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我們能不能敏感于“南方小土豆”?,歡迎閱讀。
伴随着哈爾濱旅遊的爆火," 南方小土豆 " 一詞泛濫社交網絡,蔓延至官方媒體。
在土豆文學中,沒見過世面、身高不夠的南方人是被 " 高大東北人 " 争相 " 寵着、哄着 " 的對象。
當玩梗愈演愈烈,有網友感知到不适,認為 " 南方 " 與 " 土豆 " 涉及地網域與身高的雙重歧視,即便萌化也是對人的物化。但也有官媒發文稱 " 不必對‘南方小土豆’的說法過于敏感 ",這不過是一種 " 親昵的愛稱 "。
我們該不該敏感于 " 南方小土豆 " 這一稱謂?
現代社會,身高對個體自我認同及其在人際、群際互動中的影響越來越大。許多人因身高而焦慮、自卑,甚至為此接受 " 斷骨增高 " 等風險極高的手術。
RUC 新聞坊曾分析知乎 10027 條相關讨論、微博 721 個相關話題,并采訪了多名曾受身高問題困擾的青年,探究身高如何被建構為一種 " 問題 " 和 " 病症 "。今日借此機會重發此文。
我們認為,對有身高焦慮的人群而言,再可愛或善意的調侃,也可能是沉重的。同時,大面數據也表明," 南方土豆 " 可能是一種過時的刻板印象,社交媒體誇張了身高的區網域差異。
" 我想長高 ":人們距離理想身高有多遠
" 最萌身高差 "" 女生有多在乎男生的身高 "" 女生身高 155 的感受 "" 女生身高 160 有多可愛 "" 男生身高 170 算矮嗎 "" 男生身高 170 以下的感受 "…… 在微博熱搜上,與身高相關的話題常常榜上有名。根據相關微博話題讨論内容,社交媒體上對男女身高的關注點基本一致,所建構的理想身高分别為男性 180cm,女性 165cm。
那麼現實生活中的身高分布情況如何呢?
依據各省國民體質監測公報中的身高數據(由于部分省份未具體公布相關數據,RUC 新聞坊在每個地理分區選取了 1~2 個省份作為代表)和《中國 2010 人口普查資料》(即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中的人口年齡結構估算 20~59 歲年齡群體的整體平均身高,可以看出,身高分布有着較為明顯的地網域特征。東北、華北與西北地區男性平均身高在全國男性平均身高之上,而華中、華南、西南和東南地區則在全國平均值之下。
然而,即使是平均身高最高的華北和東北地區,20~59 歲男性的平均身高也只有不到 172cm,而其他地區的男性平均身高均未達到 170cm,貴州地區僅為 165cm。另外,北京市平均身高最高的群體(20~24 歲男性)的平均身高為 173.4cm,也同 180cm 的 " 标準 " 存在一定距離。
當理想照進現實,對高個子的向往和低水平的平均數之間的差距,觸發了 " 不達标者 " 内心的失落感。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幾厘米,似乎成為了理想人生面前的最後一公裡。
為了彌合理想和現實的鴻溝,人們使出渾身解數。有的試圖以生理規律為突破口,采取吃鈣片、喝牛奶、鍛煉拉伸等方法,希望能夠抓住青春的尾巴,實現 " 二次發育 "。有的則選擇了穿增高鞋、塞鞋墊、改變發型穿搭等物理手段,希望能從視覺上改善個子不夠高的形象。
但是,同生理規律鬥争的赢面終究太小,而物理手段 " 治标不治本 ",于是長高需求迫切者走向了一條看上去更加科學有效的道路——做增高手術。
" 斷骨增高術 " 又叫 " 肢體延長術 ",通常應用于嚴重創傷、脊柱側彎、肢體不等長等先天性畸形患者。一般要先把患者的骨頭敲斷,再用外固定支架進行固定,根據人體組織再生能力和特點,每天進行拉伸和延長。在我國,國家條例明令禁止除醫療目的以外的肢體延長術。 [ 1 ]
盡管國内明令禁止,但依然有健全者為了彌補身高的缺憾選擇铤而走險。我們在慧科新聞搜索研究數據庫中以 " 增高 "" 手術 " 組合關鍵詞進行檢索,經篩選後共得到 583 篇報道,其中不乏出于自卑心理進行手術的情況。但就結果來看,部分接受手術者盡管在某種程度上如願以償 " 長高 ",但同時也面臨着影響正常生活的副作用,反而得不償失。
" 那些難以磨滅的自卑 ":未達到理想身高意味着什麼?
盡管增高之難常使失意者們咨嗟,部分增高手段也存在不确定性,人們對 " 最後幾厘米 " 的執念卻從未停止。說到底," 身高 " 不僅是生理特征,更牽連着廣泛的社會意義。
我們在知乎平台以 " 身高 " 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結果顯示,讨論中提及最多的身高是 "170" 和 "180",提及最多的詞語是 " 長得 "" 在意 " 與 " 自卑 "。
拿破侖曾說:" 我承認我的身高很矮,但如果你以此嘲笑我,我就砍掉你的腦袋,來縮短我們之間的差距 "。心理學家阿德勒将此概括為 " 拿破侖情結 ",指身材矮小會帶給人自卑感, 并促使人們通過訴諸暴力來補償身高和權力的不足。 [ 2 ]
人與人之間身高的差别,從不僅僅表現在每個人的外貌上,更深深影響着個人社會知覺、人格和心理健康。有研究者認為,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身高較高者有着更健康的心理狀态和更高的幸福感,焦慮、抑郁水平更低。 [ 3 ] 身高上幾厘米的差距,可能就是個人一輩子如影随形的 " 陰霾 "。
這也與我們在知乎平台獲取的數據相互印證:" 身高造成的自卑幾乎籠罩了我的整個青春期 "" 我到現在都在意别人說矮什麼的 "。這種自卑與在意不僅體現在身高較矮的群體中,身高過高的群體,也會遭遇這樣的身體羞恥(body shame),身高 174cm 的大薇(女)告訴我們,她在五年級的時候就超過 170 了,升入初中,身邊的同學給她起的外号是 " 大恐龍 ",她感受到了極大的羞辱感,從此故意含胸駝背、矮報身高。
這種由身高差距帶來的心理變化,一旦落實到求職找工作的過程中,就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實驗顯示,人們往往認為那些身高較高的人更具說服力、有着更強的工作能力。 [ 4 ] 某地產集團 HR 在接受我們采訪時也表示:" 地產公司往往比較注重員工的外形,同等條件下,我們更願意錄取一些身高或容貌更有優勢的同學。" 中國勞動力市場存在 " 身高溢價 " 現象,一定的身高優勢可以獲得加薪的機會。 [ 5 ]
在這種偏見的作用下,那些身高較高的人可以坦然享受這份由身體帶來的潛在 " 福利 ",而身高較矮的人則只能訴諸其它方式來獲取自我安慰、得到更加平等的待遇。某知乎網友在評論中表示他會為了找工作虛報身高," 我是為了找工作,不虛報身高真不行啊 ";上海某高校大學生小毛(男,167cm)則表示,現在的他對身高很平和——他決定将來做技術崗的工作,所以身高對就業影響不大。
在競争激烈的婚戀市場上," 身高 " 是天然的隘口,将不達标準的單身男女們拒之門外。" 對象一定要高,好改善自己的基因,不影響下一代。" 諸如此類的現實考量将浪漫擊退,使身高成為談婚論嫁的重要籌碼。而在 " 高 " 标準的背景下,身高的 " 通貨膨脹 " 亦引起熱議。在新浪微博的歷史熱搜中," 虛報身高最狠的一次 " 曾 13 次上榜,其中不乏對婚戀市場上虛報身高現象的批評和探讨。
身高所引起的 " 擇偶焦慮 ",不僅體現在談婚論嫁的現實中,還走向社交平台,成為一代人普遍關注的話題。知乎平台的數據顯示,在讨論身高時," 對象 " 往往緊随其後," 嫌棄 "、" 在意 " 等戀愛語境下的态度表達亦頻繁出現。盡管各人對于理想身高的标準有所不同,但 " 至少不能比自己矮 " 已是社交媒體上(多出自女性用戶)的常見話語。
對身高的要求就像一杆天平,男女雙方在天平的兩端放置籌碼,這場平衡遊戲所規制的從來都不是單一的性别群體。有學者研究發現,擇偶市場中," 身高高于平均身高的男性 " 和 " 身高低于平均身高的女性 " 更受青睐。 [ 6 ]
身高 174cm 的大薇表示,父親因為害怕她長到一米八,曾一度不讓她食用奶制品。" 女孩太高像傻大個,嫁不出去。" 父親的觀念使她一度覺得女孩個子高是一種恥辱。而一位身高 153cm 的男生則認為," 身高低于一定程度之後,女生基本不可能會有想在一起甚至度過一生的想法。"
" 身高從來不是自己的事 ":身高的社會化
當身高所牽連的社會意義反饋到個體上,便延伸出了豐富的、分化的社會體驗。身材高大和許多優勢聯系在一起,高個頭隐喻着權力和重要性,而矮小則意味着劣勢與弱勢。由于具身認知效應,身高較高者更容易受人尊敬," 高手 "" 高高在上 "" 位高權重 " 等隐含高大意思的詞匯通常用來形容積極的、高地位的事物或人;而 " 低俗 "" 低三下四 "" 低眉順眼 " 等隐含矮小意涵的詞匯則往往被用來形容消極的、低地位的事物或人。 [ 7 ]
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指社會文化對某些群體持有負性刻板印象,群體成員在特定情境下由于擔心别人會以這種觀念來認知判斷和對待自己,同時擔心自身的表現會證實這種刻板印象而產生的威脅感。 [ 8 ] 當被污名或在某些方面被貶低的群體(devalued group)處于特定的能力評價情境時,他們會因為與自己受損群體身份有關的負面刻板印象被激發,而在相關任務上确有明顯的消極表現。 [ 9 ]
小毛坦言,他的個人生活在無形之中受到身高的種種限制。比如,他因為身高問題沒有申請某個比較看重形象的獎學金,因為身高限制不敢更加主動地追求異性,沒有長到一米七是他性格中自卑的來源。
不過,身高的先天性使部分群體感受到 " 難以改變 " 的無奈,卻同樣促使一部分人轉變态度、悅納自己," 開始喜歡上自己的身高 "。盡管社會視角下的身高有時意味着某種優勢與特權,人們仍逐漸意識到身高意義的有限性:" 身高只是眾多條件中的一項,有多重要因人而異。" 已有研究發現,降低感知到的身高可以減少衝突情境中嚴重傷害的發生。 [ 10 ]
歸根到底,審美終究是社會文化建構的產物,大眾媒體與社交媒體中所傳遞的模特、明星和演員的體型都是難以達到和實現的。個體将媒體中傳達的社會文化标準 " 内化 ",作為自己的身體标準,并按照這一标準來評價自己的身體外貌。當無法達到這一标準時, 就會產生身體不滿意。
然而,排除他人的眼光等社會因素,身高與個人能力并沒有相關性。人作為獨立的個體,不該被囿于外表。正如我們的采訪對象大華所言," 一個人的自信應該更多地建立在後天習得的技能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先天的身高這種外貌的觀感之上的。在一個健康的社會裡應該是這樣的,或者說這至少是一個健康社會的發展方向。"
注:文中采訪對象小毛、大薇、大華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