
因指數步入敲入密集區,就把下跌怪罪于雪球,怪罪于賣雪球的券商,也不是很嚴謹。
雪球說到底只是一個工具,券商更只是一個賣鏟人,人們可以用鏟子掘金,也可以拿鏟子打人。券商有待提高的是,如何讓客戶更好地理解鏟子的使用說明書。
剛兌時代過去後,還沒緩過神的客戶仍然向往過去的美好。但券商深知,現在賣「含權」產品很難,做淨值化轉型不易,于是 FOF、中性產品,以及現在同樣有着定期收取票息特征的雪球,都成為了券商财富管理轉型陣痛過程中的過渡品。
這是所有高淨值客戶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雪球終究不是剛兌產品,以後也不會再有剛兌產品。在體驗昨日幻覺的同時,也得無奈地接受尾部風險的不确定。
參考資料
[ 1 ] 重磅突發!監管放大招,暫停不符合要求雪球類產品備案,更有 " 大殺器 " 來了!中國基金報
[ 2 ] 雪球敲入日記:多空大戰!復盤集中敲入時的眾生相,凌瓴數科
[ 3 ] 私募大佬董承非:近 10% 倉位持有氣囊和雪球,深圳市投資基金同業公會
[ 4 ] 雪球產品的票息是怎麼來的?中證報價投教基地
[ 5 ] 2 月展望,行至水窮處?國金宏觀 · 趙偉團隊
[ 6 ] 暗流湧動,不分私募成為雪球產品 " 通道 " 惹争議!中國基金報
封面來源:Shotd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