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甩掉「豔星」頭銜,20年後她卷土重來,歡迎閱讀。
暑期檔群雄逐鹿,好不熱鬧。
今天咱換換口味,聊一部溫情治愈的作品——
飾演女主角的演員陸小芬,是上世紀 80 年代紅極一時的明星,以歌手身份出道,之後做了演員,曾經因大尺度表演被台灣主流報刊大肆報道。
那時的陸小芬因為身材姣好,總是被制片方要求展示誘惑、性感的一面,久而久之就被大眾定義為 " 豔星 "。
直到 1983 年,她憑借《看海的日子》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演技才逐漸獲得認可。
之後又因主演《桂花巷》和《晚春情事》,兩次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90 年代,陸小芬減少了表演工作,赴美國進修,修習佛法,逐漸淡出觀眾的視線,上一部作品還是 2001 年的八點檔電視劇《金枝玉葉》。
直到最近,息影 20 年的陸小芬帶着全新電影《本日公休》,再次角逐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片中的女主阿蕊,經營一家老式理發店,店鋪就在家樓下。
全店由她一人打理,洗剪吹燙染樣樣精通。
她的店鋪從不播放激昂的背景音樂,也不向顧客推銷儲值卡,只有慢條斯理的修剪,以及心平氣和等待的顧客。
對于顧客的各種要求,她總是盡量滿足。
有中學生為了追女孩,要求留厚厚的劉海,她笑眯眯地答應下來,順帶打探中學生的心儀對象。
有老伯因為夢見亡妻抱怨他一頭白發,一大早急衝衝跑來染發,女主也耐心地提前營業。
靠着腳踏實地的手藝,女主的理發店多年來屹立不倒,積累了一批忠誠的顧客,有的甚至一家三代都請女主理發。
而在她的店鋪之外,社會飛速發展着,機器逐漸代替了部分人工,新潮的店鋪誘捕着年輕顧客的錢包,人們開始變得心浮氣躁。
女主的兒子整日不務正業,天天夢想發大财,但每次投資都未能有善果。
小女兒雖 " 女承母業 " 做了發型師,但她認為女主經營的傳統店鋪費力不讨好,根本賺不到錢。
大女兒跑劇組的工作雖然不盡人意,但她也不願接手家裡的店鋪,堅持要在台北闖天地。
在子女們看來,女主經營的理發店早已是" 時代的棄子 "。
女主卻堅信師父當年的教誨,只要手藝好,幹這一行就餓不死,為了那些熟客,她也不能把理發店關掉。
每隔一段時間,她便拿出電話本,挨家挨戶提醒顧客該修剪頭發了,大家也都習慣了這種唠家常式的推銷手段。
這天,女主打電話給許久不露面的熟客許大夫,從對方女兒口中得知,許大夫已經生病卧床,不能去店裡光顧了。
許大夫的女兒還請求女主,能不能跑一趟彰化老家,上門為父親剪頭發。
算上路費、人力,這單生意怎麼算都是賠錢買賣,但女主還是決定顧客至上,親自去彰化上門服務。
約定的這天一早,她便匆匆開車出門,在店鋪門口挂上了 " 本日公休 " 的牌子 ……
從叙事層面,《本日公休》采用了倒叙、插叙手法。
片頭先展現女主匆匆出門忘帶手機,子女們發現後焦急尋找的情節,再用閃回将理發店的日常鋪陳開來,逐漸突出女主與理發店顧客之間鄰裡般的情誼,也有效避免平鋪直叙的單調感。
從細節來看,這部電影通過貼近生活的對白,不動聲色地通過理發店這個場景,展現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小女兒工作的理發店,裝修風格時尚,顧客紛至沓來,然而顧客與發型師之間的溝通,總是帶着些 " 金錢的味道 "。
發型師要麼小心翼翼地讨好,希望能用 " 貼心 " 的服務,将其發展成固定的熟客。
要麼直接違心地奉承,只顧着把好聽的話語吹到顧客耳邊,審美标準随着顧客的喜怒哀樂而變化。
然而,這樣的讨好和奉承,不過是為了迎合顧客的小小虛榮心理。
女主的小店雖然沒有現代化的設備,有時生意冷清得門可羅雀,但總是能收獲熟客的再次光臨。
因為她工作時的松弛感,能讓大家打開話匣子,在不知不覺中滿足了傾訴欲望。
同樣是給顧客提供情緒價值,兩家理發店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現代化的店鋪讓顧客快速得到 " 我想要的 ",而女主的店鋪則讓顧客慢慢期待 " 她能給的 "。
這無形中凸顯了時代發展帶來的物質與心理的巨變。
如此說來,《本日公休》其實與電影《洗澡》有異曲同工之妙。
《洗澡》的開場,設想在快節奏的未來社會,人們利用先進技術發明了 " 洗澡機 ",日程緊湊的上班族幾分鍾就能在街頭搞定個人衛生,快速又便捷。
然而,經營了一輩子澡堂生意的老劉卻對這個超前的生意經不感興趣,因為他知道傳統澡堂存在的意義,并非僅僅是讓顧客完成個人清潔,它也是客人們重要的社交場所,是鄰裡親情的紐帶。
電影裡,老劉與長子之間的親情矛盾,實際上也是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隔閡。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聊的《本日公休》雖然也展現了女主和子女在經營觀念上的分歧,但并沒有把傳統與現代的矛盾簡單歸結于代際鴻溝和親情矛盾,而是指向了一個更加深層的根源。
時代快速發展不僅帶來了生活的便利,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的心性,并逐漸把大家抽成了兩類人,一類迫切擁抱新生事物,一類默默恪守傳統習慣。
這一點在小女兒阿玲的支線故事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阿玲與前夫阿川育有一子,兩人剛結婚時濃情蜜意,但很快就為柴米油鹽而煩惱。
阿玲希望盡快賺出買房的首付,這樣一家人就不用蝸居在阿川的汽車修理鋪。
但是這筆首付一直攢不到頭,因為阿川經常為老顧客賒賬,錢賺得慢不說,他還擅自把存款借給老同學救急,兩人因此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在阿川看來,新房子并不是一刻也不能多等的必需品,他更喜歡留在原地、老友都在身邊的歸屬感。
但他不知道,阿玲是迫切想要抓住機遇、抛棄一成不變的生活的那類人。
這對夫妻的矛盾看似是因為錢,但本質上是他們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各自的心理需求,彼此又無法說服、改變對方,才導致這段婚姻最終走到了盡頭。
類似的遭遇,還體現在片中陳柏霖客串的年輕農夫。
女主去彰化的路上口渴難耐,便向附近唯一的農夫讨水喝,農夫熱情地把他帶到自己的小屋沏茶招待。
女主發現這個農夫是個 " 怪人 ",在簡陋的磚房周圍布下太陽能板供電,年紀輕輕卻每天花大把時間照顧農田,頭發長成了一團 " 鳥窩 "。
女主看不下去,便提出幫他理發。
交談中才得知,農夫原本是工程師,因為厭倦了寫字樓的枯燥,便辭職轉行做農夫,這個任性的決定激怒了父母,親情一斷就是三年。
農夫與他的父母,就是時代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那兩類人,這邊認為人在變化的時局中要保持穩妥,那邊則堅持環境越是焦慮,人越要從心而活。
女主和子女,阿玲和阿川,農夫與父母 …… 影片并不想直接判斷他們到底誰對誰錯,而是想通過堅持 " 本日公休 " 的女主,指明當下社會最寶貴的東西,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
女主的理發店雖然簡陋得快要被淘汰,但處處藏着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有人慶祝子女升學,有人感嘆老友去世,有人讨論年輕人的喜好,這裡沒有貧賤差異,只有真心的交流。
影片最動人的便是高潮段落,也是主演陸小芬演技大爆發的高光時刻。
一路奔波的女主終于到達許大夫家,子女們看着昏迷的父親束手無措,而女主則熟練地指揮大家搭把手,迅速為許大夫剃頭、刮臉。
如往常一樣,女主一邊工作一邊唠起了家常。
許大夫的子女們才得知,雖然父親不苟言笑,但對子女十分關心,在外會為兒子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女兒能幹會賺錢而興奮炫耀。
女主的丈夫生病時,他也曾熱心幫助聯系醫院,這次就是為了向許大夫表示最後的感謝。
說到動情之處,女主也忍不住坦言,之所以一直堅持開理發店,一方面是服務老顧客,一方面也是為了緩解喪夫之痛,給自己一個精神寄托。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可以說,女主這次不計成本地登門服務,既是渡人,也是渡己。
影片結尾,女主恢復了工作日常,雖有故人相繼離去,時代在變,理發店也在變,但不變的唯有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