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蔚小理華四車超窄車位自動泊車:智界R7冠絕全場對得起那四個字,歡迎閱讀。
快科技 4 月 12 日消息,智能汽車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很大一個原因在于它确實能解決用戶痛點,比如讓很多新手機和女司機頭大的停車問題。
當前頭部新勢力旗下的車型均支持自動泊車,它們的水平基本處于行業頂級,但彼此之間其實還存在一定的差異。
近日,有自媒體 " 電動實驗室 " 使用四台頭部新勢力車型進行了超窄車位自動泊車同場比拼,而這四台車分别為小鵬 P7+、智界 R7、理想 L6 以及蔚來樂道 L60。
測試時,工作人員會根據每台車的寬度布置一個比其多出 50cm 的車位,并根據車輛停泊情況依次縮減(或擴大)5cm 來測試車輛的極限泊入寬度和用時。
首先出場的是小鵬 P7+,根據其 1937mm 的寬度,設定了 2437mm 寬的車位。
第一次嘗試時 P7+ 順利識别到車位,自動泊入前段也很順暢,然而在臨門一腳時被卡住,人工接管,泊入失敗。
第二次嘗試則成功泊入,用時 1 分 30 秒(從開始倒車算為 1 分 13 秒),并且整個過程沒有突兀的加減速,體感很舒适,非要挑毛病的話,就是後視鏡自動折疊過早,導致車内人員無法觀察兩側狀況,安全信心不足。
後續縮減車位寬度後,P7+ 兩次嘗試均無法泊入,成績定格在了 2437mm。
第二個出場的是智界 R7 Max,其擁有全場最寬的 1981mm 寬度,對應測試車位寬度設定為 2481mm。
首次嘗試 R7 就很早發現了車位,在泊入時非常迅捷,幾乎占用了所有的過道寬度,只調整一次就順利泊入,僅用時 1 分 01 秒,同時後視鏡折疊時機也更為合理,只不過在泊入中有兩次短暫的卡頓,最後泊入車位後輪子也怼到了限位杆上,體感舒适度欠佳。
成功泊入後,工作人員将車位縮減 50mm 至 2431mm,R7 依舊順利識别,雖然多調整了一把方向,但僅用時 57 秒就完成泊車。
再次縮減車位寬度至 2381mm 後,R7 也順利識别車位,并且僅調整一把方向就順利停泊了進去,用時才 50 秒,而且這輛車還會根據車位的寬度動态調整泊入策略,提高效率。
将車位寬度減少至 2331mm 後,如此只比其車身寬度多了 350mm,非常極限,雖然由于車位過窄不得不多調整了幾次姿态,用時達到 1 分 22 秒,但最終它還是順利停泊了進去。
接着将車位再縮減至 2281mm 後,R7 終于無法識别車位,畢竟此時車位已經小于後視鏡折疊後的寬度,無法停泊也正常,但就其表現而言,确實對得起 " 那四個字 "。
至于理想 L6,在初始條件下(車位寬度比車身寬度長 500mm)嘗試兩次均無法識别并停泊,将車位寬度再提升 50mm 至 2510mm 後,L6 Max 順利停了進去,用時 53 秒。
而樂道 L60 表現更遜一籌,在初始車位寬度 2430mm 時,L60 多次嘗試均無法泊入,最終人工接管,後續将車位寬度調整至 2480mm 甚至 2530mm 後,L60 竟然無法識别車位,最終在 2580mm 時終于識别并停了進去,用時 1 分 0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