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大黃魚:從趕海到養殖,一部濃縮中國海鮮史,歡迎閱讀。
●分揀工人大多為年輕女性,這份不定期的分揀工作一晚工資約為 400 元 / 次。
●大黃魚白天是銀白色,晚上是金色。圖為半養殖黃魚,寧德本地俗稱 " 半瓜 "。圖源:作者供圖
夜捕是為了迎合市場對通體金黃的大黃魚的偏好。大黃魚因金色皮腺體呈現金黃色,但極易被紫外線分解褪色,因此同一條黃魚夜晚和白天捕撈,完全是兩個價格。
七八點天将黑的時分,養殖戶在村裡請的熟練分揀工人已各就其位,各大渠道的監工也同時到船,确定自家近海漁排大黃魚的情況。
漁人将網箱的魚網從水面撈起,框中通體金黃的大黃魚顯露真容,水面呱呱聲一片。網箱邊已經準備好了巨大的冰水箱,用網兜撈上大黃魚之後,必須迅速倒入冰水箱,蓋上遮光紅布。
大黃魚保持金色、在冰水中昏厥約 10 分鍾不到,進入半死亡狀态,即可進入分揀裝箱環節,緊接着則是持續到凌晨 12 點的稱重、分揀、加冰、打包的流水作業。這些黃魚會流向各大銷售渠道,過不了幾天,這些大黃魚就會端上城市各大餐廳的餐桌。
大黃魚會發出呱呱的聲音。純養殖大黃魚,寧德本地俗稱 " 菜瓜 ",市場價約 15 元 / 斤。今日捕撈的是黃魚世界的新面孔:半野生大黃魚,俗稱半瓜,價格大約是同規格菜瓜的 3-4 倍。
最近幾年,野生大黃魚則以動辄幾千元 / 斤的 " 天價魚 " 姿态進入輿論界,與 " 菜瓜 "、" 半瓜 " 形成鮮明對比。
同樣是大黃魚,價格緣何判若雲泥?故事還得從五十多年前說起。
1
" 滅絕式捕撈 ":從白菜價到天價
1970 年代的閩浙沿海地區,野生大黃魚多如牛毛,供應充足,最便宜時零售價低至每斤 0.1 元,而同期的白菜和豬肉價格分别是每斤 0.08 元、0.6 元,真是名副其實的 " 白菜價 "。
野生大黃魚賣出白菜價的局面,離不開特殊捕撈方式 " 敲罟 " 法的大面積推廣。
敲罟,也可簡稱敲竹杠,可追溯到明清時期。敲罟法捕魚,即兩條母船和幾十條小船,圍成一圈,不斷敲擊綁在船上的竹板,縮小包圍圈到一定距離,再加大敲擊力度,震暈黃魚後,再一并撈起。
這種成本低、效率高的捕撈方式被浙江人學會之後,當地黃魚產量大增。巅峰時期屬 1974 年,浙江省數次組織深入遠海大黃魚越冬地進行大規模捕撈,僅東海區的大黃魚產量就達到 19 萬噸。
敲罟法保證了廉價而充足的大黃魚供應,卻付出了 " 滅絕式捕撈 " 的沉痛代價:在使用敲罟法捕魚的海區,黃魚無論規格大小全部暈厥,野生大黃魚資源開始經歷斷崖式衰竭。在強大的捕撈壓力之下,1988 年全國大黃魚實際產量不足 2 萬噸,1990 年以來已難以形成漁汛。
在老一輩上海人的記憶中,大黃魚是讨口彩的菜肴,更是吃席必備。大黃魚必須大,在大黃魚資源充沛的年代,一條三五斤的大黃魚非常常見。然而進入九十年代,上海人的餐桌上,野生大黃魚一度消失了很多年。
物以稀為貴。曾經便宜如白菜的野生大黃魚,近些年常常賣出幾千元 / 斤的高價。
2022 年 1 月,浙江象山一漁船一網捕到近 4000 斤野生大黃魚,總計賣出 957 萬元,折合每斤超過 2000 元。同樣是 2023 年的冬天,浙江寧波的山村漁民在象山港的寧海灣中央山島周圍捕獲到一條長 67 厘米,重達 4.8 斤的野生大黃魚,賣出 2.66 萬元。
一邊是稀缺而天價的野生大黃魚,一邊是延續了幾十年的巨大市場需求,養殖大黃魚產業于是應時而生。
2
從 " 讨海 " 到養殖
大黃魚出水即死,曾經被認為不能養殖。市場需求的驅動下,養殖大黃魚的技術難題早已被攻破。
如今,大黃魚是中國最大的海魚養殖品種。根據 2022 年的數據,寧德大黃魚貢獻了中國大黃魚總產量的 96%,產量在十年間翻了 3 倍。
傳統的 " 網箱養殖 " 是大黃魚最主流的養殖方式。
最早,養殖戶大多采用小型浮動式網箱,其結構簡單、成本低、養殖門檻低。但是這種網箱裝備落後,抗風浪能力差,只能在淺灣近海處生產,超負荷高密度布局網箱則帶來一系列環境後果:水流不暢、餌料沉底污染水質、大大超過海區的生态承載力,加劇了產生赤潮的風險,嚴重影響了海區的生态平衡。
近海部分區網域實行禁養措施後 , 普通網箱養殖的面積逐漸在縮減。如今,更主流的是通框網箱養殖。
通框網箱在抗風浪上更有進步,可以到達比浮動式網箱更遠的淺海位置。
通框網箱連在一起形成漁排,走起來很穩當,還可住人,漁人每日的養殖和生活都在此處。寧德漁民通常在岸上有住處,因此形象地把去海上稱為 " 去下面 "。
可以說,近二十年多年來的養殖大黃魚產業填補了市場供應的巨大空白。只不過,如今市場上行銷的養殖大黃魚,與曾經的野生大黃魚的口感存在着巨大鴻溝。
吃過野生大黃魚的人,基本都能辨别出這種口感差異:野生大黃魚細膩、清香無異味、脂肪含量低,肉形成自然的蒜瓣肉。養殖大黃魚則散發出土腥味和異味、身型滾圓、肥膩、肉質松散,人工感強。
相應地,口感差異也反應在價格上。熱愛大黃魚的傳統食客對養殖大黃魚存在諸多負面不滿,更加推崇野生大黃魚的神話,野生黃魚的價格被進一步鞏固。在大黃魚養殖大市寧德,一條 1 斤的野生大黃魚和養殖大黃魚的價格差異高達 20 倍以上。
在巨大的價格空間中," 半野生大黃魚 " 應時而生。
3
從養殖到 " 半野生 "
早期大黃魚養殖的目的簡單粗暴:安全地把黃魚養大、高效地讓魚長肉。一條野生黃魚長到 400 克需要兩年時間,而養殖大黃魚短至半年就可上市。這曾經是讓人振奮的消息,意味着產業有希望。
當代黃魚養殖者的新命題,則是如何把黃魚養好,提高附加價值,防止爛價,并盡可能讓養殖黃魚更接近野生。
要想養出口感更佳、附加值更高的大黃魚,需要讓大黃魚在更接近野生的水質環境中 " 少吃多運動 "。
●寧德半野生大黃魚養殖基地的插杆圍網如同大黃魚的巨大足球場,圍網最大深度可達 20 多米。圖源:作者供圖
寧德 " 野化 " 大黃魚養殖基地的負責人告訴我,為了保證大黃魚的口感,他們試着模拟自然條件下黃魚的生長狀态——低密度、少投食、高運動、大水量、強水流。而這也意味着更加精細化的管理:為了順應黃魚的生長規律,氣溫下降時不喂食;大潮期間海水流速加大,魚會有更多運動,此時才會補充飼料投喂。
因此,與粗放養殖的大黃魚不同,這種半野生大黃魚長得更慢,一條 1.5 斤的半野生大黃魚的養殖時間就需要 4 年。
●除了網箱和深海網箱之外,近年新起了圍網養殖法,主要在福建省采用。圍網養殖模式很大程度上還原了野生環境 , 最大的深度可達 20 多米。根據《不同養殖模式及流通方式的大黃魚品質評價和等級判定》,圍網養殖魚的各項數據最接近野生。
圍網與深水網箱養殖養出的半野生大黃魚品質的确更優 , 回報也豐富,但風險更大、養殖成本更高,同時," 半野生黃魚 " 剛剛面世不久,需要養殖戶同步解決銷售端市場推廣的難題,鏈條極長。小生產者基本沒有能力進入,更多只能通過合作的形式加入進大集團的生產之中。
如果說在陸地上只要有 1 畝地尚可精耕細作,那麼海洋養殖絕對是個比拼實力和資源的大項目,資源更加集中,頭部效應明顯,小生產者難分得一杯羹。
除了小生產者入局難," 半野生 " 大黃魚受到的另一個質疑則是:野生就是野生,養殖就是養殖,哪有中間狀态?
" 半野生 " 只是一個市場用語,指代在純養殖和純野生中間狀态的黃魚,并沒有實際的生產标準,可能是來自傳統網箱優化而來,也可能圍網或深水網箱重成本精細養殖。目前,市場仍然缺乏更精細的分級和大黃魚養殖溯源系統。
4
竭澤而漁
回顧大黃魚經歷的這五十年:人類向海洋索取,一度竭澤而漁;攻破養殖難關之後,大黃魚又臨近泛濫;如今則進入了向 " 野生 " 無限逼近的 " 野化養殖 " 道路。海邊以大黃魚為生的漁民,也從靠天吃飯的讨海生活轉變成了與海洋合作的現代化養殖。
兜兜轉轉繞了一圈,大黃魚的價值錨點似乎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 " 野 "。
我吃過野生大黃魚,那種細膩純淨的滋味隐約就是 " 自然的風味 "。我也常會抱怨養殖魚的魚腥、不好吃,洞察到這些腥味的來源,考察過大黃魚的各種養殖方式,因此更加珍惜如今還能吃到的野生魚類和海鮮。
令人感慨的是,粗放攫取資源的時代過後,現代人只能用越來越高的投入和成本,努力地接近 " 自然的風味 "。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〇參考資料: [ 1 ] 《大⻩⻥養殖》福建省科學技術廳 2004 年 ・北京 [ 2 ] 《不同養殖模式及流通方式的大黃魚品質 評價和等級判定》2022,石钰琢 [ 3 ] 《營養與養殖大黃魚品質之間關系的初步研究》馬睿 2014 [ 4 ] 《8 天近 16 億尾大黃魚苗倒入大海!140 多家苗場自發籤訂放生協定,能否扭轉爛市?》大國漁業,2019
作者:葦杭
圖片來自作者
編輯:澤恩
版式:開四