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孤注一擲》可以更好,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新博弈(ID:newgametheory),作者:言幾度,題圖來自:《孤注一擲》
《孤注一擲》為暑期檔又添了一把火。
8 月 5 日,由張藝興、金晨、王傳君等主演的反詐題材電影《孤注一擲》開啟大規模點映。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點映開啟當天,《孤注一擲》上座率達到 51%,以 15.4% 的排片拿下近 1.72 億的票房,成為當天的票房日冠。
受此帶動,暑期檔大盤單日票房連續兩天突破 5 億關口,《孤注一擲》的票房也随之持續走高,截至 8 月 7 日,該片累計票房已達 5 億以上,最終票房有望邁過 30 億,甚至衝擊今年暑期檔的票房冠軍。強勢的市場号召力下,《孤注一擲》已宣布提檔至 8 月 8 日正式上映,後續票房還将繼續發酵。
(以下部分含有劇透)
一、題材是關鍵
盡管影片票房有大爆的趨勢,但看完《孤注一擲》之後,大多人的觀感都是 " 高開平走 "。
從好的方面來說,網絡詐騙這個題材能被拍出來就已經非常難得。正如《孤注一擲》宣傳口号說的那樣:" 多一人觀影,少一人受騙 ",影片本身的社會價值是不可否認的。尤其是在網絡詐騙越來越普遍的當下,《孤注一擲》的出現可以說是恰逢其時。
此外,《孤注一擲》值得稱道的一個是還原了緬北詐騙團真實的施暴場景,從視覺上震懾人的貪念。另一個是還原了當前網絡詐騙難解的真實困境。
片中呈現出三方勢力,一是以顧天之(王大陸 飾)為代表的被騙者:錢财散盡,甚至家破人亡,但維權很難;二是以潘生(張藝興 飾)、梁安娜(金晨 飾)為代表的 " 受害的詐騙者 ":可能面臨人身侵害、失去人身自由,甚至死亡,但無法逃脫、求助無路;三是反詐的警方:受制于執法權的問題,同時面臨當地產業鏈受益者的阻礙,在推進反詐的路上艱難前行。
可以說,這個局當前幾乎是無解的,現實也的确如此。而《孤注一擲》強行給了一種答案,就像《誤殺》最後,那個父親必須要自首,或是《我不是藥神》裡,那個 " 英雄 " 不得不接受一行人的目送,《孤注一擲》也要走向類似的結局,題材的優勢也注定了影片要找到可以表達的框架。
為了走向這個結局,《孤注一擲》的後半段與前半段描繪的困境呈現出明顯的割裂感。
那個在國内到處找美女 " 入夥 " 的、差點撕掉潘生耳朵的小領導(孫陽飾演的阿才),突然冒着生命危險放走了梁安娜;那個殺人不眨眼的、試圖侵犯梁安娜的大領導,在生死關頭原諒了小弟致命的背叛……看似不合理的情節為影片結局創造了突破的切口。或許,《孤注一擲》是想嘗試窺探更復雜的人性,去構建 " 全員受害者 " 的形象,但影片并沒有給足空間,便草草走向結局,以至于人設變得模糊,情節上原本的高潮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宣發的兩面
目前來看,影片内容上的瑕疵在很大程度上被題材紅利遮掩過去。《第 51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遭遇網絡詐騙的網民占比達到 16.4%,且有接近 35% 的網民過去半年在上網過程中遭遇過網絡安全問題。
基于龐大的受害者群體,大多活躍在網絡上的人都聽說身邊發生的真實案例,網絡詐騙也早已成為可以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話題。《孤注一擲》的票房能在開啟點映後迅速爆發,也得益于強話題支撐下的影片宣發。
抖音上,《孤注一擲》官方發布的多條短視頻點贊量都在百萬以上。其中,王傳君飾演的詐騙頭子陸秉坤被不少網友評論 " 不像演的 ",該角色也随之成為影片早期很出圈的角色之一,不只多條短視頻點贊破 300 萬,陸秉坤拜佛的名場面,更吸引不少短視頻創作者拍 " 同款 "。
此外,張藝興在片中的形象轉變也讓不少人期待," 張藝興接打戲,全是打自己 " 的梗流傳甚廣。受此影響,不少人早早便 " 種草 " 了《孤注一擲》,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晚于暑期檔多部影片定檔的《孤注一擲》,想看人數增長迅速,甚至後來居上,跻身檔期内想看人數最多的電影,影片開啟點映後快速增長的票房也是一個印證。
不過要注意的是,《孤注一擲》相對傳播更廣的物料中,大多都是影片内呈現緬北真實情況的物料,包括王傳君演的壞人有多真、張藝興挨了多重的打,金晨是真的被吓到等,換句話說,在影片宣發階段,除了藝人影響力驅動下的關注外,更多人想看到的是貼近現實的緬北網絡詐騙現狀,一如影片在簡介中寫的那樣:" 電影取材自上萬起真實詐騙案例,境外網絡詐騙全產業鏈駭人内幕将在大銀幕上首度被揭秘。"
這樣的宣發确實在短期内迅速拉高了市場關注,但同時也拔高了觀眾對現實題材本身的真實感的期待,而這為觀影落差埋下一顆種子,也使得影片的後半段更顯割裂。
三、敢于成為 " 有瑕疵的英雄 "
回過頭看,現實題材電影進入爆發期,《孤注一擲》背後的壞猴子影視可以算作一個重要推手。
2018 年,《我不是藥神》在暑期檔斬獲 31 億票房,不少觀眾奔着看一部喜劇片走進影院,被 " 騙 " 了眼淚還自願化身 " 自來水 ",助推《我不是藥神》的票房水漲船高,也帶動現實題材電影大火,而《我不是藥神》正是壞猴子影視布局的作品。
需要了解的是,《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當時還是一個新人導演,能夠與壞猴子影視合作,執導寧浩監制的影片,在于壞猴子影視當時推行的扶持青年電影人成長的 " 壞猴子 72 變電影計劃 ",除此之外,路陽執導的《繡春刀 2: 修羅戰場》和申奧執導的《受益人》也是該計劃支持下的作品。
其中,《受益人》于 2019 年上映時,由于相似的電影創作背景,市場上關于《受益人》能否成為下一個《我不是藥神》的讨論就非常多,且《受益人》聚焦的騙保主題,也是市場比較關注的現實題材。但從結果看,《受益人》的票房止步于 2.19 億,沒能復刻《我不是藥神》的成功。
如今,《孤注一擲》同為壞猴子出品、寧浩監制、申奧執導的現實題材作品,且與《我不是藥神》相比,兩部影片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呈現出涉及的各方有各自面臨的難點,也都呈現出一個看似無解的命題,差别在于,兩部影片提供了兩種成為 " 英雄 " 的路徑,後者中被擁戴的 " 藥神 " 沒有那麼完美。
其實在《孤注一擲》裡,有一句台詞讓人印象深刻:" 你家丢了東西,懷疑是鄰居幹的,但你不能直接去鄰居家裡搜。"困境是擺在明面上的," 戰狼式 " 的成功或許并不适合如此貼近現實的題材。生活裡,除了反詐 APP 的宣傳,還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反詐民警不顧路途遙遠,親自上門,拉着受害者的手,讓他不要轉賬。如果只能振臂高呼,不如就振臂高呼,而不是直接闖進 " 鄰居家裡 ",打下一劑 " 雞血 ",擾亂劇情邏輯的代價就是讓一部可能做得更好的電影,變成一部平淡的反詐宣傳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新博弈(ID:newgametheory),作者:言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