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提高個稅起征點、保障年輕人住房……盤點宗慶後那些“接地氣”的建議,歡迎閱讀。
2 月 25 日,娃哈哈集團官方微博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得主,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改革開放 40 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十二、十三、十四屆代表大會代表,娃哈哈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後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 2024 年 2 月 25 日 10 時 30 分逝世,享年 79 歲。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宗慶後的多個議案都被評價 " 接地氣 ":例如取消汽車限購限行、降低高鐵票價、培養家庭困難學子、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打擊網絡謠言等。葉檀财經創始人、華鑫股份首席經濟學家葉檀曾經評價宗慶後的議案 " 認真、清醒、理性 "。
建議國有企業員工持股,提高員工忠誠度
2011 年 3 月 2 日,第十一屆人大代表宗慶後做客中國經濟網,對國有企業全員持股、中小企業應進一步減負等問題進行了探讨。他表示,全員持股可以充分調動國有企業積極性。
宗慶後說:" 什麼是全員持股呢?包括國有企業的轉制上市也沒有解決問題,因為我們是實行全員持股的,每個員工都是股東,既是員工也是主人,對企業的忠誠度方面,我覺得這是一個促進作用。而且表現好可以升,表現不好可以降,競争為主線。如果把國有企業轉制的話,全員持股,按照職能大小給他一定的股份,這樣的話,就可以把國有企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可能會經營的更好。"
據悉,娃哈哈集團在 2010 年上半年和 2011 年上半年調整了員工工資,提高了 20%,并且給很多員工解決了住房問題。對此,宗慶後表示企業只有與員工共享成果,才能把企業做大做強。" 我們把企業的發展成果與員工共享,我們的員工在當地的收入水平還是比較高的。員工就把自己當做企業的主人,他的忠誠度也會很高,也會負責任。這樣,企業效益就出來了。"
應該保障年輕人一個家庭一套經濟适用房
關注實體經濟發展的背後,其實離不開老百姓的吃穿住行。自 2010 年到 2016 年的七年間,宗慶後的兩會建議和議案提及最多的當屬房地產,話題涉及年輕一代住房、調控房價及土地供應等多角度多層面的問題。
" 我非常關注 80 後和 90 後的生存壓力,特别是這兩個群體的‘業和住’問題。" 宗慶後表示,要保障年輕人一個家庭一套經濟适用房,解決其基本需求問題。他建議政府應當引導開發商核算成本,設定合理的利潤空間,降低房價去庫存,同時銀行要促使開發商回籠資金加快還貸,這樣可以推動開發商将現有空置房降價銷售,降低剛需人群的購房壓力。
此外,對于無房戶和剛需人群,建議政府免除他們購房時的稅費,而開發商降價向困難人群銷售房屋的,亦予以減免稅費。而銀行則可以對無房戶首套房降低房貸利息。
出行:降低高鐵票價、不能單純靠限行治堵
宗慶後在出行方面也提出了不少建議。比如降低高鐵票價、增加動車車次、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擁堵等方面,都與百姓的實際出行息息相關。
同時,在備受關注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上,多地政府為了治堵推出了車輛限購、限号、限行等被動的方法解決堵車問題,可在宗慶後看來,這些措施短期内對解決堵車有限,但給老百姓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因此,在 2014 年的兩會建議中,宗慶後提出大力發展立體交通,提高紅綠燈管理水平,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鼓勵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綠色出行。
提高個稅起征點:提高老百姓收入,消費才拉得起來
關于個人所得稅,宗慶後早在 2004 年就提建議,将起征點調到 1600 元,修改征收稅率。2008 年,宗慶後 " 個稅起征點提高至 5000 元 " 的建言曾引起廣泛争論,此後他連續七年在全國兩會上提出類似建議。财政部對此答復稱:" 随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适當調整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标準确屬必要。"2005 年 8 月 23 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17 次會議審議國務院提交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 ( 草案 ) 》。2008 年 3 月 1 日起,我國個稅起征點從原來的 1600 元 / 月上調至 2000 元 / 月。2011 年 4 月 20 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個人所得稅免征額調至 3500 元。
2018 年,新個稅法正式亮相,個稅起征點提高至 5000 元。當年,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讨會上,宗慶後再談個稅起征點:他認為,現在這個起征點(5000 元)還太低," 工薪階層不用收個稅,這樣子消費才拉得起來 "。
" 政府要過緊日子,稅務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少征點稅,多分給老百姓一點,讓老百姓消費,表面看來國家稅收可能有點減少,但實際上是稅基擴大了,稅收不僅不會減少而且會增加。" 宗慶後說。
宗慶後強調," 下一步必須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拉動經濟的發展。" 他認為,現在應該是為企業減稅,要讓企業的員工多增加點收入,同時提高老百姓的個稅起征點,降低社保基金的費率。
潇湘晨報記者駱一歌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