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長實集團上海項目為增加車位鑿壞大量承重柱?後續來了,歡迎閱讀。
每經記者:劉頌輝 每經編輯:陳夢妤
小區還未交房,開發商竟為了增加地下車位,擅自将 100 餘根承重柱削薄,引發業主的焦慮和恐慌。
去年 12 月,《每日經濟新聞》率先報道了長實集團(HK01113,股價 33.9 港元,市值 1186 億港元)在上海投資開發的御沁園小區,在未向相關部門備案的情況下,将六期項目的車庫柱子破壞,露出内部鋼筋。業主們多次向開發商提出質疑,卻吃了 " 閉門羹 "。
該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小區所在的周浦鎮相關部門搭建平台,浦東新區建交委下屬安質監站、屬地派出所以及規建辦(規劃建設辦公室)與開發商召開協調會,要求開發商成立事件處置專班,盡快與業主代表面對面溝通解決。
2 月 27 日,御沁園小區業主代表向每經記者介紹,開發商已委托相關部門進行了房屋質量檢驗并召開專家咨詢會。檢測結果顯示,涉及的 113 根混凝土柱未見明顯結構性損傷,滿足承載力計算要求,但保護層厚度不足對結構構件耐久性有影響,應采取适當措施提高結構構件耐久性。
就御沁園上述混凝土柱的最新進展,每經記者也聯系了開發商方面,但相關負責人表示需要先向公司溝通匯報,未作出正面回應。
房屋檢測報告部分内容 受訪者供圖
根據上海市房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房屋質量檢測站出具的房屋質量檢測報告,上海榮啟置業有限公司(長實集團旗下公司,御沁園六期項目公司)因御沁園六期項目地庫停車位尺寸要求,對地庫内 113 根混凝土柱東西兩側保護層進行局部鏟除,之後采用水泥砂漿進行修補。
檢測報告顯示,保護層局部鏟除的 113 根混凝土柱截面尺寸與竣工圖紙不符,保護層鏟除沿柱高度從樓地面至 2~2.2 米,部分混凝土柱保護層厚度小于原竣工圖紙要求,對結構構件耐久性有影響。
除了涉及保護層局部鏟除的柱之外,地庫内部整體裝飾裝修完好,主要結構件未見明顯結構性損傷。現場随機對地庫混凝土柱材料強度進行抽樣測試,結果表明,地庫混凝土柱強度滿足原設計強度等級 C35 的要求。而且檢驗區網域混凝土柱實際配筋大于計算配筋,滿足承載力計算要求。
上述檢測機構建議,應該對保護層局部鏟除的混凝土柱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修復并補強,以确保結構耐久性能滿足規範要求。在後期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以保證房屋正常使用。
御沁園小區的業主代表還介紹,事件發生後,上海榮啟置業有限公司還委托浦東新區建交委城市建設科技事務中心,邀請了建築結構、施工和檢測方面有關專家及參評部門代表組織召開了咨詢會。
經過建設部門核查,御沁園小區被鑿的 113 根柱體不在高層建築區網域,其中 32 根位于 3 層聯排建築下方,81 根上部無建築。根據設計部門和檢測部門的結構承載力復核結果,局部表面鑿除處理後的 113 根框架柱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現場結果滿足正常安全使用要求。
局部鑿除框架柱表層混凝土後,采取的表面修補方法和塗刷保護層措施,能提高結構構件的耐久性,但對保護層厚度不滿足規範要求的框架柱,建議再增設貼纖維布的封閉措施。
每經記者注意到,御沁園小區框架柱結構安全專項咨詢會的專家,分别來自同濟大學、上海建工和上海市房地產科學研究院等。
" 應進一步檢測處理後框架柱的保護層厚度,補充檢測後補高強度水泥砂漿層的強度。" 專家咨詢意見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