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救救它,只剩數千人能讀懂的中國文字,歡迎閱讀。
語言和文字,是每一種文明的靈魂所在。
即便是小說劇集中的架空文明,創作者都會創造全新的語言文字來讓這個文明鮮活立體:《阿凡達》潘多拉星的 " 納威語 "、《指環王》" 中土世界 " 復雜的語言體系、《冰與火之歌》中的多斯拉克語和瓦雷利亞語等。
真實世界中更是如此。語言傳遞情緒和民族性格,文字記錄文化和歷史綿延。
甲骨文文化牆。(圖 / 圖蟲創意)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創造了 3000 多種文字,有的業已消亡,如甲骨文和埃及的圖畫象形文字,需要語言學家破譯才能解讀,相當一部分至今仍未破譯;有的留存千年沿用至今,如納西族的東巴文,就是如今唯一仍在使用的圖畫象形文字,堪稱人類歷史的 " 活化石 "。
雖仍在使用,但完全能讀懂東巴文字的在全球範圍内只有數千人,這就意味着,東巴文本身代表的文化特色,是鮮為大眾知曉的。
近日,東巴文漢文合璧《創世紀》知識庫暨 " 中華古籍資源庫 " 古籍數字資源發布座談會在國家圖書館召開。東巴文漢文合璧《創世紀》知識庫由國家圖書館與字節跳動公益、麗江市東巴文化研究院合作建設,圍繞《創世紀》進行設計與開發,利用多媒體動畫、互動、視聽體驗方式建立,探索少數民族文字古籍的知識挖掘與立體呈現方式。
東巴文漢文合璧《創世紀》知識庫暨 " 中華古籍資源庫 " 古籍數字資源發布座談會現場。
唯一 " 活着 " 的圖畫象形文字
東巴文是我國少數民族納西族使用的文字,使用地網域範圍主要分布在雲南北部及與其接壤的四川、西藏少部分地區,其中麗江是最為核心的地帶。納西語将 " 東巴文 " 讀作 " 司究魯究 ",司是木,魯是石,究是标記,意為木石之标記,可引申為見木畫木,見石畫石,以形會意,故為圖畫象形文字。
關于東巴文從何時開始創制,目前學界尚無定論。但東巴文歷史悠久、沿用至今,這是颠撲不破的共識和事實。
麗江納西文字元号。(圖 / 圖蟲創意)
東巴文有 1400 多個單字,能組詞成句,串聯成文。據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研究員李德靜介紹,東巴文主要有兩種用途:一種是記載納西族宗教典籍——東巴經,歷史上,民間祭祀時許多人都會誦讀東巴經文;另一種是民間書寫地契、借條、信件、證明等應用文。
李德靜表示,目前民間能熟練通讀東巴文經典的人已經不多了,掌握東巴文誦讀和書寫的主要是東巴(納西族智者)和東巴文化研究人員。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麗江市東巴文化研究院、麗江市非遺中心、麗江市博物院、玉龍縣非遺中心等相關機構舉辦了東巴文化培訓班,加強東巴文化傳承人培育的同時,麗江當地教育部門也推出了東巴文素質教育課程,讓新生代也能領會到東巴文的獨特魅力。
中國麗江市中心牆上的納西東巴畫。(圖/ 圖蟲創意)
東巴文以形會意," 天 " 的書寫形似穹廬," 地 " 的書寫承載萬物," 太陽 " 寫得既有日之本體又有光芒四射," 雲 " 寫得像孫悟空的筋鬥雲,這些都是直接的象形字。
還有一種指事字,如 " 最早 ",寫作公雞打鳴,打鳴怎麼寫出來呢?納西族人把叫聲寫作曲線。類似的還有 " 喊 ",就是一個人旁邊畫一道曲線,就代表人發出了聲音,自然就是在喊了。如果是天旁邊畫了很多曲線,就代表天雷滾滾,老天震蕩。
東巴文可以記錄非常豐富的典籍故事,在成書時也非常有特色。通常,東巴經典會寫在東巴紙上,這是一種用當地瑞香科荛花屬植物皮制成的特殊紙張,不易黴變腐壞。卷帙浩繁的東巴典籍能保存至今,東巴紙功不可沒。
東巴古籍多以竹筆蘸松明煙灰及動物膽汁制成的墨書寫。一般每頁分為三行,每行約有兩三個直線分段,書寫一般采用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走向,但字的位置和用字多寡,常因人因地而異,甚至同一個人寫的同一句話,在同一本經書裡,字元的位置也有不同。
雲南省麗江市東巴谷東巴文字。(圖 / 圖蟲創意)
李德靜表示,東巴文流傳至今,有着無可替代的重要價值。東巴文對于人類文字發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是麗江的城市标識,也是當地文旅活動不可或缺的内容,許多遊客、特别是親子遊客群來到麗江都會體驗東巴文的書寫、猜字活動。另外,東巴文還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它的書寫方式啟發了許多時尚設計師、文創設計品牌等,成為流行文化的特色存在。
這些價值中,最重要的還是東巴文記載的東巴古籍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但歷史文化難免枯燥,如何在這個速食經濟的時代,将東巴典籍以趣味性、互動性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從躍然紙上到躍然于屏
2023 年 7 月,字節跳動公益承接了國家圖書館推出的 " 少數民族文字古籍資源庫 " 東巴文古籍保護項目,聯合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共同打造 " 東巴文漢文合璧《創世紀》知識庫 "。
在知識庫建設過程中,字節跳動項目團隊實地調研東巴文化、學習東巴文字,與專家學者反復溝通,既保證了知識庫的準确性、專業性和權威性,也兼顧了使用上的趣味性、實用性和互動性,讓東巴文真正 " 活 " 起來。
知識庫網頁由概覽、故事、吟誦、成書、字元、關于我們六大欄目組成。點進首頁,首先呈現的是《創世紀》故事概覽,首頁左邊是文字介紹,右邊以動畫特效呈現了《創世紀》紙書放置于傳統納西族家庭的生活圖景,一旁爐火升騰,茶韻留香,很有生活氛圍。
點擊紙書按鈕,會以翻書動效進入具體的概覽章節,分四個章節介紹《創世紀》内容,左側是文字介紹,配有真人語音朗誦,上方小标題以漢文和東巴文雙語呈現;右側是麗江當代藝術家根據《創世紀》内容繪制的現代東巴畫,原畫作為麗江建設世界記憶遺產納西東巴古籍文獻館時所繪制。
吟誦欄目由當地第 24 代東巴傳人和正文進行朗讀,采取逐頁朗讀的方式呈現。成書部分則講了東巴紙的材質、東巴墨水的原料構成和東巴古籍的書寫裝訂方式,以放大動效呈現東巴典籍封面細節,以翻書動效呈現翻閱東巴典籍的臨場感。
字元欄目選取常用的東巴文字和短語,以彩色方式書寫,頁面文字會随遊標指向呈現具體的釋義和讀音,方便讀者用猜字的方式進行辨讀。" 關于我們 " 欄目則介紹了項目緣起、宗旨、合作方等信息。
據知識庫項目相關設計負責人、字節跳動設計師介紹,将欄目設定成上述順序,符合由淺入深的認知規律。" 整個頁面設計富有自然感和生活氣息,使得較為晦澀的知識内容具有了易獲取性和趣味性。同時,内容上與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反復核對,又兼具了權威性。"
東巴文漢文合璧《創世紀》知識庫暨 " 中華古籍資源庫 " 古籍數字資源發布座談會現場。
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表示,整個項目從 2023 年 7 月開始打磨了整整 6 個月,從意向溝通到方案策劃,再到實地調研、設計研發,最後是校對和優化,其間有無數個加班到深夜的時刻,但當知識庫上線的時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據知識庫項目技術團隊負責人、字節跳動研發工程師介紹,整個項目運用了多種前沿互聯網技術,首先,為了将紙本素材上傳,用到了 OCR 掃描技術;掃描上傳後,為了讓網頁顯示效果更立體逼真,還必須用古籍相關整理技術進行段落、标點整理;為了更好還原紙本的翻書真實感,還要設計翻書動效,讓頁面體驗更加絲滑。
據了解,動效設計是整個頁面技術難度最大的部分,特别是字元欄目的動效,但在字節跳動技術團隊的努力下,頁面達到了立體流暢、還原度高的展示效果。
《創世紀》,終将出圈
東巴經典浩如煙海,留存至今的有 3 萬多冊,分别收藏于我國的麗江、昆明、南京、北京、台灣地區,及美、英、法、德、意大利等國家。其中,創世史詩《創世紀》、英雄史詩《黑白戰争》、悲劇長詩《魯般魯饒》并稱為 " 東巴文學的三顆明珠 "。
" 三顆明珠 " 中又數《創世紀》最具代表性,這也是知識庫以《創世紀》作為呈現對象的原因。《創世紀》又名《崇般圖》," 崇 " 意為 " 人類 "," 般 " 為 " 遷徙 "," 圖 " 為 " 出處來歷 "。顧名思義,《創世紀》體現了納西族人對世界由來的樸素認知,代表了納西族的世界觀。
麗江東巴文化中,納西族用來祈願的心願鈴铛。(圖 / 圖蟲創意)
《創世紀》有多個版本。《創世紀》知識庫收錄的國家圖書館藏東巴文漢文合璧《創世紀》1950 年的繪本,為納西族學者周汝誠手寫贈送中央民族訪問團的納西族代表性東巴典籍,全書每面上端為東巴文,下端為漢文翻譯。
這個版本的故事共 4 章——
第 1 章 " 開天辟地 ",叙述天地混沌之初創世神安置萬物,人類、善神、惡神均從神雞下的蛋中誕生。他們開天辟地,共創神山。人類傳至第 9 代,藏族、納西族、白族共同的始祖崇忍利恩出世。
第 2 章 " 洪水翻天 ",叙述崇忍利恩兄妹婚配,招致天神發怒,以洪水淹滅人類,唯崇忍利恩得神助度過洪災,與天女襯紅葆白相愛。
第 3 章 " 天上烽火 ",講述天女帶崇忍利恩上天向天神求親遭刁難。在天女幫助下,崇忍利恩完成了天神交辦的幾件難事,終于與天女結成良緣。
第 4 章 " 遷徙人間 ",講述崇忍利恩與天女帶上天神賜予的畜種、谷種順天梯返回人間,途中戰勝了各種困難,遷到大地扎根。但他們生下的 3 個兒子都不會說話,使者蝙蝠上天獲得天神開啟智慧的秘訣,3 個兒子終于學會說話,分别成為藏族、納西族、白族的祖先。
納西族。(圖 / 圖蟲創意)
據李德靜介紹,《創世紀》中不僅表現了關于世界萬物來歷的哲學觀,也體現了納西族東巴文化的核心: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人與自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不斷交往、交流、交融的事實和共同體意識的具體體現,與當今倡導的民族團結理念不謀而合。
因此,以《創世紀》為呈現對象推出東巴文知識庫,不僅能體現納西族的哲學觀、自然觀和價值觀,還能作為宣揚當今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良好素材,一舉兩得。
當然,《創世紀》的内容不只上述兩點,崇忍利恩求取天女過程中歷盡艱難險阻終于成婚。這一方面是愛情忠貞不渝的體現,堪比《梁山伯與祝英台》,另一方面也是人類攻堅克難精神意志力的表達。
《創世紀》的故事值得好好閱讀,汲取營養,而東巴典籍又何止一部《創世紀》,這只是一個開始,卻是不得不馬上開始的開始。
作者:土衛六
校對:楊潮
排版:鹿子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