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小鵬自動駕駛負責人突離職,何小鵬口中的“原因很多”指的什麼?,歡迎閱讀。
股價一度下跌超過 5%,在小鵬自動駕駛負責人吳新宙離職的消息 8 月 2 日發出後,小鵬汽車在美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8 月 2 日晚上 7 點 45 分,小鵬汽車 CEO 何小鵬在微博宣布,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博士即将回到美國。何小鵬透露,吳新宙在去年下半年已經表示會回到美國," 裡面原因很多 "。就在何小鵬發微博 10 分鍾後,吳新宙也正式在微博上向小鵬汽車告别。
吳新宙曾任高通自動駕駛高級工程總監,2019 年初加入小鵬汽車,擔任自動駕駛副總裁。小鵬汽車智能駕駛方面的研發早期并不順利,吳新宙加入後,重新梳理技術架構,并對團隊進行了整合,将小鵬汽車自研之路帶入正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7 月底,小鵬汽車自動駕駛 AI 負責人劉蘭個川也已離職。
小鵬汽車當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 " 因個人和家庭原因 " 提出辭職。同時,小鵬汽車公布,其自動駕駛團隊高級總監李力耘将接替吳新宙的職務。李力耘一直領導小鵬汽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XNGP)背後的項目團隊。據悉,為了實現平穩過渡,何小鵬在吳新宙做出決定後的超過 10 個月時間裡面,和他一起做了 " 不少提前和主動的迭代和優化 ",因此吳新宙離職之後," 團隊和業務的過渡會是絲滑流暢的 "。
另外,何小鵬本人将帶領自動駕駛和研發團隊,而李力耘負責帶領團隊執行。這是小鵬汽車試圖讓投資者放心,公司的技術開發将繼續下去。據悉,小鵬智能團隊将重構,将自動駕駛、座艙、機器大腦、EEA 以及創新項目整合為更大的智能團隊。而吳新宙和小鵬在未來還會在很多領網域進行深度合作。何小鵬還稱贊吳先生為小鵬汽車 " 在自動駕駛技術領網域處于領先地位 " 做出貢獻。
何小鵬并未透露吳新宙職業生涯的下一站,但他表示吳新宙會成為 " 全球知名公司的最高等級華人高管 "。而根據媒體報道,吳新宙可能将于最近一兩個月入職英偉達,或将擔任全球副總裁。實際上,何小鵬在信中表示,期待吳新宙 " 繼續在芯片等多個方面和小鵬汽車深度合作 ",也算是側面證實了該傳言。
吳新宙離職之際,小鵬汽車正尋求收復市場失地。小鵬汽車繼續遭受虧損,但 7 月份交付汽車 11,008 輛,環比增長 28% 。這是小鵬汽車交付量連續第六個月增長,也是在去年 G9 上市失敗後,第一次月銷量回到萬輛規模以上,突顯小鵬汽車業務復蘇的迹象。
小鵬近期因為和大眾的合作成為明星公司。7 月 26 日,小鵬和大眾同時官宣,大眾将向小鵬增資約 7 億美元,以每 ADS15 美元的價格認購小鵬約 4.99% 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大眾将獲得一個小鵬董事會觀察員席位。按照雙方公告内容,雙方将基于 G9 的平台,共同開發兩款大眾汽車品牌的 B 級純電車型,計劃于 2026 年推向市場。這次合作有利于提升外界對小鵬的消費信心,也對小鵬的出海和财務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小鵬汽車名譽副董事長兼聯席總裁顧宏地表示,小鵬汽車預計從大眾交易中獲得可觀的經常性收入,可能比預期更早實現盈利能力。此前,小鵬汽車的目标是 2025 年經營利潤實現轉正。可以說,是大眾救了小鵬。
不過,吳新宙為何離開小鵬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特别是何小鵬口中的 " 裡面原因很多 ",到底是什麼?據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吳新宙離開小鵬的可能是受制于其美國國籍的身份。
據分析,在美國長臂管轄法監管框架下,無論哪個行業,中國企業雇傭具有美國身份的高管會使得其被美國法律網域外管轄的風險增加。比如在 2022 年 10 月 7 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的一項新規引起中國半導體行業高度關注。新規中有一條措施明确規定:未經 BIS 許可,美國主體(US Person)不得就位于中國的符合特定标準的芯片和半導體相關產品的研發或生產提供支持或便利。
而電動車目前是美國對我國競争的關鍵領網域。在中國電動車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美國對中國汽車企業的打壓姿态已經很明顯。美國政府高層在今年 7 月就曾說," 中國占據了全球動力電池產能的一半,很多電池關鍵材料的精煉,全球份額更高達 9 成以上;這種龐大的規模經濟(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以及掌握核心技術的事實,讓歐美的汽車制造商,很難和中國車企競争。"
而在這種背景下,美國不是要揚鞭催馬加速發展而是想法設想打壓中國電動車發展。上述美國政府高層指出,美國必須采取措施阻止 " 中國在電動汽車供應鏈上的優勢 ",其也呼籲 "G7 國家和五眼聯盟必須團結起來,加強在動力電池的生產和關鍵材料的精煉上,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在這種背景下,很難不懷疑吳新宙離開小鵬與此有關。不過這一猜測未能得到何小鵬或者吳本人确認。
在中美之間關于自動駕駛和電動車競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對于中國車企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更加多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