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全國首個液化天然氣冷能養殖示範項目出魚:年產量可達10萬斤,歡迎閱讀。
快科技 1 月 18 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國内首個液化天然氣冷能利用養殖示範項目在廣東深圳正式出魚,年產量預計可達 10 萬斤。
據介紹,液化天然氣氣化外輸時會将巨量的冷能排放到海水中,會造成極大的能源浪費。大鵬接收站是國内液化天然氣供應量最大的接收站之一,2023 年,該站冷能處理量超 800 萬噸。
這個項目就是用液化天然氣氣化過程中所產生的能量,将海水降溫到 15 攝氏度至 25 攝氏度的黃金水溫來養殖高附加值的水產品。
這次養殖試驗項目主要選取石斑魚類、笛鲷類高經濟價值魚類和蝦、蟹、海參等海產品,預計每年產量可達 10 萬斤。通過冷能養殖方式綜合成本還能降低 30%。
此外,示範項目所處海網域水質優良,海水經過多次過濾和消毒後再進行熱交換,產生大量低溫、無菌海水,且低溫海水的溶氧能力強,是極為難得的天然、高品質低溫養殖用水。
該項目產生的環境效益也十分顯著。據測算,1 立方米海水溫度降低 5 度需要消耗 5.8 千瓦的能量,養殖項目利用的冷能相當于每年為社會節約用電 197 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 1800 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