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北大教授直言:看不懂國外的學術論文,還天天喊着要進世界一流,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必記本 作者:喬曉春,曾任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 年進入北大工作,現任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
1
中國社會科學領網域的五大怪象
喬曉春剛進入社會科學圈子的時候,就覺得有 " 問題 "。
在進入人民大學讀人口學研究生以前,他是學數學的。" 學數學有一個習慣,每天上課是老師上來先講一個定理,然後整節課就論證這個定理。社會科學則不然,經常是一個結論到另一個結論,沒有證明或者證據。有很多結論,表面直觀感覺好像是對的,但是往深一想就知道不對。"
喬曉春開始懷疑社會科學一些所謂的結論。
經過多年研究,喬曉春得出一個結論:中國社會科學專業門坎非常低。任何人都可以做研究,甚至比受過十幾年專業訓練的人還要好。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喬曉春分别對中國社會科學領網域中的五種怪現象進行分析。
第一,非專業人員比專業學者在社會上更有影響。喬曉春以二胎政策為例,網絡上名氣很大的 " 專家們 " 長篇大論地探讨二胎政策,但沒有一個是真正做研究的相關學者。此外,喬曉春經常發現時下出版的人口學專著,作者他都不認識, " 人口學是小學科,加在一起沒幾個人,天天開會就這幾個人,看來看去都看煩了,沒有新面孔。" 不是人口學研究者卻寫人口學專著,還有人叫好,喬曉春無法理解。
第二,未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可以輕易進入專業領網域。喬曉春回憶,有一次在人口學研讨會上,一個門口路過的路人舉手發言,反駁會上一位學者的觀點,講完後大家都給他鼓掌,認為他講得非常好。喬曉春開始反思,為什麼受過專業訓練的學者會被一個路人說倒?這些年難道白學了嗎?
喬曉春發現,社會上所謂的知名學者,往往是經常在媒體上出現的,在一些社會活動裡很有影響的人,但事實上,通常在媒體上講的都不是專業的話。" 用大眾的話來講學術,通常來說做不到,要麼就是在做科普。" 喬曉春強調,屬于一個專業社群的人,是通過專業術語在對話,普通老百姓是聽不懂的。
" 在國外,一個學科的成熟程度取決于這門學科有沒有一本專業的詞典。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專家的,或者說沒有資格在這個領網域做研究。老百姓只關心結論,不關心證據,但是在學術界,講結論必然要提供證據來源。" 喬曉春提醒學生們,真正的學習不是學别人講了什麼,而是學習分析問題的思路,如何證明這個問題,這是作為學者首先要學的東西。
第三,社會科學很多研究是憑經歷、感受、哲學推理下結論的。喬曉春發現,很多社會科學的論文裡沒有數據,全都是講理論或者感受。1995 年喬曉春受邀參加北京世界婦女大會預備研讨會,會上他提出了很多問題,最後會場起哄要把他轟出去。" 學術應該是平等的氣氛,我講得不對大家可以反駁,但是為什麼不允許我講?後來我發現,他們認為我不是婦女,老提意見他們就受不了了。" 喬曉春反思,如果社會科學研究是依靠經歷來做,人口學研究死亡,難道要死兩次才有資格做研究?
第四,結論通常是靠争論得出的。在喬曉春看來,社會科學的結論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一定是有條件的。在學術問題上一味地争論就像是進行辯論賽,沒有絕對的對錯,完全是浪費時間。
那麼結論應該如何得出呢?喬曉春仍以辯論賽為例,假設辯題是 " 父母離異是不是子女也更容易離異 ",最好的方法是發放問卷,用數據模型證明出來自己的觀點。" 科學和不科學的區别就在于,科學要證明出結論,除非别人推翻了論證過程,否則無法推翻你的結論。"
第五,不做文獻回顧,研究只憑想象。喬曉春回憶自己當《人口研究》雜志主編(注:1994-1999 年)的時候,為了推動學術規範化,規定沒有參考文獻的論文不予發表。但出國以後他反思這其實意義不大,因為中國論文裡引用的許多文獻,本身就是沒有經過證據研究就得出的結論," 絕大多數是别人拍腦袋想象出來的,沒有證據。如果沒有被證明過,它就不應該叫做結論,或者不應該叫做已經做完的研究。" 喬曉春建議學生們,可以把這種 " 結論 " 作為自己的研究選題,一旦證明出來,真正的署名權就應該歸屬于自己。
2
社會科學面對的難題:
研究對象是復雜而不确定的人
科學是什麼?
喬曉春引用國外書籍的定義:科學是解釋經驗現象的一套系統方法。而經驗現象指的是可觀測、可測量的客觀事實。因此,社會科學研究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方法為手段,進而使得雜亂無章的表象事實呈現出規律。在實際研究中,往往把事實抽象成數據,針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 這個結論,是事實,數據得出的結論,不是研究者。研究者只是事實的收集、整理、組織、分析者,而不應該是事實的承載者,個人的經歷和感受是不能作為一般事實來下結論的。"
在喬曉春看來,比起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更難,因為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是復雜對象、不确定性對象。
假設你以幸福感為研究課題,收入高是不是一定幸福?受教育程度高是不是一定幸福?其影響因素非常復雜,并且因素和因素之間還會相互影響、相互幹擾,這就是復雜性問題。" 人的行為決定因素是非常復雜的,不像自然科學的決定因素非常簡單,具有确定性關系,可以用一個數學函數明确地表現出來。" 喬曉春說。
再假設研究離婚問題。有兩對夫婦,所有條件都一樣,但結果一對離異,一對沒有。" 同一個行為,原因可能不同,反過來說,同一個原因結果可能不同,這是不确定性問題。" 喬曉春說,研究社會科學,必須用統計,而不能用确定性函數,因為統計是講究不确定性的方法。
那麼大數據對于社會科學研究是否有所幫助呢?在喬曉春看來,大數據是有局限性的。" 社會科學研究反映的是一般人群的結果,而大數據有的時候只針對特定人群。此外,大數據所涉及的往往是獨立變量,很難把所有變量都整合在一起,但是社會科學用的數據有很多變量,變量和變量之間可以聯系起來。學術研究探讨的是因果關系,但是大數據只強調一件事情,只能得出相關關系,所以從科學研究來說是有它的局限性的。"
此外,喬曉春預測,當大數據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會出現科學主義盛行的問題,意即當所有人的行為都可以記錄以後,就意味着人的未來可以預測。" 比如你找對象,如果大數據搞得好以後,你會上網做預測,因為網上已經把所有人結婚狀況記錄下來了,你把信息輸進去,系統會告訴你應該找誰。如果他用數據告訴你找難看的你以後會更幸福,你怎麼辦?"
喬曉春分析,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較為復雜,其研究方法理應更為復雜,但在實際研究中,一些學者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因而憑借感覺來簡單化處理。" 你會發現社會科學很多憑感覺做的研究,結論都是常識性的。你會感覺很對,只是他提前說了出來。"
在喬曉春看來,社會科學容易做得不科學,主要原因是很多學者混淆了研究主客體。" 盡管你和研究對象都是人,但是你不能代替你的研究對象來回答問題。有的人覺得他過去有很多經歷,有資格回答,但是他經歷過不代表他的研究對象經歷過。" 而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是物,人無法體會物的感覺,因此自然科學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比如研究這個桌子,你得把它解剖以後才能知道有什麼成分,你不能代替桌子說,因為你不是桌子。但是人可以這麼做。"
3
先學習國外理論
再思考如何根據中國文化背景進行改造和完善
按照 " 把個人經歷和感受作為一般結論,推廣到普通人群中 " 的研究思路,經歷豐富、口才和文筆比較好的人更容易成為專家," 你會發現社會科學很多論文寫的像詩一樣 ",喬曉春說。但是在國外,學術論文最基本的原則是要用最簡單的詞匯和語句,避免用復雜晦澀的文字講學術," 但是在中國越是晦澀的,越是那種大詞,這個文章好像就越容易發表。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過于關注表面的東西。"
喬曉春分析,中國做學問的理念跟西方完全不同,西方是把學問做得簡單,中國的理念是要寫得非常深奧。" 我記得我當時進人民大學搞人口理論,原來覺得很簡單的,等聽完課我糊塗了。後來我給理論下了結論,什麼叫理論?理論就是把明白的人給講糊塗了。" 喬曉春以統計學中的名詞 " 極大似然估計 " 為例,英文其實是(注: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即 " 可能性估計 "," 我後來想這肯定是搞文言文的人發明的,沒學之前一棒子打暈了。我當時是先學中文,再用英文學一遍,我發現有上當的感覺,完全被騙了。"
喬曉春提倡學習國外的理論,看重的是其經過實證的可信度," 國外理論的形成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它是經過實證的。将以往的研究和結論,整合在一起歸納出一個普遍的規律,這才叫理論。" 但是對于國外理論如何适用于中國,喬曉春仍存有疑慮," 比如自信研究中,外國人會直觀地告訴你他的感受,但中國人是繞着說的,研究者要能理解他的意思,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喬曉春認為,應該先學習國外理論,再思考如何根據中國文化背景進行改造和完善。" 有一點我覺得很遺憾,中國這三四十年的變化,對中國人的改變太大了,但是很可惜,沒有一個能夠反映這個深刻變化的研究,就是我們沒有方法。"
喬曉春介紹,他曾在美國聽過一門課《生命歷程》,研究社會事件對人的影響。有一位老師研究美國大蕭條到二戰時期對美國一代人的影響,反映美國性格是如何塑造的。" 後來我上課跟這個老師講,你的生命歷程是研究社會事件對美國人性格的影響,但是美國沒發生過什麼事件,把這個方法拿到中國來,中國人從上山下鄉,到改革開放,特别是農民進城,影響天翻地覆,可惜沒有人研究。這個方法拿到中國來不僅能夠做出研究,而且對理論方法都有很大的貢獻。"
對于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現狀,喬曉春表示擔憂," 社會科學如果繼續這麼做的話,結果是不僅制造了大量的學術垃圾,還導致學生不用數據,不懂數據分析方法,看不懂國外的學術論文,不僅是方法看不懂,連思路都不知道。然後還要天天喊我們要進入世界一流。"
事實上,在喬曉春看來,中國學生是具有極大優勢的," 我們在初中、高中時候的訓練太好了,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有過中國中學生的經歷,魔鬼訓練、高考,導致我們學生的基礎非常好。"但是進入大學之後,社會科學往往丢棄了數學,而數學是社會科學方法的基礎。在喬曉春看來,只有當專業訓練成為學科必備的準入條件時,社會科學才算成熟了。" 實際上是過程塑造了一個學者,如果一個學科是用規範、技術、方法來研究,其他人是進不到你的學科裡來的。"
最後喬曉春總結道,中國社會科學離科學還有多遠,結論是我們還沒有上路,不在同一條路上,無法測量距離。" 就像是打架時我們用中國功夫,人家用現代武器。中國學者可以把圖紙畫得很漂亮,但是缺乏方法工具,造不出這棟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