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騰訊遊戲,又回到巅峰了,歡迎閱讀。
文 | 價值星球 Planet,作者 | 毓杭,編輯 | 計然
最近的騰訊,做夢都會笑醒吧。
一方面,巧借東風,2 月 16 日在微信官宣接入 DeepSeek 後,AI 應用元寶超越豆包逆襲成為第二;同一天,分析機構 Sensor Tower 發布報告,2025 年 1 月《王者榮耀》收入重回巅峰,不僅再度坐上全球手遊收入 TOP1 的寶座,更創下遊戲歷史上單月收入第二高的記錄。
市場的情緒也立即收到反饋:騰訊股價在轉天 (17 日)應聲上漲,高開近 7%,一度重返 500 港元。到 2 月 21 日收盤,騰訊在港股已漲超 6%,股價達到 517 港元,創下近四年來的新高。
股價新高的背後,得益于業務的攀升。作為國内最大的遊戲廠商,騰訊在今年春節的表現無疑是十分亮眼的。
除《王者榮耀》外,多款騰訊系手遊在這個春節假期迎來了流水起飛,《和平精英》和《穿越火線》1 月全球收入分别激增 267% 和 421%。《金鏟鏟之戰》與《地下城與勇士:起源》(DNF 手遊)雖受同期其他遊戲影響,流水較去年 12 月出現下滑,但仍牢牢占據 2025 年 1 月份手遊收入榜前排。另外根據遊戲媒體 Gamelook 統計,今年春季期間,中國手遊市場 iOS 端收入 Top10,騰訊系手遊占七席且屠榜前五。
這是騰訊提出放棄二次元,全面回歸大 DAU 遊戲後迎來的首次 " 春節檔大考 "。我們好奇的是,騰訊系遊戲特别是《王者》為什麼有這麼強的生命力、騰訊次世代大 DAU 遊戲梯隊是否已經搭建完成、它的新遊儲備名單中又透露了什麼信息與方向?
《王者》十年,仍舊能打
這個春節,《王者榮耀》确實 " 殺 " 瘋了——
2025 年 1 月的單月收入環比幾乎翻倍,創下近 42 個月收入新高。
而且春節假期結束後,《王者榮耀》的流水仍舊排在數據榜單第一名,超第二名不止一個身位——以剛過去的 2 月份第二周流水為例,根據統計,《王者榮耀》預估流水為 7.17 億,第二名《和平精英》則為 3.79 億,流水幾乎呈一倍的差距。
圖源:Gamelook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會發現,2024 全年《王者榮耀》占據 iOS 暢銷榜榜首的時間至少有 216 天,作為一款上線已經十年、且每年都被唱衰 " 到了生命周期 " 的長青遊戲,這個成績實屬難得。
《王者》能打,特别是在春節迎來流水暴漲,從外因來看,自然與春節假期有關。
春節可謂是廠商必争檔期,除個别特殊品類,如全力備戰情人節的乙遊外,幾乎所有類型遊戲,都會在春節期間推出一系列限定及優惠活動,刺激玩家消費。《王者》也不例外,在蛇年春節推出限定皮膚、節日活動及專屬優惠等。在遊戲外,《王者榮耀》還與《冰雪奇緣》、QQ 飛車、亞運會等聯動,也為遊戲帶來不少外部曝光,甚至吸引新人入坑。
内因,則與《王者》本身用戶盤子夠大,社交屬性濃有關。
春節本就是走親訪友的合家歡場景,與多年不見的親戚破冰,或者出門看電影打發碎片時間,對于很多人來說《王者》都是最優解。即使許多老玩家,多次退坑後又回坑,因為這款遊戲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社交工具了。
在銀行工作的《王者》玩家李女士,一度退坑 4 個月,甚至遊戲都解除安裝了,但因為部門要組織 "《王者榮耀》友誼賽 ",因部門戰隊人手不夠她又下回了遊戲," 玩了幾天找感覺,突然就又有了新樂趣 "。
李女士說去年她也一度想棄遊解除安裝,但新推出的 10V10 玩法,讓她有了動力去擴展自己的英雄池,并磨練技術 " 這遊戲每隔一陣子就會因為新玩法大變樣,一直有新鮮感,加上同事朋友都在玩,也确實很難說退就退 "。
值得關注的是,蛇年春節不僅是騰訊宣布回歸大 DAU 遊戲後的第一個春節,也是天美工作室架構大調整後的 " 首次大考 "。
今年年初,天美工作室發生重大架構調整,之前十幾個工作室整合為 J1、L1、J3、T1 四大研發子工作室以及負責創新孵化的 Z1 和開拓全球化的 G1。其中 L1 工作室負責的就是《王者榮耀》IP 系列。
這次架構調整讓品類變得更簡單聚焦,同時匯報層級被縮減,整個天美工作室的結構變得更加扁平化,各工作室制作人能夠更專注于產品。伴随着架構調整,還有 40 多位基層幹部得到晉升,這種做法也被視為騰訊遊戲内部重新聚焦品類的信号。
從今年《王者》的勢頭來看,架構調整顯然為遊戲帶來了正向催化作用。就像遊戲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 " 只要產品做得好,晉升空間還是非常大 ",在上升通道見頂的當下,依托架構調整刺激員工積極性,最終反饋到產品質量上。
梯隊建設,初見成效
就如同開篇所說,這個春節豐收的不止是《王者榮耀》,整個騰訊系手遊都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
其實每年春節都是這類大 DAU 遊戲發力的最優時間,但從今年的榜單排名不難發現,困擾了騰訊遊戲許多年的 " 長青遊戲無接班人 " 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緩解,騰訊遊戲的梯隊建設初見成效。
《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以及《穿越火線》是鵝系長青遊戲的代表,今年 1 月份這三款遊戲的流水也都迎來了不同程度的暴漲。這說明,這些遊戲的玩家就好像台端的沉默用戶一樣,他們參與社交媒體的讨論熱情沒有那麼積極,但消費能力較強,且會被情懷向内容打動。
比如《和平精英》首部賀歲片《想去你的 2025》就是個典型。這部短片上線後抖音單平台播放量破 1 億、全網話題量破 4 億,說明确實引來 " 活人玩家 " 關注,除夕夜和平精英官微發文稱 8000 萬「特種兵」選擇登錄遊戲線上過年,也說明利用情懷抓手撬動老玩家回歸是行之有效的。
次世代新遊,是鵝系手遊另一條發育路徑。
在前幾年,騰訊遊戲在這條路走得并不順暢,特别是 2023 年底《元夢之星》公測,幾乎用上了一切宣傳資源鋪路,卻未能成功吃下市場份額。這不免讓人對騰訊遊戲的 " 造新星 " 能力產生懷疑。好在,2024 年公測的《DNF 手遊》打了個翻身仗。
這款遊戲幾乎是公測即火,且流水表現一度力壓《王者榮耀》,即便後期成績有所回落,但大部分時間仍舊保持在暢銷榜前三。
《金鏟鏟之戰》則屬于 " 苦盡甘來 " 的代表。2021 年上線時成績并不算顯眼,加之自走棋的玩法被認為天花板太低,當時鮮有人想到它能發育到如此地步。這款遊戲的後發制人,一方面得益于競争對手少,它又依托于騰訊的生态優勢,可以輻射到更多群體;另一方面,篩選出了博弈愛好者群體,以他們的偏好持續進行優化及内容迭代,增強遊戲的 " 獨一無二性 "。
從榜單上,我們還發現了有意思的現象:騰訊遊戲意識到即使是大 DAU 遊戲,仍舊存在着 " 左右互搏 " 的用戶選擇問題,所以在内容上盡量做了細分區别。
《和平精英》與《穿越火線》顯然面對吃雞愛好者;而《王者榮耀》則屬于經典的 MOBA 類;《金鏟鏟之戰》面向自走棋和博弈愛好者,而且由于它一局對戰時間相對較長,吸引到的學生群體比較多,也算是把鵝系遊戲的平均年齡往下拉了拉;至于《DNF 手遊》标準的端轉手玩法,依托大 IP 效應收割情懷黨。
值得關注的是,騰訊系的大 DAU 遊戲因為社交屬性濃厚,反而沒有很明顯的性别指向,恰好躲過了如今市面上轟轟烈烈的 " 有男不玩 "" 有女不玩 " 運動,而且玩家不容易受到社交平台上的性别議題節奏幹擾,這或許也是鵝系手遊全面豐收的另一個原因。
雖然都說騰訊沒有做二次元的基因,但從《火影忍者》仍舊能衝進流水榜前十來看,這個結論并不算公允,或者說概括不夠全面。做沒有 IP 依托的自研二遊是騰訊的弱項,像《火影忍者》這種大 IP 且閱聽人為輕熟齡人群,恰好能夠發揮騰訊整個大生态的優勢,比如依托朋友圈做投放、靠電競賽事提振聲量等等。
另外《光與夜之戀》的表現也讓人意外,它是前 · 四大國乙中唯一一個穿越周期,活到國乙 2.0 的乙遊。雖然玩家消費意願下滑不可避免,但春節活動還能拿到 1.1 億流水,也實屬不易。
長線運營能力和危機感
從整體來看,這個春節檔騰訊系手遊徹底向外界證明了自己的長線運營能力,也證明了轉向大 DAU 遊戲,以及工作室的架構調整,對產品帶來的影響是正向積極的。
去年騰訊在 Q3 财報會議上表示,未來将仍聚焦于維持和增長長青遊戲,同時創造有潛力成為長青遊戲的新遊戲。這意味着将更加聚焦于少數遊戲而不是做很多新的遊戲。與此同時,必須給每款遊戲很強的定位、非常強的品類和玩法,投入很高的人力和制作價值。
但就如同當年《原神》橫空出世給了騰訊遊戲一個措手不及一樣,現在的市場已經不是騰網争霸,兩家產品輪流占據暢銷榜前五甚至前十的時代了,僅僅去年疊紙的《戀與深空》就四次登上暢銷榜榜首。換言之,全面押寶長青遊戲,并不一定能保證頭部位置長久無虞。
從騰訊的新品儲備中,其實還是能感受到危機感。
根據統計,目前騰訊已公開的在研產品約有 34 款,其中《王者 · 世界》《無畏契約手遊》《怪物世界》等無疑是值得關注的,他們仍舊延續着騰訊最擅長的 IP 改編端轉手的打法,不知道能不能跑出下一個《DNF 手遊》來。
此外,騰訊仍舊沒有徹底放棄二次元品類。去年在 B 站靠一段預告片引來廣泛關注,被稱為 " 神人策劃 " 的策略二遊《虛環》,現實中的虛拟主播們被植入到遊戲中,在名為 " 虛環 " 的平行宇宙裡,她們要靠戰鬥改變世界。
騰訊發行,北京像素開發的《矽基宇宙》,一款看似平平無奇的沙盒遊戲,但爆料中透露它允許玩家化身數字生命,将意識載入不同種族角色中,這就讓人很好奇最終呈現出的效果如何。
不難發現,騰訊未來的新品中有不少根據現有玩法做加法創新的產品,至于這種創新是停留在噱頭,還是真會被市場認可,仍舊看公測成績。
值得關注的是,從新品儲備來看,騰訊的 "《王者》依賴症 " 仍舊嚴重,在產品儲備中基于《王者榮耀》IP 的產品不僅有開放世界,還有自走棋、策略類,包括遊綜結合的《王者榮耀》綜藝《戰至巅峰 4》也将會在今年錄制并播出。
這種做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另一家抱着大 IP 反復吃的廠商,西山居。《王者》的生命力确實長,甚至我們已經很難用常規的 " 遊戲生命周期 " 去衡量這款遊戲,但大 IP 轟然倒塌的先例太多,于騰訊而言還是要盡快打造下一個《王者》,甚至是《王者》終結者,才能保證自己不被其他廠商彎道超車。
根據第三方數據平台(如 Sensor Tower、App Annie)的統計,除《和平精英》外,大部分鵝系大 DAU 手遊的海外收入占比并不高,比如最能打的《王者榮耀》海外收入占比僅為 10%-15%,且以文化背景與我國相近的東南亞、東亞市場為主,歐美市場的反應相對冷淡。
國内市場固然夠大,但用戶始終會見頂,出海已經成為必選項,況且即使在盡力避免,騰訊系大 DAU 遊戲仍舊出現了左右互搏,彼此分流用戶的情況。
提到出海,不妨再多說兩句,策略類遊戲向來是出海利器。AppGrowing 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自研遊戲海外市場收入 TOP100 的產品裡,策略類遊戲占比高達 38.9%。而騰訊在策略類產品運營及研發方面,相對較弱。
跳出單一公司視角來看市場整體會發現,長青策略很難保證騰訊可以在 2025 年繼續一路長虹。幾乎在所有賽道,都有強勁有力的對家與騰訊正面對撞。
比如二次元賽道,網易、完美、詩悅分别推出《無限大》《異環》《望月》,從預告片來看玩法都比《虛環》要更豐富一點;射擊賽道,騰訊有《彩虹六号》《白厄戰境》,網易除了《界外狂潮》還有即将回歸的《守望先鋒》來對打。
這也給重回巅峰的騰訊遊戲提了個醒,要時刻居安思危。十年前騰訊遊戲藉由架構調整,通過内部賽馬帶出了《王者榮耀》這棵常青樹,新的十年,騰訊遊戲又一次架構調整帶來了相當不錯的開局,但新周期的鐵王座是否還如過去一般穩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