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2023年,内娛“大事記”,歡迎閱讀。
時間的指針來到歲末,回溯 2023 年内娛,是另一番光景。沒有密集的頂流塌房,天降紫微星的預言也沒有兌現。影視劇主角不再是絕對 C 位,配角上桌的奇觀頻頻上演。待爆咖同根不同命,一夜飛升與原地踏步冰火兩重天。沉寂多年的電影圈迎來久違的新星,古偶現偶風評兩極化。
《花少 5》歸來,但在正能量旗幟下 " 花學 " 消失,大眾談資從原本的扯頭花轉向 CP 大亂炖,尋找情緒價值代餐。這邊姐圈叔圈補充新血,那邊流量藝人跟粉絲依舊因立場錯位陷入番位拉鋸戰。愛豆缺少舞台跑去種地卻收獲意外驚喜,CP 營業内卷愈發白熱化,内娛活人真性情發言慘遭翻車。
盡管較前幾年不時投出重磅炸彈,2023 年内娛似乎略顯平淡。有了同行黑天鵝的前車之鑑,明星們如今更如履薄冰。就連熱搜 " 爆 " 的含金量好像都有所下降,從孩子、代孕、逃稅變成紅毯比美大賽。
今年内娛發生的一些代表性事件,在重塑藝人生态與行業秩序,也昭示了新的輿論環境下,與 " 娛樂至死 " 共舞的生存法則。命運的齒輪仍在轉動,但 2023 内娛圖景即将定格。
配角上桌,喧賓奪主
如果說前幾年是好演員等來柳暗花明,那麼今年則是配角迎來春天。兩者并不矛盾,因為今年上桌的配角,都有演技打底。《狂飙》裡的 " 大哥大嫂 " 張頌文、高葉,诠釋了蒙塵明珠綻放光芒,兩人商代破冰、身價上漲。《漫長的季節》演聾啞人傅衛軍的蔣奇明性張力拉滿,在輿論場引爆 " 閉嘴是男演員最好的醫美 " 熱梗。
《長月燼明》的陳都靈,把女二演出如女一的存在感。《我的人間煙火》魏大勳撕掉綜藝咖刻板印象,刻畫了隐忍克制的新中式霸總孟宴臣強勢出圈。《雲之羽》更是配角抱團上桌,丞磊、田嘉瑞、盧昱曉相比自身有了質的飛躍,影視和商務資源更新。放眼電影圈,《孤注一擲》的孫陽、王傳君,同樣閃耀不輸于主角的配角光環。
配角一般被視為影視作品點綴,戲份不多實際上卻可能是編劇的 " 心頭好 "。在主角創作導向框定下,配角的生長土壤更為自由。可以是雜糅人性黑白灰的小人物、審美非主流的土狗男孩,抑或被植入符合新兩性關系内核的非典型精英男,和雌雄同體極致反差感的瘋批。
配角在有限戲份内實現逆襲,除了編劇點石成金,還離不開兩大主要推手。一是粉絲。在參與式文化和開放式輿論環境構建新反饋機制下,粉絲基于自身審美趣味二創多元物料,裂變出如病毒傳播的效果助推配角出圈。
粉絲追捧配角,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文娛產品消費套路的識破,從而采取的反抗行為,并包含對一些主角 " 才不配位 " 的抵觸心理。
二是項目組盤者。愛奇藝主控出品的《雲之羽》選角值得玩味,丞磊經紀公司超級向上是愛奇藝旗下子公司,盧昱曉經紀公司眾星時代的股東名單裡有愛奇藝。田嘉瑞經紀公司最世文化由郭敬明掌舵,後者正是該劇的導演。
然而力捧之下,并非每個 " 關系戶 " 配角都能紅,還要取決于人設和故事線的精彩度,以及演員演技能否為角色增光添彩。現在早已過了主創喂什麼、觀眾全盤接受的時代,當閱聽人端審美更新,倒逼的不止是影視作品亟待提質,還有演員急需精進演技,這可是安身立命的支點。
配角上桌,折射演員生态開始轉向良性競争,而 Ta 們的崛起也在某種意義上帶來職場啟示:黎明前的黑暗總是最黑的,但破曉将會為等待它的人來臨。所以,即便身處暗夜也不要放棄信仰。
待爆咖們,悲喜各異
内娛喜歡押寶,那些手握不錯存貨的小生通常被寄予厚望。他們已跳出個體意義,成為承載精神股東榮辱甚至是财富前景的符号,并為互聯網樂子人提供了豐富的社交貨币。
脫胎于豆瓣的 " 待爆帝 ",名單歷經流變、隊伍日漸浩大。今年,以張凌赫、張晚意、鄧為、陳哲遠、王星越、李昀銳等人為代表的待爆咖都有新作亮相,有人歡喜有人憂。
《長相思 1》帶飛鄧為、張晚意,王星越憑《為有暗香來》《寧安如夢》下半年彎道超車。陳哲遠在現偶《偷偷藏不住》小爆,可惜不到一個月就在古偶《郎君不如意》失利。李昀銳一影三劇,但沒吃到多少紅利。
雖說紅是玄學,可也有迹可循。縱觀摘掉待爆标籤、成功進階的演員,幾乎都踩中天時地利人和,然後就是拼運氣。比如鄧為、張晚意的紅,正是暑期檔 + 大平台 + 古偶劇 + 好角色的產物。
不得不承認,古偶造星勢能依然強勁,是小生脫離待爆變成真爆的最佳捷徑,加成的長尾效應也相對顯著。《長相思 1》播出後至今,鄧為、張晚意不斷解鎖新代言,前者更接到奢侈品牌遞來的橄榄枝。
有年輕男演員說演古偶無需演技,只要顏值、人設到位就行。這種對演員職責不太負責任的論調被網友抨擊,可或許有一定的 " 存在即合理 ",畢竟公眾對古偶醜男的聲讨已經上升到難以容忍的地步。
《蒼蘭訣》為張凌赫創下事業首個高光,題材、檔期優勢和長珩的吸睛人設起到不小作用,演員也許本色出演,不用貢獻炸裂演技就能消化角色。
爆劇對演員的加持,有時能掩蓋演技不足的事實。這也是為何有的人離開熱劇濾鏡,立刻 " 原形畢露 ",昙花一現。
哪怕演技在線的小生,也難保證爆了後長紅不衰。《長相思 1》收官後,張晚意今年又播出三部題材迥異的劇,但囿于題材,《父輩的榮耀》《非凡醫者》的高口碑與熱度倒挂。這并非因為他的演技拉胯,才導致沒有延續暑期檔獲得的紅利。
由此衍生出一些問題:當大家在讨論待爆咖時,待爆與爆的界線該如何科學界定?若出現在兩者間反復橫跳,是根據表象推測因果還是從底層邏輯來理性看待?驅動演員晉級的,究竟是真本領還是集齊了開挂的外加 buff?
厘清這些疑問,待爆帝仿佛變成偽命題,其意義或許不再那麼重要。而演員更不應被此綁架束縛,基于自身定位、在能力範圍内好好規劃表演路線,才是通往 " 爆 " 的正道。
電影新星,性别失衡
" 三金影後 " 周冬雨今年上映七部電影卻卷入滑鐵盧,暴露自身短板之餘,也與女演員在電影圈角色類型較單薄限制發展的外因有關。而與之對應的,是男演員在電影圈擁有一定優勢。
不可否認,在男性主創主控創作話語權的電影圈,男性角色的發揮空間顯然更大。名導加持、角色紅利,均湧向中青年男演員,甚至轉化為實打實的獎項,沉澱為口碑後又為表演道路開辟更廣闊天地。
所以,除了我們看到的帶有主創視角标籤的 " 謀女郎 "" 剛女郎 " 能讓一些新人女演員脫胎換骨,以及極少數從女性電影脫穎而出的中女演員,真正憑電影爆紅的多以男演員為主。比如出演《北京愛情故事》、《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劉昊然,《我不是藥神》的章宇,以及今年在《封神 1》" 橫空出世 " 的于适。
大眾對電影裡形同素人的新臉,具有某種先天性獵奇心。大銀幕放大了這份新鮮感,一旦演員表現抓人并具有辨識度,便會得到指數級效應的反哺。于适,即為典型代表。
他的飛升,折射了國產電影市場對潛質新人的賦能,也反映了被流量喂養多年的大眾審美疲勞與飯圈對新血的飢渴。于适出圈,得益于新面孔稀缺性、養成系營銷和新興輿論環境的合力。這已經超出了姬發一角賦予他的因滿足男性觀眾慕強投射和女性觀眾崇拜英雄主義的圈粉範圍。
誠然,電影造星不如劇集,在另個角度卻意味着影圈新星含金量更高。他們不僅擁有跨屏演劇的降維打擊優勢,也享受行業鄙視鏈在對演員段位加成上的紅利。因此,電影往往成為流量藝人轉型的突破口。
然而,并非每個轉戰電影的流量花生都能滿載而歸。前幾年資本攪局行業亂象叢生,讓一些人被冠上 " 票房毒藥 ",給觀眾留下 PTSD。因此,後入局電影的流量反倒面臨更嚴峻考驗。即便頂流,也必須接受大眾審視。
于是,衍生出另一種意義的、自帶高人氣的電影新星。前有易烊千玺,今有王一博,兩人都曾在主流權威獎項留名——前者多次提名金雞、百花、金像最佳男主,後者憑《無名》入圍金雞獎最佳男配。
今年王一博有四部電影上映,題材無一重復,不少都是 " 硬骨頭 "。事實上,在《陳情令》爆紅後一年,他就開始踏上多元探索之路。一邊演硬漢類角色試圖打破外形禁锢來扭轉外界偏見,一邊影劇雙管齊下磨煉演技。
會發現,能成為電影新星的年輕男演員,大都有表演野心。他們的被看見、被認可,是背後付出的努力在支撐,不論進入電影圈時有無光環。當然,這種良性的卷,大家都樂見其成。
結語
在注意力經濟時代,明星的 24 小時切割後被商品化,繼而具象為市場價值。Ta 們以作品或活動在公開場合的亮相,以及私下的言行舉止,都是觸發輿論場巨浪的助推劑。
圍繞明星發生的娛樂圈大事件,為大眾提供了日常生活的情緒出口,演化為變幻莫測的輿情。2023 年畫下句點,所有喧嚣,既成過往。2024 年序章即将開啟,内娛這片星河又會震蕩出哪些漣漪,且行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