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1TB手機白菜價!安迪·比爾定律再次被驗證了?,歡迎閱讀。
2023 年是手機市場競争最為激烈的一年,幾乎所有配置的手機都開始卷配置、卷價格,高端手機在影像方面試圖通過硬體、算法和自研芯片拉開差距,而中端手機市場在卷無可卷後把目光同樣看向了高端市場,原本高端手機才會标配的質感設計、影像系統及算法以及大存儲配置等等等等,都來到了三千元甚至更低價位段的手機上。
1TB 存儲的普惠趨勢,尤為明顯。
(圖片來源:小米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
在 2023 年初,以一加 Ace Pro 為首的中端手機帶頭帶來了 24GB+1TB 的超大存儲版本,後續 Redmi、真我、OPPO、iQOO 等廠商也紛紛推出了性價比極高的超大存儲手機。就以 Redmi 為例,在 2023 年下半年發布的 Note 12 Turbo 的 16G+1TB 版本在降價後的價格已經來到了 1999 元,算是目前最便宜的 1TB 手機之一,甚至跟 12G+512G 相比也只差了 200 塊。
反觀 iPhone 這邊,從 256G 更新到 512G 就要用戶多給 1500 元,而 1T 版本更是要加 5000 元,跟「普及」差了十萬八千裡。不得不說在價格内卷這一方面,國產手機們确實是「遙遙領先」。
其實大存儲手機的趨勢貫穿了整個 2023 年,Redmi Note12 Turbo、真我 GT Neo5 SE、努比亞 Z50S Pro 等多款 1TB 手機接連問世,其中不少產品在發布的時候就到了 2500 元左右的價位段,更重要的是這些機型并非「偏科生」,綜合體驗符合大部分消費者的喜好,彌補了該價位下大存儲手機的空缺。
雖說在 2022 年小雷就預測到 2023 年的手機存儲規格價格會迎來進一步更新和降價,但屬實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的如此之快。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問題來了,在 2024 年,我們還能買到這些物美價廉的大存儲手機嗎?它到底是昙花一現還是大勢所趨?
2023 年,大存儲手機的價格越來越親民,與存儲價格的下滑有直接關系。2022 存儲價格發生大血崩,導致廠商們在普及大内存和大存儲手機時的阻礙大大減少了。
存儲下滑不只是讓手機存儲更便宜了,也影響整個計算產業。就以小雷自身的經歷為例,在 2022 年購買的 1TB 磁碟 硬碟價格大概在 700 元上下,而到了 2023 年中只需要 200 元出頭就能拿下,接近 70% 的跌幅着實讓人難以相信。雖說這些都是 PC 端的數據,但也能從中窺得手機端的采購價格是大幅下跌的。
存儲價格下滑主要是因為供過于求。近年來消費者對于電子產品尤其是智能手機的需求越來越低,產業鏈已供過于求。另外,在 2021 年不少廠商擔心之後的芯片產能會下滑嚴重,于是大規模采購芯片刺激上遊廠商加大產能投入,進一步加大了供過于求的現象。
深層次看,1TB 手機日益普及,還是用戶需求使然。
第一,人們用手機越來越多,從當年的娛樂逐漸進化到今天的購物、拍照、工作、生活、學習 …… 手機 App 越來越多," 體積 " 越來越大,積累的數據越來越多,而且很多數據還不願輕易删除,比如微信聊天記錄。
以小雷個人使用情況為例,光是微信所占據的空間就已接近 60G。
第二,手機廠商狂卷影像,攝像頭像素越來越高,1 億像素普及,手機拍攝的照片和視頻越來越大,占用空間越來越多。
第三,全民短視頻直播等熱潮,培養了人人用手機記錄分享生活、随時随地創作内容的習慣,手機上的内容越來越多。
當硬體跟不上軟體的需求,就會催生最常見的「存儲焦慮」問題。雖然雲存儲可以一定程度環節 " 存儲焦慮 ",但使用起來終究沒有本地存儲便捷,且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經濟與時間成本,因此更換更大空間的新手機成了大部分用戶的選擇。
基于用戶大存儲的需求,手機廠商近些年來也在逐步調整手機的研發策略。2023 年之前,市面上僅有少部分售價 6、7 千起步的安卓旗艦機才會提供 1TB 或 512GB 的選擇,但不菲的定價,勸退了大部分用戶。如今,便宜又大碗的 1TB 中端手機很大程度解決了大部分用戶的 " 存儲焦慮 "。
但是,小雷又要說但是了,雖然手機存儲會越來越大是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但在 2024 年,我們想再買到「白菜價」的大存儲手機,基本已經不大可能了。原因也十分簡單:上流廠商們要漲價了。
根據之前的消息爆料來看,三星、海力士、鎂光等廠商将在 2024 年陸續拉高存儲芯片和内存芯片的價格,最高漲幅可達 25% 左右。
(圖片來源:京東)
其實 2023 年的存儲市場價格本就不是常态,展望未來,在沒有新的存儲技術出現的情況下,存儲元器件成本是不可能大幅下滑的。
手機廠商們意識到便宜存儲不長久的問題,正在想法設法應對,最普遍的辦法很是簡單粗暴:先買一些此前還比較便宜内存和運存的先放着,為後面的新機做準備,最起碼在 2024 年第一季度,手機的存儲價格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這種操作治标不治本,在不久之後或許我們不得不面對大存儲手機全面漲價的結果。小雷預測,同樣是 1TB 版本的手機,2024 年二季度或者下半年,售價方面應該會上調 400-500 元左右。換句話說,想要在 2024 年再買到一台配置均衡,存儲規格拉滿且價格不超過 2500 元的手機,真的不大可能了。
特别要說明的是,這篇文章不是恰飯文,小雷(ID:leitech)并無說服大家趕緊入手 1TB 手機的意思,大家還是要根據各自需求,按需購買、量力而行。
說句實話,與其讓手機廠商們在存儲空間 " 降本 " 上努力,不妨呼籲 App 開發者想法設法 " 瘦身 "。
前文曾提到,現在的 APP 在體驗上相比以前沒提升多少,功能上不一定有大幅增加,但吃存儲空間卻越來越多,其實很多 App 并不是真的需要吃更多空間,只是開發者不認真優化進而有意無意生產一些 " 垃圾數據 ",如果不及時清理,App 就會 " 越來越虛胖 "。
以前手機配置條件不好的時候,開發者還會努力去優化存儲空間占用情況。但現在内存和存儲空間大了以後,開發商就不用費時費力地進行優化工作了,一切為了軟體的盡快上線和低成本開發和維護,反正用戶手機性能高可勁造,于是安裝包體積越來越大,App 占用空間越來越多,1TB 手機也很快被 " 吃 " 沒了。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部分手機廠商和開發者意識到了吃存儲的問題,他們正試圖讓 APP 盡可能輕量化。
不過話說回來,就像 PC 時代的 Win-Tel 體系一樣,Windows 不斷更新變大,吃掉 Intel 芯片提升出來的性能,才有了 PC 行業的不斷前進,這是一個正循環——這也被人總結為安迪 · 比爾定律,原話是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安迪提供什麼,比爾拿走什麼。)" 安迪指英特爾前 CEO 安迪 · 格魯夫,比爾指微軟前任 CEO 比爾 · 蓋茨,意思是硬體提高的性能,很快被軟體消耗掉了。
這樣看,手機廠商不斷提高存儲空間,App 開發者不斷變胖吃掉更大存儲空間,也是手機產業發展規律使然。如果 App 不創造對應需求,用戶就沒有更新手機的必要。因此長期來看,手機變大,App 變大,内容變大,都是擋不住的趨勢。
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只需盡可能去選擇一台存儲規格夠用,體驗不錯的好手機,不出意外的話,2024 年上半年會是最後一波 1TB 大存儲白菜價手機的「狂歡」,如果你有換機需求的話,不妨關注一下最近要發布的新手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