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24年要結束了!比亞迪、小米率先達标,有品牌達成率不到50%,歡迎閱讀。
距離 2024 年結束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車企們為了獲得更好看的年銷量數據,從 9 月份開始便逐步給出極具誘惑的優惠力度,比如新車的 " 限時一口價 ",特斯拉、理想公布的 "0 息 " 政策等等。
電車通針對已經公布的銷量數據進行了整理,發現多家車企都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同比增長,在 11 月份創下銷量新高的車企不在少數。更重要的是,在市場競争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小米、比亞迪、零跑三家車企已經提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銷量目标。
制圖:電車通
所以,小米、比亞迪、零跑到底做對了什麼?
小米 SU7 自交付以來,月銷量處于持續攀升的狀态,4 月 -6 月的月銷量分别為 7058 輛、8630 輛和 14296 輛,并且在接下來的第三季度,每月銷量都穩定在 14000 輛上下。(數據源自第三方平台)
圖源:小米汽車官方
小米汽車的熱度很高,但畢竟是汽車行業的新人,產能方面仍是小米汽車現階段的短板之一。按照 14000 輛的月銷量來推算,小米汽車今年的月銷量會在 11 萬輛出頭。
因此在今年 4 月份,雷軍高調宣布小米 SU7 的年銷量目标是超過 10 萬輛。一個月後,雷軍調整了年銷量目标,保底交付 10 萬輛,挑戰 12 萬輛。就在小米汽車集團公布第三季度财報時,雷軍再次更新目标:今年全年衝刺 13 萬輛。
圖源:微博 @雷軍
目前,小米汽車的產能完全依賴一期工廠,其額定年產能為 15 萬輛,月產能約為 1.25 萬輛,結合雙班倒、自動化等生產措施,該工廠的產線利用率已經接近 200%,但消費者需要等待 19 — 27 周的時間才能夠提車。
話說回來,既然小米汽車的 11 月銷量已經超過 2 萬輛,且目前累計銷量已經超過 11 萬輛,那麼小米汽車要想完全 13 萬輛目标相信不會有太大問題。只不過,小米汽車預計在明年第一季度推出 SUV,而小米二期工廠最快明年 7 月份才正式投產,在 7 月份之前小米一期工廠或将承擔很大的產能壓力,小米 SU7 和小米全新 SUV 的交付時間只會更長。
11 月份,比亞迪的月銷量再次突破 50 萬輛,零跑汽車首次突破 4 萬輛,交付量再創紀錄。從兩個品牌的銷量組成不難看出,用 " 走量 " 一詞就可以總結出兩個品牌率先完成年銷量目标的根本原因:那就是爆款產品。
回顧 2023 年的銷量成績,比亞迪集團全年售出 3024417 輛,零跑汽車全年售出 144155 輛,設定的 2024 年銷量目标分别增長 57.55 萬輛和 10.58 萬輛,其中零跑的目标增長幅度更是接近 50%。
圖源:電車通攝制
兩家車企之所以敢立 Flag,無疑與產品規劃有關。比亞迪集團的主要銷量來源集中在王朝系列和海洋網,新上市的秦 L、海豹 06 DM-i、宋 L DM-i 等新車的月銷量均超過 2 萬輛,而且在确保價格優勢的前提下,比亞迪還将最新的第五代 DM 技術快速應用到產品中,同級别的燃油車受到最為直接的市場衝擊。
零跑公布 2024 銷量目标時,電車通其實并不看好,畢竟當時它沒有一款月銷量穩定過萬的產品。然而今年零跑的產品确實令人耳目一新,零跑 C16、零跑 C10 兩款新車以及經過改款更新的零跑 T03、零跑 C11 均擁有足夠高的性價比。
比較聰明的是,零跑的 C 系列瞄準了當下車市最暢銷的理想 L 系列,對于預算不充足但又想獲得類似出行體驗的用戶,确實具備很強的吸引力。
可能你會認為,零跑走性價比路線,堅守 20 萬元以下的家用車市場,不過是 " 以價換量 " 罷了,但實際上零跑通過銷量增加形成的規模效應,以及持續進行的成本管理優化,在第三季度的毛利率達到 8.1%,相比第二季度的 2.8% 得到大幅度改善,經調整後淨虧損也比第二季度有所減少。
通過 " 以價換量 ",零跑逐步往新勢力第一梯隊逼近,唯一的缺點可能是品牌形象已經固定,要想衝高端可能很難。
比亞迪集團的體系力要比零跑強得多,除了王朝系列和海洋網之外,還有騰勢、方程豹、仰望三個更高端的新能源品牌加持,在國内市場已經沒有明顯的短板,也不再擔心盈利方面的問題,甚至還能依靠體系力與供應商協商降本,給企業和消費者挖掘更大的利益空間。
按照 11 月的銷量來推算,基本可以确定理想完成銷量目标已經沒有太大問題,極氪、蔚來和賽力斯需要在 12 月份加把勁才有可能完成。至于表格中的其他品牌,面對當初設定的銷量目标只能望洋興嘆了,其中小鵬、埃安、智己、深藍完成率只有 50%,着實離譜。
分析這些品牌難以完成銷量目标的原因,電車通認為是兩個因素疊加造成的。
一是将年初設定的銷量目标定得過高,比如小鵬、埃安和深藍三個汽車品牌。其中,小鵬和深藍在今年規劃的重磅新車并不少,将銷量目标定得這麼高無疑是對新品足夠自信。
不少新車确實有良好的銷量數據,小鵬 MONA M03 已經成為 10 萬級純電動轎車市場的銷量冠軍,小鵬 P7+ 在 11 月交付超 7000 輛,深藍 S07 月銷量穩定在萬輛以上。
然而,小鵬在 2023 年也只售出 14.16 萬輛,深藍汽車在 2023 年僅售出 13.6 萬輛,但均設定 28 萬輛的 2024 年銷量目标,要想完成目标對于現在的小鵬汽車和深藍汽車來說還是有些困難。官方對這些旗下新車可能還有更高的期待,但這些新車已經發揮出正常水平。
25 年,小鵬、深藍們可能要注意下目标規劃了,遙不可及的目标不現實,無意義。
二是市場表現實在是不争氣,沒有出爆款。岚圖、智己設定的銷量目标不算特别高,今年推出的新品也很豐富,尤其是岚圖,全新岚圖夢想家、岚圖知音、岚圖 FREE 318 等新車的實力并不弱,智己還推出對标小米 SU7 的智己 L6。
但奈何受到產品定位以及品牌知名度等多方面影響,這些新車難以成為爆款,如果有一款車型的月銷量能穩定在萬輛以上,岚圖和智己完成 10 萬、12 萬輛的銷量目标不會有太大壓力。
賽力斯設定的目标看似比較高,但從年初的市場成績來看,賽力斯可以依靠問界 M7 一款產品來抗衡理想整個 L 系列,如果問界 M7 能夠持續按照年初的銷量趨勢發展,完成 48 萬輛的銷量目标其實是完全有可能的。
只不過,問界 M7 身處的中大型 SUV 市場,競争激烈程度加劇,除了理想 L 系列逐步豐富之外,零跑 C16、新款智己 LS6 等新品也進入到這一細分市場中,從而蠶食問界 M7 的市場份額,目前也只能保持 1.6 萬輛左右的月銷量水準。
年初設定的銷量越高,可能會振奮人心,但随着時間的流失,過高銷量目标的弊端也被暴露出來,品牌發展的焦慮和不安會随之而來。老實說,車企即便完成不了自己設定的銷量目标并不是什麼大事,明年繼續努力便是,但車企需要做的是,調整目标的同時總結經驗,好好謙虛地學習優等生們的一切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