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互聯網金融個人網絡消費信貸信息披露》等4項金融國家标準發布,歡迎閱讀。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四紅)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 " 協會 ")8 月 23 日消息,近日,協會牽頭研制的《互聯網金融 個人網絡消費信貸 信息披露》《金融行業開源軟體測評規範》《互聯網金融智能風險防控技術要求》《互聯網金融 個人身份識别技術要求》等 4 項金融國家标準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 " 國标委 ")正式發布。以上 4 項金融國家标準由全國金融标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 " 金标委 ")歸口并執行,人民銀行為主管部門。
《互聯網金融 個人網絡消費信貸 信息披露》(GB/T 42925-2023)由協會牽頭組織中信百信銀行、四川新網銀行、北銀消費金融、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螞蟻科技集團等部門編制。
該項标準規定了境内從事個人網絡消費信貸業務的從業機構信息披露行為相關要求和内容,包括信息披露的原則、範圍以及具體披露信息内容等,信息披露應遵循真實性、完整性、準确性、及時性等原則要求,披露對象範圍包括面向社會公眾、面向個人網絡消費信貸的借款人,具體披露信息内容主要分為從業機構信息以及貸款年化利率等關鍵業務信息。标準的研制發布将為有關從業機構規範信息披露行為提供指引,進一步提高從業機構信息透明度,在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和從業機構商業秘密的前提下,向公眾公開、透明地披露相關信息,有效保障消費者知情權等合法權益。
《金融行業開源軟體測評規範》(GB/T 42927-2023)由協會牽頭組織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聯、交通銀行等部門研制。
該項标準規定了金融行業開源軟體測評體系和對應的測評模型與測評方法,适用于金融行業的開源軟體測評工作。标準的研制發布将有效規範金融機構在引入開源軟體前進行評估,幫助金融機構進行技術路線選擇和開源軟體選型,提升開源軟體的質量和成熟度。
《互聯網金融智能風險防控技術要求》(GB/T 42929-2023)由協會牽頭組織支付寶、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東華興銀行等部門研制。
該項标準規定了互聯網金融場景下智能風險防控技術所需滿足的技術框架、功能要求、技術要求、實現的安全要求以及運行要求等,适用于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組織機構,以及提供智能風險防控技術服務的機構。标準的研制發布有利于從技術層面規範在互聯網金融領網域廣泛應用的大數據風控平台,提升從業機構的風險防控能力,尤其是有利于防範互聯網金融新型賬号、交易、支付和信貸風險。
《互聯網金融 個人身份識别技術要求》(GB/T 42930-2023)由協會牽頭組織支付寶、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聯、曠視科技、同盾科技等部門研制。
該項标準規定了應用于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個人身份識别技術要求,包括技術框架、憑據技術要求、身份識别技術要求以及安全要求,适用于互聯網金融服務中與個人身份識别相關的服務與活動。标準的研制發布有利于在互聯網金融服務中實現個人信息保護、信息安全、數據安全與交易便捷之間的良好平衡,有利于實現對個人身份識别可信度的互認,防範洗錢風險、電信詐騙等風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