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雜談20250326,NGAD戰鬥機開标後,美帝海軍FA-XX馬上公布,波音雙赢,還是諾格翻盤?,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水來 Author 大水來
作為一個新時代世界世界霸權的交接證明,中美六代機的先後亮相,引發了世界範圍的廣泛關注,出人意料的是技術大拿洛馬公司輸給了老大難波音公司,剩下的懸念就是美國海軍的 F/A-XX 多用途戰鬥機的開标,好消息是,本周馬上就揭曉。
大部分人都認為,懂王政府對軍工集團青睐有加,為了平衡運作,也算是美式小耳朵飯,大概率給諾格公司,扶持諾格的戰鬥機工業,雖然該公司的 F-14 戰鬥機已經停產 30 多年,退役 20 多年,原來設計 F-14 和 A-6 攻擊機的格魯門公文式戰鬥機設計人員幾乎都退光了,就剩下原來諾斯洛普公司的 B-2 設計師團隊。
很多航空專家都等着看好戲,就是不知道轟炸機大拿會不會設計戰鬥機,尤其艦載戰鬥機,會不會搞出笑話,要麼諾格的三角翼上艦,三分天下,要麼波音的鴨子繼續赢下去,那就更炸裂了,鴨翼不适合上艦會不會繼續低頭忏悔。
F-35ABC 對比,美國歷史上第一次三軍統一機體研發,最終結果歸于失敗,為了省錢,最終耗費了 600 億美元,抽成 3 個飛機,一個 200 億美元,其實也夠用了,三機部件通用最終只有 15%,原來要求不通用只有 15%,沒有達到省錢的目的。
上一代艦載戰鬥機 JSF,采用了三軍通用的機體設計,最終看來,除了海軍陸戰隊滿意之外,空軍嫌棄速度慢機動性差,海軍嫌棄單發航程短,安全性不足,各種鄙視,項目啟動了 24 年,到目前美國海軍也沒有拿到極佳 F-35C,主力還是 F/A-18E/F,前幾年還發生數量不足,把退役的老 F-18 修修補補繼續拉回來充數的場面。
經過 JSF 的折騰後,新一代艦載戰鬥機研發,美國海軍陸戰隊不來攪局了,空軍和海軍決定分開各幹各的,但是也不算徹底斷開,而是基于相同的基礎技術和設備,打造屬于自己獨有的型号。
NGAD 和 FA-XX 的相同技術基礎有這些:更先進的全向隐身技術(消除法線反射,側面以及後向巨大反射),先進的變循環發動機技術(空戰高性能,巡航超省油,而且長壽命容易維護),更好的網絡信息戰系統,無人機協同作戰能力,更新的無人機系統,更新一代機載武器系統,包括遠程 AIM-260A 空空導彈,還有機載空射高速導彈(現在暫時沒有,以後估計會加上)。
雖然大部分基礎技術都相同,但是性能選擇上,空海軍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空軍的 NGAD 更突出高速飛行,最大速度達到或者接近 3 馬赫,巡航速度預計在 1.6-1.8 馬赫,作戰半徑将達到 2000-2500km 範圍,最大起飛重量在 45-50 噸量級,内油可能達到 15-20 噸。
海軍的艦載機 FA-XX 則有很大的不同,最大速度估計就是 2 馬赫水平,不強調極端高速能力,巡航速度估計也只有 1.3-1.4 馬赫,甚至更低,更大強調亞音速長時間巡航能力,作戰半徑估計在 1200-1500km 水平,最大起飛重量估計在 30-32 噸水平,這也是該機采用 16 噸推力的 F110 發動機改型的主要原因之一。
實際看來,美國海軍的 F-14 更像是高速截擊機,近距格鬥能力較差,主要原因是飛機的推比太低,而 F-18 則更像是攻擊機,格鬥能力,加速爬升能力較差,主要優點是挂載彈藥重量多,攻擊能力強,空戰能力很一般,從技術選擇來看,這是無奈之舉,艦載戰鬥機,永遠不可能和陸基戰鬥機比賽性能指标,美國海軍淘汰 F-14 全盤 F-18 化主要原因是 F-18 機體耐用故障少,容易修理,費用低,這些要求也變成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核心要求固化下來。
美國海軍對艦載戰鬥機的用法和空軍完全不同,以艦載防空和對地對海攻擊為主,艦載防空主要是驅趕敵人來襲的戰鬥機和轟炸機攻擊機,而不熱衷格鬥肉搏,這也是大家看到的美國海軍幾十年來,一直沒有特别好的空戰飛機的原因,不管 F-14ABCD 還是 F-18ABCDEF,空戰能力都不太行,到了新世紀高速怪獸 F-14 被美國海軍抛棄,最終就剩下慢速短腿的 F-18EF 混日子,該機主要強調對地對海攻擊,空戰能力二流。
新一代美國海軍 FA-XX,也繼續沿用這種思路,不過隐身和機載設計,機載武器選擇上,和 NGAD 幾乎沒有太多不同,這一點和中國空海軍類似,基于相同的基礎設備發動機和武器體系,搭建不同的飛機平台,這是全世界的通途,像法國人陣風那種空海軍通吃的做法,大家很少采用,通用的結果就是大概率傷害空軍型能力上限,小概率傷害海軍型号的關鍵能力。
法國陣風戰鬥機設計非常出色,采用 2 台總推力 15 噸的 M88-2 發動機,幹敗了美國 2 台總推力 20 噸的 F-414 發動機的 F/A-18EF 戰鬥機,爬升加速滾轉等,經過多次演習,幾乎毫無機會,法國人整飛機确實精細牛逼,飛機設計得好,但是太晚了,一直沒有搞出隐身版本,他們極度信奉慢工出細活,确實是藝術家的國度,但是不太适合國際武器瘋狂競争快速迭代,畢竟是小國,人口少,經濟能力有限,需要維護的利益也有限,假如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合并成一個 2 億人口的大國,總面積 2 百萬平方公裡的範圍,那就是兩碼事,雖然歐盟也努力往這個方向靠攏,但是内部離心力太大,傾向于各行其是,還是走不遠,不靠一個核心國家武力捏攏威懾周邊,而是靠幾個勢均力敵的國家相互勾搭,依靠經濟文化吸引,向心力還是太有限,容易破碎。
上艦需要嚴格控制飛機的空重和最大起飛重量,還有飛機的低速起降性能,這些容易損害空軍型号的能力上限,比如内油,航程,速度,機動性等。
從實用來看,美國海軍最常見的艦載戰鬥機任務還是對地對海攻擊,這是最關鍵的能力,主要的要求就是能挂載的武器種類多,數量多,對地對海探測能力強悍,而且要求較遠的亞音速航程,就目前來看,美國海軍估計在 FA-XX 上,還是大概率犧牲該機的高速性能,換取較好的低速起降能力,這也是航母艦載機的常态。
從起降能力來看,采用鴨翼的設計最有利,這也是目前戰鬥機起降的速度記錄,幾乎都是鴨式戰鬥機保持的關鍵,中國戰鬥機家族,殲 -10 和殲 -20 算是起降速度最好的一種,殲 -10CE 公布的離地速度 200 公裡每小時,殲 -20 可能更低,畢竟鴨式邊條翼和升力體以及中等後掠三角翼的組合,升力效果比殲 -10 更好,這些用于艦載機也是一個利器。
某些朋友則認為,鴨翼雖然好,控制起來比較麻煩,采用面積較大的三角翼也可以保證較好的起降性能,尤其是美國海軍長期不重視戰鬥機的格鬥能力,只要勉強過得去。
諾格采用飛翼布局上艦也不算沒有可能,最近幾天成都的朋友看夠了殲 -36 的超炫低速起降快速掉頭,很能體會新時代大面積三角翼飛機的魅力,假如諾格也采用這種設計,航母上起降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昨天看到了某些朋友的爆論,他們認為成飛的殲 -36 戰鬥機的編号 36011 有點名堂,按照殲 -20 的套路,頭一架技術驗證機是 2001,到了 2012 年後,則變成了 2011,這是工程樣機,按照這個套路來說,36011 應該算是 EMD 工程樣機,試飛完畢就可以批量生產。
更離譜的段子則說,在前幾年,真正的頭機 36001 其實早就首飛了,不過都在夜裡,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這啥那啥為證,這些都不足為信,但是最近些幾天,殲 -36 瘋狂的不停試飛,按照這個進度,估計 3-4 年就可以批量了,中國是世界工業卷王,而成飛是戰鬥機行業的卷王之王,誰都比不上。
按照設計飛機從簡單到復雜,從雙發到三發的常規思路來猜測,或許前幾年首飛的是雙發三角板,飛幾年搞清楚了,現在個三發三角板很可能就是在雙發三角板上大改放大而得到的,這個事情的真相估計要很久之後才會公布,要麼 10 年,要麼 20 年,到時候總師被追問最多的問題可能就是:為何百年經典雙發突然變成三發怪獸,脊背發動機會不會高機動停車等等。
瑞典有網友很好玩,他們覺得老二代薩博 -35 随便改改就是五代機,機身加長,單垂尾變雙垂尾就行,換台美國的大推力發動機,F-119 或者 F-135 都行。
殲 -36 的各種猜測,有些人認為是串列雙座,大部分認為是并列雙座,串列雙座的話,後座的視野幾乎等于沒有,非常不合理。
但是某些支持者覺得,串列的機頭截面積更小,阻力更小,飛行性能更好,設計師采用串列設計更合适,最終如何,慢慢等着看好戲,互聯網時代,戰鬥機這種高端霸氣的公眾核心關注熱點,還是不可能長期保密的,畢竟是天天飛,誰都能看見。
這裡再看一下,F-47 飛機機頭,從機頭來看,機頭寬度大約 2 米,鴨翼外伸估計 1 米左右,面積不是很大,從這個角度來看,該機的機動性應該沒有殲 -10 和殲 -20 那種超大鴨翼帶來的變态效果,假如不計算推力矢量的帶來的增強,按照比例來看,主機翼翼展也不會特别大,估計是一個大型三角翼的變種。
最有趣的是,該機的進氣道在哪裡,猜想很多,某些人覺得大概率是蘇 -27 或者 F-14 那種雙吊艙設計,中間留一個大乳溝出來,中間安裝彈倉,但是這種設計,滾轉能力很差,溼面積很大。
另外一種則采用是采用了類似沈飛六代機的設計,雙發并攏,發動機艙之間留了一個很小的導流槽,躲開前起落架的擾流和雜物,這種設計機體比較緊湊,重量輕,阻力較小,算是比較合理的設計。
常規戰鬥機的前起落架對飛機進氣道位置的選擇限制很大,所以需要認真的設計,也形成了很多習慣性的套路,最常見的禁忌就是前起落架禁止擋住進氣道前方。
最離譜的是,采用腹部單口設計,結構設計有可能,實際上不太可能,前起落架後面就是進氣道,起降時候的進氣幹擾,還有起落架輪子帶來的雜物打傷發動機,是不可能接受的。
看到這個美圖,就想起來東方不敗的名言:日出東方,唯我不敗!
網友的梗
波音 F-47 戰鬥機的想象圖,太醜了
這圖設計的美,值得收藏。
美帝馬屁精也多,就看到個機頭,就開始無限 YY。
進氣道設計成這樣,真是醜炸天。
也有這樣設計的,不過就适合單發。
美國人對鴨式布局的痴迷還是很重的。
網友的梗 2 3
波音被黑。
日出西方,唯波不敗!
實在實在寫不動了,腦子裡面空空蕩蕩啥都沒有,就這樣吧,估計會休息幾天,不是懶,真的一滴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