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考驗信念的時刻來了!A股估值已低于2008年1664點水平,歡迎閱讀。
過面塵土、傷痕累累,但我們依然且必須相信時間的
在連續的政策呵護之下,本周上證指數再度失守 3100 點,悲觀情緒蔓延。
市場情緒跌至冰點以至于對來自管理層的呵護政策都視而不見,但市場的共識往往是錯誤的,行情在絕望中產生,在猶豫中上漲,在瘋狂中滅亡,此時股市機遇大于風險。
盡管宏觀經濟疲弱、地緣政治不平靜等因素給股市籠罩了一層陰影,但如果熟悉金融史就會明白,只有這樣的時代才能帶來股市的普遍低價。比如,美國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經濟停滞與高通脹并存,利率一度高達 20%,股神巴菲特将這一時期視為成熟的果實已經低垂到地面的時代,以極低的估值大買華盛頓郵報等公司,最終收獲夢幻般的收益。
" 如果你等到穿過黑暗的隧道之後、沐浴在陽光下時再買入資產,則必須支付溢價;如果你等到接近隧道的盡頭,已經能看到陽光時,就已經過了最便宜的交易時機。" 正如逆向投資大師約翰 · 鄧普頓所說的,以低價買入某項資產的最佳時機就是大多數人都在抛售它的時候。此外,沒有其他原因可以使資產價格跌至其内在價值之下。
正是看透了這層關系,大師們才會在悲觀盛行之時大買出手。就 A 股來說,當前估值已經到了低位,股息率超過 3% 的個股有 450 餘家,這些高股息率公司市值合計近 20 萬億元,它們構築了 A 股堅實的防御底線,在分紅和回購不斷加大力度的背景下,A 股整體向下空間有限。
A 股的價值已經凸顯
投資大師們在投資時避免使用直覺,而是用缜密的計算來代替情感,用理智抵御從眾的衝動。
A 股當前的估值已經低于 2008 年 1664 點時的水平。統計數據顯示,當前上證指數的動态市盈率為 11 倍,而在 2008 年 10 月 28 日上證指數 1664 點時的動态市盈率為 13 倍;當前滬深 300 的動态市盈率為 10.8 倍,而在上證指數 1664 點時動态市盈率為 12.8 倍。
A 股估值處于低位,當前的股息率也充滿吸引力。統計數據顯示,紅利指數的股息率為 4.4%,該指數估值(市盈率)僅有 5.3 倍;上證指數的股息率為 2.2%,滬深 300 指數的股息率為 2.2%。值得關注的是,A 股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和回購的力度方興未艾,這将進一步增強 A 股的吸引力。
當前階段,A 股出現了一批高股息率、低估值、高淨資產收益率的白馬公司。巴菲特最重視的指标是淨資產收益率,因為投資者的長期收益率會趨近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超過 15% 的公司通常處于優質公司行列,而 A 股出現了諸多不僅淨資產收益率高于 15%,而且估值低于 10 倍,過去 7 年的扣除非經常損益的歸母利潤增速高于 10%,股息率超過 3% 的白馬股。
統計數據顯示,A 股目前已經有 450 家公司的股息率超過 3%,這些公司的合計市值近 20 萬億元。從基本面角度來看,3% 的股息率外加上市公司自身的成長性,使得這些公司的價值已經具有吸引力,如果股市進一步下跌,這些公司對資金的吸引力會将進一步提升。
不要被負面新聞牽着鼻子走
有投資者擔憂 A 股有 " 系統性風險 ",但普通投資者眼中所謂的 " 系統性風險 ",在價值投資者眼裡,正是黃金滿地的感覺。
有人曾問過股神段永平:" 如果遇到 2008 年那樣的系統性風險,會不會賣掉蘋果?" 段永平回答說," 不懂什麼叫系統性風險,好公司便宜時,就應該多買點,豈有賣掉之理。"
上百年的金融史告訴投資者,世界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的,然而唯有不确定籠罩在股市上空,股市才會出現便宜的好公司。
在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美國遭遇經濟停滞與通貨膨脹并存的局面,通貨膨脹率當時已經高達 10% 以上,利率也上升到了 20 世紀以來的最高點,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 20 世紀 80 年代初。但巴菲特就是在此時重返股市,他也生平第一次對股市進行了預測," 現在正是投資的絕佳時機 "。
正如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所說:" 你也許會成為一個看資產負債表的高手,一個解讀市盈率的全球頂尖專家,但如果心中沒有信念,你就會被負面的頭條新聞牽着鼻子走。"
這種信念來自于相信勤勞而智慧的中國人民一定有能力克服眼前的困難,相信優質的好公司一定能穿越牛熊。股市的赢家都是在好公司便宜時有勇氣買入并持有,看到長遠并堅持到底。
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