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中消協:變種“生鮮燈”存在“屢禁不絕”隐憂,歡迎閱讀。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蔺雨葳)1 月 15 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 " 中消協 ")發布 2023 年四季度消費維權輿情熱點。2023 年四季度,消費市場持續恢復提升,有關部門多措并舉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平台及商家推出多種舉措不斷提升消費體驗,尤其是微短劇等一些文化消費内容迎合了消費者的喜好而獲得廣泛關注,直播電商領網域的多種引流、促銷手段也吸引輿論聚焦。在此期間,部分侵害消費者權益現象引發輿論熱議。
中消協、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中國消費者雜志社共同梳理發現,消費者不滿直播電商 " 低俗 "" 虛假比價 " 等問題," 搖一搖 " 跳轉廣告泛濫令消費者不堪其擾,變種 " 生鮮燈 " 存在 " 屢禁不絕 " 隐憂,短視頻平台微短劇誘導付費,大學生 " 整頓 " 不合理餐具收費,網紅零食 " 學歷造假 " 導致消費者 " 踩雷 " 等有關案例涉及的消費維權問題較為突出。
具體來看,消費者不滿直播電商 " 低俗 "" 虛假比價 " 等問題。2023 年四季度,消費者在電商直播間的不良體驗引發輿論關注。有消費者稱,有電商主播在帶貨美妝商品時内容低俗,引人反感,乃至有消費者向品牌方提出質疑稱 " 品牌形象不要了嗎 "。此外,一些電商主播存在 " 虛假比價 " 争議行為,被質疑有誤導消費之嫌。
輿論認為,直播間内主播等工作人員的不當行為,反映出其對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漠視态度。對此,直播電商平台應盡到自我淨化的責任,充分利用先進技術篩查、屏蔽涉嫌欺詐、低俗的直播内容。監管部門應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及時對違法違規主體加以懲治。要通過淨化電商直播生态,讓消費者在誠信環境中理性消費,不被各種套路 " 收割 "。
此外," 搖一搖 " 跳轉廣告泛濫令消費者不堪其擾。2023 年 " 雙 11" 期間," 搖一搖 " 跳轉廣告泛濫之勢引發諸多網民熱議。打開一款 APP 時稍不留意就會跳轉到另一款購物軟體,導致網民只能 " 萬分小心,就怕手抖 "。江蘇省消保委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有九成投票者厭惡 " 搖一搖 " 跳轉廣告,認為此功能侵犯了自己的權益。2023 年 2 月,工信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提升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能力的通知》,明确要求規範此類 " 搖一搖 " 服務,但時至 2023 年底,平台類企業對于相關規定落實不徹底的現象依然存在。
中消協還指出,變種 " 生鮮燈 " 存在 " 屢禁不絕 " 隐憂。多年以來,不管是農貿市場還是大商超,幾乎都在使用 " 生鮮燈 "。商品在燈光照射下呈現出良好品相,但消費者買回家後卻發現有不少問題瑕疵,有上當受騙之感。2023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明确禁用 " 生鮮燈 ",引發輿論關注。12 月初,市場上的商戶大多将原本在檔口懸挂的 " 生鮮燈 " 替換成了正常燈具,确保肉類生鮮商品 " 素顏 " 出鏡,但也有消費者反饋稱,一些商戶采取給白熾燈 " 穿衣戴帽 " 等 " 伎倆 " 妄圖 " 打擦邊球 ",給生鮮農產品 " 美顏 ",侵犯消費者權益。
輿論呼籲,讓 " 生鮮燈 " 絕迹,各方還應持續發力。農貿市場等應承擔起主要的管理責任,督促商戶合法合規經營。監管部門不僅要嚴懲違規使用 " 生鮮燈 " 欺騙消費者的商戶,還要适時妥善回應社會各方關于如何界定合規燈具、明确變相擦邊情形的輿論關切,以确保 " 禁令 " 落地見效,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