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從樓市放松到居民加杠杆,歡迎閱讀。
随着北京、上海進一步優化地產需求端政策,"831" 地產新政在區網域層面基本落實到位。随着政府加杠杆帶動居民收入預期企穩,個人房貸利率相較于前期高位已有大幅下調,前期持有高額儲蓄的剛需群體觀望情緒将逐步緩解,帶動地產銷售企穩;而全面居民加杠杆周期開啟的觀察節點在 2024 年下半年以後。
1)過去幾輪樓市放松到居民加杠杆階段的復盤。随着北京、上海進一步優化地產需求端政策,"831" 地產新政在區網域層面基本落實到位。我們復盤了過去幾輪地產周期,無一例外地,基本都是由地產端的政策驅動,而本輪 "831" 地產新政之後,似乎效果并不明顯,那麼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從本質上來講,驅動居民加杠杆需要哪幾個條件?
2)條件一:穩定的收入預期。過去兩輪政府加杠杆階段,我們發現居民基本都會跟進,本質原因是逆周期政策發力帶動居民收入預期企穩。政府加杠杆能夠直接拉動企業盈利,但居民收入往往滞後兩個季度,因為企業盈利回升之後,企業會進入被動去庫階段,而非直接擴張性補庫,本質上是觀察需求回升的持續性,因而傳導至居民就業和收入的擴張有一定的時滞。因此,居民加杠杆的前提并不是收入實質回升,而是收入預期企穩。
3)條件二:寬松的融資條件。商品房本質上也是一個投資品,對于居民來說必然要權衡持有回報與機會成本,因此需要重點考量三個要素:第一,投資商品房的預期收益;第二,貸款買房的資金成本;第三,進行定期儲蓄或者資本市場投資的機會成本。也就是說,如果投資房產的預期收益高于資金成本,同時高于定期儲蓄和其他投資渠道收益,購買商品房作為投資行為是正确決策。因此,我們看到過去幾輪居民加杠杆都伴随着政策利率的迅速下調(存款和貸款端同步下調)。
4)條件三:不高的債務負擔。當前居民端的債務問題可以從短期和長期兩個維度來理解,一方面,我們認為長期的人口問題并不是制約當前居民加杠杆的核心,按照目前購房年齡段的人口增長趨勢來看,并沒有出現失速下滑,剛需群體仍然不少;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更加關注債務周期本身的運行規律,過去一輪債務周期可以理解為居民過度加杠杆的大周期,目前仍在去化的過程中。
5)基于上述讨論,我們對後續樓市的判斷如下:由于政府加杠杆帶動居民收入預期企穩,個人房貸利率相較于前期高位已有大幅下調,前期持有高額儲蓄的剛需群體觀望情緒将逐步緩解,帶動地產銷售企穩,而全面居民加杠杆周期開啟的觀察節點在 2024 年下半年以後。
本文作者:董琦、韓朝輝,來源:國泰君安證券,原文标題:《從樓市放松到居民加杠杆——國泰君安宏觀周報(20231217)》
董琦 S08805201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