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軟體教父”劉積仁再出招,東軟集團購買大股東旗下資產,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鲸新聞 12 月 31 日訊(記者 王曉楠)" 軟體第一股 " 東軟集團(600718.SH)于 12 月 30 日公告了購買思芮科技 100% 股權的預案,後者原就是公司第一大股東東軟控股的全資子公司,時隔兩年多,東軟控股将思芮科技注入上市公司主體,助力全面推進解決方案智能化戰略。
近年來,多元化的發展給東軟集團帶來了挑戰,業績疲态下,公司存貨持續增加,再加上高額的應收賬款,财務壓力加大,東軟集團頻繁分拆上市尋求融資 " 補血 "。
購買第一大股東旗下資產實控權,股價復盤漲停後炸板
12 月 30 日晚,東軟集團公告稱,公司以支付現金及發行股份方式購買上海思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思芮科技 ")100% 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其中,東軟集團拟以現金方式分别向上海瑞應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瑞應人才 ")、天津芮屹企業管理咨詢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 " 天津芮屹 ")收購思芮科技 46%、11% 的股權,共計以現金收購 57% 的股權。
同時,東軟集團拟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思芮科技 43% 的股權,交易對方為公司大連東軟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東軟控股 "),發行價格為 7.78 元 / 股。
根據公告,思芮科技成立于 2013 年 11 月,其股東分别為瑞應人才、天津芮屹和東軟控股,分别持股 46%、11% 和 43%。股權穿透可見,瑞應人才是港股上市公司人瑞人才(6919.HK)的二級全資子公司,而東軟控股則是東軟集團持股 14.47% 的第一大股東。此外,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監事長牟宏分别在東軟控股擔任董事長、董事,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東軟集團公告稱,本次交易完成後預計公司第一大股東不會發生變化,并且公司仍将處于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态。
說起來,本次收購标的思芮科技原是東軟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而兩年前将其部分股權賣給了人瑞人才旗下公司。
天眼查 APP 顯示,思芮科技由東軟控股股東之一大連東軟思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設立,後于 2016 年 11 月将全部股權轉給了東軟控股。2020 年 10 月,東軟控股将約 6.54% 的股權轉讓給了天津芮屹。随後 2022 年 9 月,瑞應人才又從東軟控股手中拿下了思芮科技 46% 的股權。
2022 年 9 月 26 日,人瑞人才公告稱,旗下公司瑞應人才将斥資 4.08 億元,向東軟控股收購思芮科技 46% 股權。按照前述交易價格計算,思芮科技 100% 股權的估值約為 8.87 億元。
時隔兩年多,為何東軟集團又要将思芮科技納入上市公司主體?
資料顯示,思芮科技是一家為客戶提供數字技術服務、軟體解決方案和數字化運營服務的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公司,其客戶包括字節跳動、京東集團、上汽集團等。
财務方面,2022 年至 2024 年 1-9 月,思芮科技營收分别為 9.03 億元、9.41 億元和 6.74 億元,淨利潤分别為 3977.37 萬元、6008.85 萬元和 2172.69 萬元。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思芮科技總資產為 6.57 億元,淨資產為 3.4 億元。
近年來,東軟集團與收購标的思芮科技頻繁發生關聯交易,主要是後者提供軟體開發及服務。其中,2022 年、2023 年,關聯交易金額分别為 3.09 億元、2.96 億元,占同類業務比例分别為 20.46%、18.26%。2024 年,東軟集團預計與思芮科技發生的軟體開發、服務等交易額約 3.7 億元,占同類業務比例為 22.65%。
12 月 31 日,東軟集團復牌,股價開盤漲停,後股價下跌,收報 10.77 元 / 股,漲幅 2.67%,換手率 11.22%,振幅 8.48%,交易額 15.27 億元,總市值為 130 億元。
業績疲軟," 多元化 " 發展成雙刃劍
資料顯示,東軟集團成立于 1991 年,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體公司。1996 年,東軟集團登陸 A 股,上市後的第二年,其曾拿出 5 億元投資建設了國内第一個軟體園,公司董事長、創始人劉積仁也被業内稱為 " 軟體教父 "。
早期的東軟集團依靠外包業務起家,2006 年,其就成為了全國第一家外包收入過億美元的軟體企業。2011 年,東軟集團開始進入大健康產業并投資了多家健康醫療創新公司,随後 2015 年,公司又進入智能汽車產業領網域。
官網資料顯示,随着不斷努力打造上市公司集群,東軟集團早就從以軟體技術為核心,業務覆蓋醫療健康、智能汽車互聯、智慧城市、企業數字化轉型等領網域。
年報顯示,分行業來看,2024 年上半年,東軟集團四大核心業務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智能汽車互聯、智慧城市、企業互聯及其他的營收分别為 6.89 億元、17.29 億元、7.06 億元和 11.72 億元,其中,智能汽車互聯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但該業務毛利率僅為 16.22%,相比企業互聯及其他 34.66% 的毛利率、智慧城市 41.22% 的毛利率、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 47.25% 的毛利率仍有不少差距。
2013 年時,東軟集團營收就達到 74.53 億元,歸母淨利潤為 4.11 億元,只不過超過 70 億元的營收規模持續了很多年,直到近幾年才有所突破,但公司的盈利能力卻并未跟上。近年來,東軟集團營收從 2020 年的 76.22 億元一路升至 2023 年的 105.44 億元,但其歸母淨利潤極為波動。2020-2023 年期間,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别為 1.31 億元、11.73 億元、-3.43 億元和 0.74 億元,而其扣非淨利潤除了 2021 年為 0.35 億元外,其餘年份皆處于虧損狀态。
2024 年前三季度,東軟集團實現營業收入 68.91 億元,同比增長 10.03%;歸母淨利潤為 1.52 億元,同比增長 13.06%,但扣非後淨利潤不足 1 億元,為 9542.35 萬元。
業務繁雜給東軟集團帶來了挑戰,技術快速迭代要求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其研發費用近年來一直處于高額支出狀态,2023 年曾高達 10.32 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為 6.92 億元。
同時,盈利能力不穩定的東軟集團,高額的應收賬款和存貨也給其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公司存貨從 2020 年的 37.94 億元上漲至 2024 年前三季度的 57.78 億元,創歷史新高;此外,其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也從 14.49 億元增長至 19.88 億元。
高額的應收賬款和存貨餘額不僅占用了大量的資金,同樣也加劇了東軟集團的财務壓力。截至 2024 年前三季度,東軟集團資產負債率為 49.84%,負債合計 95.86 億元,其中流動負債高達 76.65 億元,而公司貨币資金也在近年震蕩走低,從 2019 年的 32.62 億元下滑到今年前三季度的 16.51 億元。
頻繁拆分," 逐夢 " 上市公司集群
頻繁分拆上市,尋求融資 " 補血 ",也成了東軟集團近年來的常規交易中,而目前已斬獲兩家港股上市公司東軟集團,也在資本市場形成 " 東軟系 "。
" 貓有九條命,每五年換個活法 ",是 " 東軟系 " 掌舵人劉積仁的經商之道。
在東軟集團登陸股 A 後,劉積仁又于 2011 年,将旗下主營 IT 高教服務的板塊剝離出來,并命名為東軟教育(9616.HK)。向港交所三次遞表後,東軟教育于在 2020 年 9 月上市,募資淨額近 8 億港元。
2024 年上半年,東軟教育營收為 10.14 億元,同比上漲 4.65%;淨利潤為 2.77 億元,同比上漲 1.2%。近年來,東軟教育償債壓力激增,截至 6 月 30 日,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 65.91%,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 8.75 億元,短期借貸及長期借貸當期到期部分為 4.66 億元,而長期借貸高達 23.43 億元。
随後,東軟集團開展了一系列分拆動作,并将目标鎖定在了醫療大健康板塊,陸續分拆出東軟醫療、從事醫療軟體業務的東軟熙康、從事醫院大數據運營和供應鏈管理的東軟望海(後更名 " 望海熙康 ")等多個公司。除了熙康雲醫院(原 " 東軟熙康 ",9686.HK)在幾度遞表後,于 2023 年 9 月登陸港交所後,其他分拆出來的公司,其上市之路并不順利,且暫無新進展。
上市前尚處于虧損的熙康雲醫院,目前仍未扭虧為盈。2024 年上半年,熙康雲醫院營收為 1.79 億元,同比下滑 18.15%;淨利潤虧損 0.6 億元。同樣,熙康雲醫院的償債壓力也不低,截至 6 月 30 日,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 68.52%,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 5.76 億元,短期借貸及長期借貸當期到期部分為 4.8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