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極端現實主義是張雪峰走紅的背景,歡迎閱讀。
敬一山 / 文 網紅張雪峰又一次火了,這次是因為他在直播間說," 文科都是服務業 "" 總結起來就是舔 " ……和以往歷次抛出争議性言論一樣,張雪峰又持續幾天登上熱搜。他的粉絲對他 " 敢說真話 " 愈加崇拜,而在批評者眼裡,這已經成為他圈粉拓展生意的常規套路。
要判斷一段話到底有沒有合理成分,當然先要結合當時的語境,看看言說者的本意是什麼。張雪峰說出這段話,是因為有家長咨詢,覺得自己孩子數學成績不錯,但是擔心報考理科能就讀的學校等級相比報考文科要低,于是張雪峰借題發揮問家長:" 是希望你将來上大學院校等級低,還是将來從業的時候你幹的那個行當是屬于低等級的?" 接着就是關于文科都是 " 舔 " 的一大段論述,最後還不忘總結," 所以你千萬不要為了所謂一時的你心理上對于院校等級的認知,而讓自己一輩子都幹那種要‘舔人’的行當 "。
可能因為這段話過于極端,引起很多批評的聲音,張雪峰在事後回應時努力往回找補,說自己幹的也是服務行業,自己也在 " 舔 ",但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好。
可是,如果張雪峰自己沒覺得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說文科的行業屬于低等級的,建議家長不要報考文科呢?再說,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工作性質就是定義成 " 舔 ",就是哄客戶開心的,那他的建議還有什麼價值?他那些建議的專業性、獨立性,難道不值得懷疑嗎?
針對這番明顯極端而不講邏輯的發言,竟然還有不少支持者,他們認為張雪峰說的是職場真相,文科的很多工作就是要 " 舔 " 的。但凡真正了解一點職場環境的,也很難認同這樣的論斷。張雪峰所謂的 " 甲方都是對的 ",什麼時候成為文科的獨屬待遇?只要存在甲方乙方,只要存在市場交易行為,就總有一方要更多聽取另一方的意見,即便是理工科的相關工作也是如此。這是職場的一部分,很難簡單地以高級次還是低等級而論。張雪峰拿職場普遍存在的現象,扣在文科的頭上大加貶低,屬于偷換概念,看起來有道理,其實完全經不住仔細推敲。
把張雪峰這段似是而非、邏輯混亂的發言,當成文科理科的争議,其實是跳進了一種話語陷阱,根本不存在文科要 " 舔 "、理科不要 " 舔 " 的現實。梳理張雪峰歷次的争議言論,其底層邏輯倒是一貫的,就是推崇極端的現實主義,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選擇現在看起來好就業的專業。在這套邏輯之下,因為理工科的就業向來被認為比文科好,所以他必然建議讀理科,至于 " 舔 " 人言論,不過是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一貫話術。
因為他一直标榜這種實用主義,所以赢得了一大批擁趸,認為他敢說真話,比空談理想情懷的更靠譜。在他的建議裡,基本不會考慮學生的興趣、性格和特長,在他看來,選專業找工作就是衡量各種客觀條件之後的投資。但是,就算是投資,也不是按照他這種模式選擇就一定能賺錢,因為還有 " 時間 " 這個最大的變量需要考慮,這是誰都無法掌控的。現在看起來能賺錢的機會,等未來你進場之後,未必能如願。選專業找工作也是一樣。張雪峰推崇的專業,現在看起來可能比較好就業,可是等讀完四年甚至七年之後,還是這樣嗎?
就業形勢越嚴峻,人就越容易相信現實主義,這是張雪峰這兩年走紅的背景。這種現實主義的心态可以理解,可是選專業、選行業,讀文科還是理科,最終影響的是個體的一輩子。如果完全不談興趣志向,只追求一個飯碗,真的是最好的人生選擇嗎?争論某個網紅的是非毫無意義,最終每個人還是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作者系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