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睿藍汽車獲8.5億元增資後股權變更:吉利股權下降,力帆持股55%,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 來自力帆科技的一則公告顯示,睿藍汽車股權将發生變更。6 月 20 日,力帆科技發布公告稱,拟與吉潤汽車共同對重慶睿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睿藍汽車)進行增資,增資總額為 8.5 億元。增資完成後,睿藍科技的注冊資本将由 6 億元增加至 14.5 億元,力帆對其持股比例由原 50% 增加至 55%,吉潤汽車對其持股比例由原 50% 下降至 45%。
公開資料顯示,睿藍汽車成立于 2022 年 1 月,由吉利控股旗下的吉潤汽車與力帆科技各出資 3 億元,股權比例 50:50,主攻換電新能源汽車市場。
"(股權變更)是股東商議的結果。治理層來說的話,力帆科技這邊會(在睿藍汽車)增加一名董事。"6 月 21 日,經濟觀察網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力帆科技董秘辦,對方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這意味着,力帆科技在睿藍汽車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将提升,對吉利的依賴度則降低。在此之前,無論是從車型的導入,還是換電戰的建設布局,睿藍汽車的發展基本依托吉利集團開展。
對于此次股權變化會給睿藍汽車帶來哪些變化,上述董秘辦人士表示,股權變化後,治理模式仍然維持不變,更重要的是雙方增資将給未來睿藍汽車的發展和後續產品帶來好處。力帆科技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增資有利于睿藍科技增強資本實力及運營能力,推動公司汽車產業的轉型更新。
目前,睿藍汽車旗下產品有楓葉系列產品及睿藍系列產品。其中,楓葉 80V、楓葉 60S 等等換電車型,主攻 B 端市場,睿藍 9、睿藍 7 等則開拓 C 端市場。數據顯示,2022 年睿藍汽車銷售 5.6 萬輛,作為一家新品牌,其市場表現尚可。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 2023 年後,随着市場競争的不斷加劇,以及國内 B 端出行市場的增長乏力,睿藍汽車的表現出現乏力。數據顯示,今年前 5 個月,睿藍汽車累計銷售僅 1.19 萬輛,同比下降約 4%,成為吉利汽車旗下今年唯一銷量下滑的子品牌。
如此下行态勢在财務數據中也有所體現。此次力帆汽車發布的公告中顯示,睿藍汽車在 2022 年 1-12 月實現營業收入 583,948.74 萬元,淨利潤 1,558.84 萬元。但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2023 年 1-3 月累計營業收入 41,033.35 萬元,淨利潤 -9,023.3 萬元,由盈轉虧。
睿藍的不利表現或是吉利汽車放手部分股權的原因之一。此前吉利汽車明确承諾,睿藍是吉利汽車唯一的一個做換電的平台,其他的不會再做。
關于此次增資,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力帆汽車在 2021 年被吉利入主重組後,雖業績很快扭虧為盈,但利潤仍比較薄弱,2022 年力帆汽車歸母淨利潤為 1.55 億元。按照此次對睿藍汽車新的增資比例,在共增資的 8.5 億元中,有 4.975 億元出自力帆汽車。這相當于力帆汽車 2022 年全年利潤的 33.2 倍。
力帆科技的資金從哪裡來?"(力帆)資金肯定是有準備的,這裡面大部分是我們重整以後的自有資金。" 上述董秘辦人士表示,此次力帆科技對睿藍汽車的增資資金主要來自滿江紅基金。
資料顯示,2020 年 12 月,滿江紅基金以 30 億元的對價,拿到了上市公司力帆股份 13.5 億股的股權,持股比例為 29.99%,成為力帆科技控股股東。滿江紅基金背後,是吉利集團旗下的吉利邁捷投資公司和兩江新區旗下的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力帆科技重整後的主營業務包括睿藍汽車和摩托車業務。在摩托車市場并不很穩定的情況下,睿藍汽車作為面向乘用車市場的主體板塊,承載着力帆科技快速 " 回血 " 的重任。2023 一季報顯示,力帆科技主營收入 10.94 億元,同比下降 12.45%;歸母淨利潤 4068.49 萬元,同比下降 19.99%;扣非淨利潤 3945.01 萬元,同比下降 7.45%,負債率 45.07%。
在近日舉辦的 2023 重慶汽車論壇上,睿藍汽車董事長婁源發表示,與當下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不同的是,睿藍走的是小而美、小而精的發展之路,并不追求大而全," 我們不希望打造成集團型的公司,希望通過獨辟蹊徑,通過小而精的方向來開發适合我們的用戶。" 其表示,睿藍瞄準兩個方面的客戶,一是 20 萬元以内換電車型用戶,二是 2B 營運換電車輛。根據規劃,睿藍汽車計劃于 2025 年建成超過 5000 座換電站、覆蓋超過 100 座核心城市。
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争日趨激烈,換電賽道上的入局者也越來越多,包括以蔚來、長安代表的汽車廠商,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動力電池廠商,以國家電網為代表的能源供應商以及以奧動新能源為代表的換電運營商等。在這樣的情況下,睿藍汽車要憑借換電商業模式實現市場突圍,仍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