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2024,女性影視撐起行業半邊天,歡迎閱讀。
文 | 眸娛
2024 年開啟倒計時,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一年的影視行業,"女性内容元年" 再合适不過了。
年末,豆瓣電影發布了 " 豆瓣 2024 年度電影榜單 ",榜單的主題叫做 "當她們卷起浪潮",因為這是一份 " 她内容 " 含量極高的榜單。
在這份榜單中可以清晰看到女性影像正在引領行業。
2024 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是女導演邵藝輝自編自導的女性電影《好東西》。
而豆瓣評分排在第二的華語電影同樣是女導演自編自導的女性電影,尹麗川根據 50 歲自駕遊阿姨蘇敏的真人故事改編的《出走的決心》。
在劇集領網域,2024 年豆瓣評分最高的電視劇《山花爛漫時》根據張桂梅校長的真實事迹改編,是體現女性力量的大女主劇。
評分第二高的劇集則是由女導演騰叢叢自編自導的民族劇《我的阿勒泰》。
在女性内容大放光彩的背後,是眾多女性創作者的強勢崛起,豆瓣 2024 年最受關注導演榜單前十中有五位女導演,和過往的 " 萬綠從中一點花 " 不同,女導演已經開始和男導演分庭抗禮了。
還有一個豆瓣電影榜單中沒有提到的女導演成就,在今年格外冷清的電影市場,票房冠軍也是女導演賈玲的《熱辣滾燙》。
除了幕後的女性創作者,台前的女演員們也幾乎搶走了全部的市場關注,豆瓣 2024 最受關注演員榜單前十中,女演員占到八席。
女性創作者前進的腳步已經無法阻擋,女性力量和女性内容正在掀起新的浪潮,這無疑是一個令行業欣喜的變化。
女性主義内容元年
在 2024 年女性内容集中噴發之前,其實已經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積累。
近幾年随着女性主義思潮席卷互聯網,影視行業也一直在嘗試女性話題,影視作品貼上女性主義的标籤已經成為了一股潮流,但所謂更聚焦女性角色的 " 大女主劇 ",打着女性主義的旗幟,嘴上強調 " 女性力量 ",女性角色在行為層面卻還是維持着父權社會中 " 依附者 " 的刻板形象,并沒有真正觸碰到女性特質。
" 一棒子打死 " 倒也不盡然,這股思潮的湧現也确實伴随着一些優質女性主義作品誕生。今年因精品劇《我的阿勒泰》而備受關注的女導演滕叢叢,2019 年就創作出了《送我上青雲》這樣專注女性尋找自我的電影,影片的女主角姚晨在 2022 年主演的另一部女性作品《搖滾狂花》也在聚焦女性對自由的追求。
客觀來說,這兩部影視作品的口碑并沒有達到今年《好東西》的高度,但作品内容中對女性形象邊界的拓寬、對母職制度的反思确實在女性影像的創作層面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不過一方面由于這類優質女性影視作品數量較少,甚至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另一方面在于商業成績不佳導致傳播範圍有限,女性作品始終沒能走上主流。
直到 2024 年的到來,從年初春節檔的《熱辣滾燙》開始,到目前仍在熱映的《好東西》,女性影像和女性創作者在全年的任何一個節點都從未失去了存在感,女性主義在影視行業的集中呈現形成了一種頗具影響力的奇觀。
而這種奇觀的形成,實際上是女性創作者和女性觀眾的互相成就。
在影視創作層面,包括女導演、女演員、女監制等在内的一系列女性創作者帶來了更多元的女性内容、更豐富的女性視角。
一方面是女性角色形象的進一步豐富。過往的女性作品可能更關注具有獨立思潮的都市女性,但今年的影視作品中有傳統社會中被羞辱的胖女人、有長久以來被忽略的家庭婦女、也有被蓋章婚姻失敗的單親媽媽,她們可能循規蹈矩、可能離經叛道,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女性都成為了影視作品的主角,女性影像中的女性形象邊界正在持續拓寬。
另一方面是女性角色内核的進步,不再局限于愛情、婚姻、家庭等父權社會寄予女性的刻板印象,更專注于女性走出去尋找自我,思想和行為的共同提升是最大的進步。
比如今年熱播的《追風者》更強調女主角在思想上對男主角的引領,劇集的女監制張書維就表示女性對于男性的影響不一定是因為狹隘的愛情或者美麗,更多的是信仰上的引導,《山花爛漫時》張桂梅校長創辦學校的力量也來自共產主義信仰,包括《出走的決心》中李紅掙脫了母職思想的束縛真正走出去,在這些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女性角色内核的進步。
女性影像中的女性角色正在被不斷重塑,她們不需要完美、不需要利他、不需要符合傳統父權社會對女性的規訓,抽煙、出軌、有性行為等一些特性都可以存在于女性身上,女性欲望被窺見的同時,也是女性被真正看到的證明。
而在觀眾側,互聯網女性思潮的湧現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着女性觀眾的思想和行為,她們開始自發關注、宣傳女性作品,用實際行動支持女性作品。
根據貓眼數據,《出走的決心》《好東西》兩部影片的女性觀眾比例将近 70%,《熱辣滾燙》的女性觀眾占比也達到了 60%,真金白銀支持女性創作者是推動女性内容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女性創作者、女性觀眾等一切女性力量的集結,共同推動了 2024 年女性影像的發展進步。
女性内容的未來在哪?
毫無疑問,2024 年女性撐起了影視行業的半邊天,甚至隐隐有了後來居上的優勢,但這種内容層面的優勢能否繼續延續下去,成為了女性影像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現階段來說,女性影像面臨的最大難題其實是缺少頭部大制作。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在于,女性作品一直被貼着 " 小眾 "" 小成本 " 的标籤,甚至被稱為 " 小妞電影 ",盡管這個詞誕生的初衷是強調以女性為核心的内容創作,但在長久的語境變化下逐漸被加上了調侃和鄙夷意味。将女性作品打上帶有 " 小 " 字的标籤本質上就是對女性内容蔑視、對女性創作空間的壓縮。
而一些公認的頭部傳統影視公司的影視作品仍然以男性創作者為主導,近在咫尺的 2025 年春節檔就非常典型,目前定檔的六部電影中沒有一部女性作品,女性角色都是鑲邊、是陪襯,就連《哪吒之魔童鬧海》《熊出沒 · 重啟未來》兩部動畫電影主角都是男性(雄性)。大制作電影全男陣容已經成為了行業默認的潛規則。
事實上,這種現象是國内影視行業長期積累而來的,想要打破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最起碼現階段在所謂的大制作影視作品中,女性依然沒能占據主導地位,這也成為了女性内容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将面臨的困境。
但女性創作者和女性觀眾前進的腳步無法阻擋,2024 年之前市場大概也沒有預料到女性内容會占據行業半邊天、女性觀眾回擊 " 小妞電影 " 而将一些以男性主導的影視内容打上飯 " 老登電影 " 的标籤,女性力量正在蓬勃。不管女性内容未來會如何走向,只要仍然有女性創作者在拍、在做,女性觀眾在支持,就不用擔心。
以前女性坐劇組器材箱被看作晦氣、不祥,但女性創作者打破了這一規矩,未來也會有更多的女性創作者去打破女性内容的困境、拓寬女性内容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