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現代将電動汽車業務預算提高至 250 億歐元,歡迎閱讀。
擁有現代、起亞和捷恩斯汽車品牌的現代汽車集團正在進一步收緊電動化路線。正如韓國集團在其 "CEO Investor Day 2023" 上宣布的那樣,到 2030 年純電動汽車的年銷量目标将提高到 200 萬輛。
這比集團去年戰略計劃中宣布的每年多出 130,000 輛 BEV 。新戰略 " 現代汽車之道 " 設想在未來十年内總投資為 109.4 萬億韓元(約合 775 億歐元)。其中,35.8 萬億韓元(約合 254 億歐元)将投資于電氣化。其中 9.5 萬億韓元(67 億歐元)專門用于電池開發,其餘資金用于開發新的電動汽車平台和提高電動汽車的生產能力。
第二代 BEV 平台為集成模塊化架構(IMA),未來将取代目前的 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E-GMP)。到 2030 年,IMA 将用于該集團的 13 款新電動車型。IMA 不僅會對底盤進行标準化,還會對電機和采用 cell-to-pack 技術的電池系統進行标準化。這應該會顯着增加規模經濟并降低復雜性(從而降低開發成本)。
基于 IMA 架構将衍生出兩個整車平台:面向 " 全細分市場 " 的電動乘用車 eM 和面向特種車輛(Purpose-Built-Vehicles,簡稱 PBV)的 eS。這兩個平台都将利用 IMA 的電機和電池套件。
部分得益于新平台,現代汽車的目标是到 2030 年電動汽車的利潤率超過 10%。生產也将在實現這些目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家韓國公司還宣布 " 擴大電動汽車生產和優化產能 "。這不僅要通過建設新的電動汽車工廠(如在蔚山)來實現,還要 " 通過使用現有的内燃機工廠來降低成本和時間 "。根據市場需求,更多的内燃線将被轉換為電動汽車。在 " 預計未來将顯着增長并需要本地化 " 的地區,将建造電池電動汽車工廠——例如在美國佐治亞州。
與其他汽車制造商一樣,電池價值鏈也越來越成為戰略家關注的焦點。現代既要穩定采購電池材料,又要加強自身發展。新聞稿中尚不清楚這在多大程度上涉及電池單元的開發或電池到電池組或電池到底盤方法的電池系統優化。不過,可以明确的是,除了三元電池外,這家韓國公司還宣布計劃在未來提供磷酸鐵锂電池。超過 100 萬億韓元的總投資包括電池電動汽車以及對自動駕駛、氫能、機器人技術和先進空中交通 ( AAM ) 等未來業務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