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應用側AI落地,從北美巨頭看雲計算未來,歡迎閱讀。
北美雲計算巨頭正在積極擁抱這一輪 AI 浪潮,AI 能力融入亦将大概率對雲廠商的基礎設施、模型優化、應用基礎軟體等領網域帶來中長期的增長動力。
ChatGPT 在全球市場獲得成功,并引發了全球主要科技企業在 AI 領網域進行 " 軍備競賽 ",而雲平台作為計算層面最為理想的承載者,有望持續受益全球 AI 產業的發展。目前,全球三大雲計算巨頭(亞馬遜、谷歌、微軟)均發布與 LLM 以及生成式 AI 相關的產品。但三大雲廠商在布局思路、商業化路徑等方面存在一定分叉,微軟、谷歌依靠閉源模型,全力打造閉環的 AI 生态,而 AWS 則以相對開放的心态,嘗試從不同角度進行 AI 與雲計算的融合。
自 2023 年 3 月開始,微軟、谷歌在各自的雲產品中加入了大量以 AI 模型能力為底層的服務,并提供從硬體到模型再到上遊應用的閉環 AI 服務。相比之下,亞馬遜在產品結構的改變上以單點為主,提供了 Amazon Bedrock(構建大語言模型過程中的便捷 API 服務)等產品,并将更多精力放在開源模型以及相關硬體開發中。從根本上來看,決定微軟、谷歌、亞馬遜、Meta 在當前對待 AI 能力的不同路線的是當前各家廠商間的大語言模型技術能力差異。
微軟、谷歌依靠其相對優勢的技術能力,從開源走向閉源,全力打造圍繞底層模型能力的閉環 AI 生态。亞馬遜等更傾向于培養開源社區共同迭代模型以縮小差距,重視底層硬體研發,多角度嘗試 AI 與雲融合的可能性。
從三大雲廠商的計算產品來看,基于 GPU 的加速計算產品價格基本是 CPU 價格的 3-6 倍。考慮到後續 H100 產品的導入大概率将拉高整體單價。而在計算負載側,根據各家公司财報、Trendforce 綜合測算,三大雲廠商業務中 GPU 及其他 AI 芯片在整個計算業務線的負載比例不足 10%。
基于對雲廠商的收入、IT 負載結構的測算,中信證券預計,AI 芯片負載每增長 1%,将為 AWS、Azure、GCP 分别帶來 12 億、7 億、4 億美元的額外收入,若未來 2-3 年滲透率提升至 10%,則每年有望為三大雲廠商合計帶來近 200 億美元的額外收入。并且數據量的增長,亦有望帶來存儲、網絡等領網域需求的增長。此外,雲廠商将 AI 產品導入到各個業務線,亦将帶來廣告、運維等領網域成本的下降。
點評:AI 的引入将對雲廠商的基礎設施、模型優化、應用基礎軟體等領網域帶來中長期的增長動力。中短期維度,預計北美雲廠商收入增速最為困難的時刻即将過去,下半年有望逐步企穩復蘇,随着海外科技巨頭、軟體公司持續進行 AI 的導入與商業化,雲廠商有望持續受益。
這裡,通過整合天風、安信、國信等 10 餘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介紹 4 家公司,僅供參考。
1、青雲科技
公司具備廣義雲計算服務能力,可根據客戶需要滿足私有雲、公有雲和混合雲的部署需求,產品正在金融、教育、醫療等行業加速落地,未來公司也有望憑借自身服務能力與技術先發優勢,持續鞏固自身優勢地位,未來增長可期。
2、開普雲
公司聯合四川省打造 " 數字人 ",助力開啟四川政務元宇宙新篇章。政務元宇宙是公司承前啟後的核心業務,公司推出新一代數融平台和低代碼開發環境的創設平台,全面覆蓋智慧政務 " 服務形态 "、" 服務體驗 "、" 服務入口 "、" 服務地點 "、" 服務門戶 " 五大領網域。同時,随着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和數字化轉型的要求,大數據、AI 等在能源行業具有廣泛的市場空間,公司積極拓展數智能源領網域布局,收購天易數聚通過外延式擴張完善開普雲技術體系,豐富數智戰略發展。
3、科大國創
公司長期服務于運營商、能源集團等大型客戶的數字化轉型,依托廣泛的潛在客戶基礎,儲能業務拓展值得期待。雲平台方面,公司以 " 平台 + 服務 " 模式創新數智物流應用場景,面向貨主、物流企業及貨車司機提供數智 ETC 和數智供應鏈等服務,為公司培育新的增長點。
4、中科信息
根據 OpenAI,數據為驅動 AI 模型優化的源動力之一,公司采取 " 通用模型 + 專用場景 " 的模式,以 CV 模型作為主線技術,衍生出智慧政務、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細分場景,公司主要客戶覆蓋中央及國家機關、各省市政府機構,積累海量優質數據,用于後續模型迭代。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