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超跑同款,三激光雷達,補能超快,這是中國版“的士快遞”?!,歡迎閱讀。
三激光雷達的高規格配置,800V 高壓平台的高效補能,昊鉑 GT 用如今純電動車型最火熱的技術方向來為自己的高端定位正名,它的實際表現究竟如何呢?
高速 NDA 體驗
這次我要體驗的重點之一是昊鉑 GT 的 NDA 高速領航輔助功能。這一台頂配的 710MAX 車型搭載了三個可變焦激光雷達,和小鵬 G9 以及路特斯 Eletre 上的是同款,來自速騰聚創的 M1。除了激光雷達,還有 12 個攝像頭,6 個毫米波雷達,1 個紅外夜視攝像頭。至少硬體規格上,這台車是很能打的。
這次高速 NDA 體驗我們一共開了大約 50 公裡,期間經歷了 5 次上下匝道,這台車成功完成了 4 次。一開始上了高速後很快就要換線,結果在接近匝道的時候雖然儀表上提醒要進入匝道,但是它卻 " 身體 " 卻很不誠實地往左邊變道超車,結果錯過了入口。感覺它的超車策略相對會比較激進,但可能是依賴的高精地圖在數據精确度上有些許偏差,所以兩者有時互相博弈就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後面四次進出匝道都比較順利,它在接近匝道前也會有意識地往最右邊變道,并且會在拓展線剛出現時就迅速并入,然後快速地依附到匝道的線路中。在剛進入匝道沒有明确車道線指示的地方也可以根據前車軌迹保持穩定行駛。
此外,在匝道行駛時,它會自動将限速調整為 70km/h,但在面對一些曲率大的彎道時它也會相應地減速,總體來說是有兼顧到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的。
比較有意思的是,你可以選擇 NDA 的風格,從溫和到激進一共有三個模式可選。但其實結合變道超車的策略來看,它們之間的差異并沒有特别顯著。即便我選擇了最激進的模式,它還是會有長時間跟着慢車行駛的情況。
不過,單就變道速度來看,它有時确實很激進,比如哪怕旁邊車道的車子在慢慢靠近,它也會果斷地打燈然後快速并線,有幾次我都在後視鏡裡看到後車刹車避讓了。提到這裡,這台車的跟車加減速做得還不夠柔和,尤其是面對前方并線車輛的時候。它其實能夠比較早地感知侵入車道的其他車子,但制動力會來得比較猛,這一塊還需要再打磨打磨。
總結來看,在功能的有無上,昊鉑 GT 毫無疑問是達到了目前高速領航輔助駕駛的主流水準,自主變道超車、自主進出匝道、微調避讓、自動調整限速等均可實現。但在功能的具體表現方面,還有不少需要繼續優化的地方。
高壓快充體驗
經歷了大半天的測試,這台車的電量也沒剩多少了,那我們就順路來測試一下這台車的充電速度。電車充電就跟人吃飯一樣沒啥好稀奇的,但這台車是一個 800V 高壓的版本,官方稱最快能夠實現 15 分鍾充 450 公裡,意思就是它吃飯吃得特别快。
但是,光吃飯快還不夠,飯店上菜的速度也影響補充能量的效率。所以要達到這樣的成績,還需要一個支持大功率高壓快充的充電樁,我從昊鉑 APP 上找到了一個埃安品牌的 480 千瓦超充樁,來試一視它到底能 " 吃 " 多快。
在兩旁有充電車輛分流的情況下,這台昊鉑 GT 的充電速度沒能達到官方标注的 15 分鍾補充 450 公裡續航的速度。最終 15 分鍾補充了 233 公裡(CLTC),而補充 450 公裡續航一共花了 28 分鍾。最終從電量的 11% 充到 80% 花了 30 分鍾,續航增加了 486 公裡。
從絕對的續航裡程上來說,這個補能已經相當可觀了,但沒有體驗到超快充的極致速度還是比較遺憾。這或許也能說明,對于如今的純電動車來說,光自己吃得快還不夠,想要真正實現便捷高效的補能,還需要充電設施的發展配合。
總結
總的來說,昊鉑 GT 的高速 NDA 表現達到了主流水準,以個人體驗的角度來說,表現和小鵬、華為、蔚來還有差距,比理想好一些。補能方面,哪怕在不夠理想的充電條件下,800V 高壓版本的昊鉑 GT 仍然能 " 榨取 " 足夠高的充電功率,配合本身比較高的基礎續航裡程,還是能夠大大緩解補能焦慮。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兩次試駕的車型都是指導價為 33.99 萬元的頂配版本,只有兩個 710 版本屬于 800V 高壓系統,三激光雷達的只有頂配配備,NDA 高階智駕方案除頂配外其他車型需要 2.5 萬元選裝。和市場上的競品對比,這樣的車型配置和定價還是不夠 " 卷 "。想要實現銷量突破,打響品牌聲量,可以推出性價比更高的車型配置,讓更多消費者有機會支持。
對個性車感興趣,請點" 贊 +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