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傳聞中的餓了麼,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錢玉娟 " 假的終歸就只能是假的。"
1 月 24 日,阿裡本地生活集團首席執行官俞永福親自在内網正面回應傳聞已久的 " 抖音在與阿裡洽談收購餓了麼 " 消息。
在過去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70 多億美金的收購價,到談判進程中雙方的争議點,以及收購案帶來的人員裁減……越來越多的 " 細節 " 出現在傳聞消息中,一個關于餓了麼 " 二次賣身 " 抖音的故事,開始被人們拼湊着講出來。
在傳聞的過程中,所涉雙方連連否認,抖音方面稱 " 沒有收購計劃 ",餓了麼官方也多次表示," 所謂的收購不存在 ",但外界的無限猜想仍未被打破。
直到俞永福親自下場," 大家可能會覺得從我這裡聽到最為權威。"
餓了麼管理中層林志告訴記者,市場上流傳出來的故事版本是 " 雙方還在談,沒談妥 ",這讓外界浮想聯翩,一些餓了麼基層員工開始關注起内部的一舉一動。
外部的消息正在影響餓了麼的軍心。對于餓了麼來說,傳聞帶來的影響比傳聞本身衝擊更大。
餓了麼内部管理層有個稱謂叫 " 班委 ",其中核心成員包括俞永福在内共計 12 位高管。為了打破傳聞,俞永福還帶頭展開《班委三問》,就業務的發展進程和工作方向進行内部溝通。
這三個問題分别是:過去一年,我們取得了哪些關鍵進展?未來一年,有哪些重點推進的工作方向?2024 新年伊始,對同學們有什麼想說的話?
傳聞的背後,是自 2018 年阿裡巴巴收購餓了麼以來長期虧損的現實。作為一個關鍵賽道,餓了麼卻遲遲沒有創造盈利,這被外界認為是傳聞產生的潛在原因。不過,餓了麼方面回應經濟觀察報記者時稱,餓了麼的業績正在逐年減虧進行時。" 市場總是‘嫌貧愛富’,正因為我們在一步步變好,所以市場上關注我們的聲音越來越多。也只要我們一步步繼續變好,市場上看好我們的聲音就還會越來越多。" 俞永福在《班委三問》中這樣說。
解決歷史問題
1 月 17 日凌晨,作為餓了麼中層管理者,李晨還在加班梳理着所屬部門的業務情況,除了列出新一年的工作重點,他還在寫三年規劃,要向班委匯報。
過去一周,餓了麼各業務團隊召開了新一年的計劃推進小組會議。" 班委已對未來一百天、未來一年的經營策略做了詳細的規劃。" 俞永福在《班委三問》中稱,餓了麼用了兩年多時間持續降杠杆,效能大幅提升,未來三年仍要為完成階段目标 " 把自己的問題解完 "。
從 2008 年于上海高校校園内創立至今,餓了麼已走入第 16 個年頭。以餐飲外賣到家為基礎,如今的它已經成為快消、日用百貨、醫藥等各類生活服務到家交易的即時電商平台。
彼時,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與幾位舍友發現了外賣需求與創業機會,并在移動互聯網潮起之時,抓住視窗期,多輪融資做大餓了麼。
餓了麼一度成為全球價值最高的外賣巨頭,在 2017 年甚至将百度外賣收入囊中。不只是開辟了中國線上外賣的先河," 張旭豪時代 " 的餓了麼,還曾推動着外賣行業進入一個輝煌的時代,由此也展開了與美團的激烈競争。
餓了麼 10 歲那年,作價 95 億美元被收入阿裡巴巴麾下,集團内部曾将許多資源投注在本地生活業務上,并稱會盡可能保護好餓了麼本身擁有的資源,以期 " 它能更好地對抗美團 "。
但在王磊(花名:昆陽)為核心的阿裡系高管執掌餓了麼的三年裡," 業務數據越來越差。甚至出現了負數。" 一位餓了麼早期員工對經濟觀察報記者稱,曾經平均日活用戶達 1000 萬人次的餓了麼,在并入阿裡的頭三年時間裡數度跌破千萬大關,反觀對手美團,三年時間裡集中資源,猛攻 " 到家 " 市場,其平均日活用戶一度高達 8000 萬。
李晨也說,餓了麼一直背負着 " 全面對标美團 " 的任務,一度 " 到家 " 和 " 到店 " 業務一起做,可團隊的先天結構中就沒有 " 到店 " 的部分,在他看來,阿裡核心戰略判斷的失誤讓餓了麼變得不聚焦。
原本在外賣到家方面,餓了麼在一二線城市占據優勢,但阿裡希望它能在更為下沉的市場與美團形成競争," 盤子太大了。" 據李晨講述,三線及以下城市的規模較小,美團又早早進入已經 " 吃幹淨 " 了份額,餓了麼再進入的成本就很高," 補貼并不是長久之計 "。
一個慘痛的教訓給到了餓了麼,在它依靠 " 撒錢 " 鏖戰低線市場之際,美團也持續攫取着一二線城市市場,并搶走不少份額。
如今的結果是 " 三七分 ",記者在分别采訪了餓了麼與美團内部人士時,雙方對于當下市場份額都有同一認定。
自俞永福 2021 年 7 月掌舵餓了麼以來,内部做了很多 " 找 Bug(問題),解 Bug" 的事。李晨說," 哪些環節做得不夠好,還有優化空間,一天改一個 Bug,一年下來就解決了 300 多個 Bug。整個公司要解決一大塊問題。"
俞永福的新目标
記者獲取的資料顯示,從俞永福對過去帶隊兩年時間的回顧以及他為餓了麼規劃的未來三年的目标,再到 11 位班委成員的年度總結,都從未提及并購或者出售事宜,其中出現的高頻詞匯是 " 提效 " 二字。
李晨透露,在餓了麼與美團大致 3:7 的市場份額比中," 我們是從不到 30% 緩慢向超過 30% 這一中位數提升。" 他還強調,本地生活服務已經是一個緩慢上升的行業,但身處其中的餓了麼,在一些局部城市正開始走上一條上升曲線。
美團 2023 年夏天接連推出一些營銷產品,背後伴随着大規模的商家與用戶補貼," 我們沒有應戰。" 李晨形容本地生活市場是一個極速擴張、快速攻城略地的戰場,很多時候沒有誰會去精細地計算裡面的補貼,打向了誰,那個人是否屬于目标人群," 不管是我們還是美團,過去都挺粗放的。"
在俞永福的規劃裡,未來三年,餓了麼需要進一步提升效能," 把自己的問題解完 "。如餓了麼首席财務官王星所說,餓了麼已經從花錢買訂單和份額回到了經營邏輯,正在增長和提效平衡的基礎上持續往前進。
不過,在餓了麼内部,從策略到經營計劃和節奏,并不是俞永福一人制定,而是經過班委成員集體讨論,各業務團隊多輪會議溝通而來。林志告訴記者," 姓 " 阿裡的餓了麼,一直不忘擁抱變化,近來以俞永福為核心的班委交流增多,戰略大方向不變,但部分内容有所微調。
俞永福在 2021 年底走馬上任後,為本地生活公司定下了 " 四縱四橫 " 的戰略方向:将團隊的作業能力劃分為 " 四縱 ",包括指揮作戰效率體系、測試效率體系、評價激勵效率體系以及學習沉澱效率體系;而将業務資產劃分為 " 四橫 ",包括餓了麼超級 APP(應用)、即時商流超算平台、即時物流超級網絡(蜂鳥即配)、即時物流超算平台。
彼時,俞永福提出 " 未來三年本地生活公司聚焦戰略方向 ",帶來了一定的組織配置與人員調配,餓了麼也進一步明确了應該将資源集中在哪裡," 核心城市保持住份額。"
李晨覺得,餓了麼即便已經創立 16 年,仍是一個創業公司,團隊過去兩年多一直在做一件事—— " 提效 ",目的便是努力解好 " 減虧 " 這個 Bug。
從财報來看,阿裡本地生活确實是在持續虧損之中。自本地生活服務 2021 年末被列入集團财報後,2022 财年全年虧損 218 億元人民币,是眾多業務板塊中的 " 虧損王 ";2023 财年全年虧損額收窄至 140.21 元。
造成本地生活服務巨額虧損的原因,阿裡巴巴财報中給出的解釋是承擔 " 到家 " 業務的餓了麼,提升消費體驗以及獲取用戶方面投入較多。
" 阿裡本地生活集團的減虧,更多來自餓麼了的貢獻。今年的減虧趨勢更樂觀,再過兩年,基本就可以拉平了。" 一位接近餓了麼管理層的人士稱,這一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正由内向外釋放出營收增長以及持續減虧的利好信号。
阿裡巴巴集團的多期财報顯示,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餓了麼的部門經濟效益(UE)連續六個季度錄得正數,其訂單密度也在持續提升,虧損額更在有效收窄。阿裡在 2024 财年第二季度财報中如此寫到,餓了麼延續經營效率提升的趨勢,季度經營虧損持續同比收窄,同步帶動本地生活集團經調整 EBITA(經營損益)收窄至 25.64 億元人民币。
從最新财報看,阿裡本地生活集團的訂單同比增長達 20%,不論是收入和訂單的增長節奏,還是經營效率提升的節奏都符合餓了麼商業推廣中心負責人劉華雷的預期。他覺得,對當前的餓了麼來說," 焦慮不解決任何問題,馬上一個大招也不是我們期待的解法。"
在《班委三問》中,俞永福說:" 過去兩年多,我們持續降杠杆,效能已經有了大幅提升。未來三年,我們進一步提升效能,把自己的問題解完,去完成一個新的階段目标。"
巨頭的棋局
2023 年 12 月 19 日,有關餓了麼将被收購的傳聞消息第一次傳出,區别于基層員工的憂慮,林志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從餓了麼在整個阿裡巴巴的戰略定位就能夠看出,"(阿裡)怎麼會賣掉(餓了麼)呢?"
自 2018 年阿裡選擇收購餓了麼以來,從财報看,這一業務持續輸血至今。2021 年之前,阿裡财報中并沒有關于本地生活的财務數據,2021 年之後,盡管持續虧損,但已經在減虧之中。
求解餓了麼對阿裡意味着什麼,林志建議把時間線拉長,不只是站在當下看餓了麼的現況。
在阿裡巴巴集團進行 "1+6+N" 組織變革時,本地生活集團也作為 "6" 大集團之一宣布成立,并由俞永福擔任首席執行官,在其轄下管理的業務中,除了飛豬後被劃至 "N" 中獨立發展外,基于地理位置服務(LBS),高德承擔起 " 到店 " 業務的重擔,而包含着蜂鳥即配的餓了麼則更為聚焦 " 到家 " 業務。
阿裡巴巴集團 CEO 吳泳銘曾在财報電話會上強調," 将堅定地投資基于位置的科技服務,繼續以本地生活兩個業務陣地為核心 ",其中除了以高德為主體發展出行和到目的地的科技服務外,就是以餓了麼為主體發展即時到家的科技服務。
不過,在上述發聲過去僅月餘時間,2023 年 12 月 22 日,吳泳銘發出了一個調令,餓了麼原首席運營官谌偉業(花名:處端)調任淘天集團,負責淘寶事業部、淘天商家平台部和淘天客戶滿意部。
彼時,記者從餓了麼官方獲悉,原由谌偉業分管的幾個業務板塊,都已經基于應有的業務邏輯,由班委成員分别分管,但因事發臨近 " 抖音洽購餓了麼 " 傳聞發出之時,遂讓外界對消息将信将疑。
當初從集團調崗至餓了麼的老阿裡人李晨,在聽到傳聞的那刻就質疑其合理性,他認為,在整個電商結構中,有以淘寶天貓為主的遠場電商,和以門店、前置倉為主的中場電商,而在近場電商中,除了合并淘鮮達的淘菜菜以及天貓超市這樣的同城本地零售外,即時電商更多依賴餓了麼。
" 阿裡沒有什麼動機,要把自己在整個電商布局中的一塊賣掉,還賣給在電商層面會形成競争的抖音?" 李晨說,抖音想要做本地生活,它一定需要履約和物流能力,但即時零售服務是一個 C 端需求、B 端供給和物流履約必須 " 三角形 " 完美協同完成的閉環,其中,流量的快速增長并不一定帶來整體成交量的業務規模的快速增長,反倒有拖垮供給和物流的後果發生。
但抖音卻有充分的動機。2023 年末," 抖音洽購餓了麼 " 傳聞發出沒幾日,記者注意到,抖音上線了 " 小時達 " 這一獨立入口,更為直接地将觸角伸入了即時零售的 " 最後一公裡 " 腹地。早在 2022 年 8 月,抖音還曾與餓了麼合作,面向平台上的用戶提供從内容種草、在線點單到即時配送的本地生活服務時,抖音同期也從深圳試點做起了 " 小時達 " 服務。
從當下物流產業的環境來看,除了通達系、順豐、京東、菜鳥以及極兔等電商物流遠場服務下的參與者,在近場履約能力方面,唯二具備競争優勢的便是美團與餓了麼。
" 一個連台燈都會做的公司,怎麼會不想做好本地生活呢?" 一位即時零售平台管理層人士這樣評價抖音。" 沒有誰有錢能再建一個新公司出來。" 林志說," 有錢 " 的抖音确實只能買或者入股既有的運營體。
一位抖音内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餓了麼遲遲沒有帶來正向盈利,阿裡對它做出放棄或者戰略割舍,未必不是一個選擇。不過,他表示,這只是他的假想,公司内部并沒有聽到相關讨論。
無論如何,從吳泳銘的表态看,餓了麼依然是阿裡的重心所在。
在《班委三問》中,王景峰說," 幾百億的平台,同時年化兩位數以上增長、且經營效率在健康進階的業務更是屈指可數。這是我最大的信心和底氣。" 但未來要進一步驅動增長,提效之外,還不能以慣性做業務。這個過程,同樣對餓了麼形成考驗,王景峰說,團隊要從 " 怎麼花資源 " 到 " 怎麼以經營視角綜合考慮 " 進行能力轉型、不破不立。
(文中林志、李晨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